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血晕(血暈)
(1).因失血过多而昏厥。 清 陈确 《先世遗事纪略·父觉庵公》:“血晕不能起,使祖房婢 綵绣 溺之,置浅水中,一夜不死。”《水浒传》第六十回:“众头领且来看 晁盖 时,那枝箭正射在面颊上;急拔得箭出,血晕倒了。”
(2).因受外力打击,血液瘀结成圆形的伤痕。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检验》:“若伤处痕色不明,必剔开腐肉验骨,上自有血晕、血荫等伤痕。”
(3).浅淡的红色。 郭沫若 《路畔的蔷薇》:“蔷薇的花色还是鲜艳的,一朵紫红,一朵嫩红,一朵是病黄的象牙色中带着几分血晕。”
《國語辭典》:虚脱(虛脫)  拼音:xū tuō
1.一种心脏和血液循环突然衰竭的现象。通常因大量失血、脱水、中毒、患传染病所引起。主要症状为脉搏微弱,体温及血压下降,冷汗不止,面色苍白,休克等。
2.泛指精神不济,体力衰疲。如:「连续一个多月来的忙碌工作,使她感觉快虚脱了。」
《国语辞典》:亡血家  拼音:wáng xiě jiā
中医上指平时患有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和金疮等失血性疾病的人。
《國語辭典》:脑贫血(腦貧血)  拼音:nǎo pín xiě
脑部血管血液过少的病症,多半是因大出血、神经受刺激、营养不良等引起。病人呈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恶心、头痛、耳鸣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