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珍珠港事件  拼音:zhēn zhū gǎng shì jiàn
西元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偷袭美国军事要地──珍珠港。美军著名的亚利桑纳号军舰沉没,港湾中军事设施大半被破坏,损失惨重。此事件促使美国对日本宣战。现美国于亚利桑纳号沉船处建有白色纪念堂。
《漢語大詞典》: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
法国在大洋洲的属地。在南太平洋中部。面积153平方千米。人口1.39万(1991年)。首府马塔乌图。产椰子、香蕉等。
《漢語大詞典》:四大洋
指 太平洋 、 大西洋 、 印度洋 、 北冰洋 。
《漢語大詞典》:铜匠鸟
印度、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各岛产的一种具有铃声般的特殊鸣声的赤胸拟啄木鸟(Megalaima haemacephala)
《國語辭典》:亚太地区(亞太地區)  拼音:yà tài dì qū
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简称。
《国语辞典》:硫磺群岛(硫磺群岛)  拼音:liú huáng qún dǎo
Volcano Islands
群岛名。位于太平洋小笠原群岛南部,由火山岩组成。行政上隶属于日本东京,并于群岛中的硫磺岛设立海上自卫队和观测气象的基地。群岛上富产硫磺矿、椰子、可可、香蕉等。
《国语辞典》:马来群岛(马来群岛)  拼音:mǎ lái qún dǎo
Malay Archipelago
群岛名。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包括菲律宾群岛、小巽他群岛、大巽他群岛及摩鹿加群岛。石油为主要矿产,另有水稻、玉蜀黍、糖、烟叶、橡胶等。也称为「马来西亚印度群岛」、「东印度群岛」、「南洋群岛」。
《国语辞典》:圣婴现象(圣婴现象)  拼音:shèng yīng xiàn xiàng
一种经过秘鲁赤道附近的中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突然上升的现象。圣婴,本为天主之子,因为此种现象都出现在耶诞节前后,所以称之。早期发生频率为七至八年,但近几年愈来愈频繁,造成海洋表面温度上升,对全球的天气和气流产生影响。
《国语辞典》:社会群岛(社会群岛)  拼音:shè huì qún dǎo
群岛名。在南太平洋科克群岛之东,为法国领土。分成东西二部分,东部为迎风群岛,以大溪地岛最大,西部为背风群岛,均由火山构成,输出椰子乾及烟草。
《国语辞典》:萨尔瓦多(萨尔瓦多)  拼音:sà ěr wǎ duō
Salvador
国名。位于中美洲中部,南滨太平洋。参见「萨尔瓦多共和国」条。
《国语辞典》:诺鲁共和国(诺鲁共和国)  拼音:nuò lǔ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Nauru
国名。太平洋西部的岛国,位在澳洲东北方。面积二十一点三平方公里,人口约九千四百。首都为雅连(Yaren)。人民主要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官方语言为英语,民间则为诺鲁语。曾遭德、日等国占领,后经英、澳、纽托管。于西元一九六八年一月三十一日正式独立,所以订该日为国庆日。币制为Australian Dollar。简称为「诺鲁」。
《国语辞典》:萨摩亚群岛(萨摩亚群岛)  拼音:sà mó yà qún dǎo
Samoa Islands
群岛名。大致位于南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及纽西兰的中间,有大小岛屿十四个,均为火山所形成。盛产椰乾、可可等。群岛以西经一百七十一度分为两个部分,东萨摩亚为美国托管,西萨摩亚为独立国家。
《国语辞典》:索罗门群岛(索罗门群岛)  拼音:suǒ luó mén qún dǎo
Solomen Island
1.群岛名。位于太平洋西南新几内亚岛之东,共有数十小岛,多由火山形成,间有珊瑚岛,气候温和。也作「所罗门群岛」。
2.国名。位于太平洋西南。面积约二万七千五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三十万。首都为荷尼阿拉(Honiara)。主要语言为英语、Pidgin语。原为英国的属地,西元一九七八年七月七日独立,并订该日为国庆日。币制为S.I.Dollar。
《国语辞典》:马绍尔群岛(马绍尔群岛)  拼音:mǎ shào ěr qún dǎo
The Marshall Islands
国名。位于北太平洋,靠近赤道。面积一百八十一平方公里,人口约四万三千三。首都为Majuro。人民多信仰基督教及天主教,主要语言为英语及马绍尔土语。十九世纪被德国占领,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托管,西元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一日与美签定自由邦协定,正式独立,并订该日为国庆日。币制为美元。
《国语辞典》:阿拉斯加洋流  拼音:ā lā sī jiā yáng liú
由阿拉斯加湾向北及西方流动的太平洋洋流。始于温哥华岛西方,流至阿留申群岛南方时,分两股,北股折向西北进白令海,南股继续向西成阿留申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