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九八○
向宗厚,字履方。建炎末为枢密院计议官。绍兴元年为祠部员外郎、知温州。历官吏部郎中、浙西提刑。见《苕溪集》卷四三、四五,《宋会要辑稿》礼一三之九、食货六一之七、食货六一之一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4—1170 【介绍】: 宋信州弋阳人,字表卿。徽宗宣和六年进士。历太学博士、通判湖州。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使还,兼权吏部侍郎,同知贡举。因反对秦桧以科第私其子,罢去。后起知眉州,累除敷文阁待制。孝宗乾道二年,拜礼部尚书,屡劝帝辨忠邪、纳谏诤。尝奉命釐正《统元历》,撰有《历议》、《历书》、《五星测验》。
全宋文·卷四○六七
周执羔(一○九四——一一七○),字表卿,信州弋阳(今江西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第二,绍兴五年,通判湖州,累迁右司员外郎,擢权礼部侍郎,充贺金生辰使。使还,兼权吏部侍郎。因劾秦桧以科第私其子,罢去。起知眉州,徙阆州,又改夔州,兼夔路安抚使。乾道初,守婺州。次年四月,复为礼部侍郎。寻拜本部尚书。执羔有雅度,立朝无朋比。治郡廉恕,有循吏风。手不释卷,尤通于《》。撰有《历议》、《历书》、《五星测验》各一卷。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见《宋史》卷三八八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5—1160 【介绍】: 宋眉州丹棱人,字太冲。张浚荐于朝,赐进士出身。累迁秘书省正序。出知怀安军,历资、蜀州,以明白事理称,人谓“水晶灯笼”。除太常少卿,使金还,擢权礼部侍郎,奏金人有南侵江淮之意。每进对辄言武事,宰相沈该忌之,请出知绵州。致仕卒。
全宋文·卷四○九一
孙道夫(一○九五——一一六○),字太冲,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以张浚荐召对。赐出身,改左承奉郎,除秘书省正字、权礼部郎官,迁校书郎,出知怀安军、资州、蜀州。入对,除太常少卿,擢权礼部侍郎,兼侍读。奏敌有窥江淮意,又辄言武事,为宰相沈该所忌,出知绵州。致仕。绍兴三十年卒,年六十六。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七,《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懿成,号竹轩、芦山老人。徽宗宣和三年进士。为婺州兵曹,释死囚之无罪者。高宗绍兴时以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员外郎、太常少卿。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勾践事争之,大忤桧,罢去。后以直秘阁奉祠。有《竹轩杂著》。
全宋诗
林季仲,字懿成,号竹轩,晚号芦川老人(本集卷六《苏诏君赠王道士诗后》署),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调婺州司兵参军,迁仁和令。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赵鼎荐为台官,以事罢,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为秘书郎。六年,试太常少卿。七年,知泉州。鼎再相,召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八年,因力沮和议夺职。九年,起知婺州(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一)。十三年,知处州,旋奉祠。卒于三十一年前。有《竹轩杂著》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宋史翼》卷一○、清光绪《永嘉县志》卷一四有传。 林季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翰林院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参校清光绪瑞安孙氏《永嘉丛书》本(简称丛书本)。
全宋文·卷三九一八
林季仲(一○八八——?),字懿成,晚号芦山老人,又号竹轩,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人。宣和三年进士。调婺州兵曹,迁仁和令。建炎初改宣教郎。绍兴四年以赵鼎荐除秘书郎,五年改祠部员外郎,六年七月试太常少卿。七年正月以母老乞补外,除直龙图阁、知泉州。十月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八年三月,以御史言罢,寻夺职。九月,起知婺州,复以奉祠卒。著有《竹轩杂著》(存)。见《南宋馆阁录》卷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七七、八五、一○三、一○八、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二,《宋史翼》卷一○,民国《平阳县志》卷八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永嘉人,字正仲,号湛然居士。徽宗大观三年进士。高宗绍兴中由提点浙西刑狱召为秘书少监,同修《哲宗实录》。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秦桧欲其使金议地界,许以归来坐政事堂,表臣不答。又以议大礼忤意,罢去。寻起知婺州,有治绩。请祠归。卒年六十七。
全宋诗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官通州司理参军。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守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迁右正言,知信州(同上书卷三九)。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为司勋员外郎(同上书卷四三),累迁吏部尚书兼侍读兼资善堂翊善。十二年,以忤秦桧罢。未几起知婺州。卒年六十七。《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全宋文·卷三八一九
吴表臣,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擢通州司理。建炎中累官监察御史,守右正言。以病出知信州。绍兴初召为司勋郎中,迁左司,二年除左司谏。五年提点浙西刑狱,召试秘书少监。七年正月试太常少卿,除中书舍人、给事中、兵部侍郎,徙礼部侍郎兼侍读,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以议大礼忤意罢去,俄起知婺州,复敷文阁待制,奉祠。十九年以曹筠劾其肆意欺罔,无所忌惮,遂罢。家居数年,卒,年六十七。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一、三三、八五、一二七、一六○,《宋史》卷三八一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信叟。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初为国学官。高宗绍兴中秦桧忌张浚复出,欲诬浚潭州新筑宅第僭制,命秉信往察之,归告不附桧意,因被黜。后复官,历吏部侍郎,出知常州。
全宋诗
吴秉信(?~一一五六),字信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初为国学官(《延祐四明志》卷四)。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为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六)、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十四年,守起居舍人,出知江州(同上书卷一五一),十八年,以拂秦桧意,罢(同上书卷一五七)。二十六年,以吏部侍郎出知常州,卒(同上书卷一七四)。
全宋文·卷四○○九
吴秉信(?——一一五六),字信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登宣和三年进士第,绍兴初为太常博士,历官屯田员外郎、右司员外郎、起居舍人,出知江州。忤秦桧意,绍兴十八年放罢,后以左朝散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除起居郎、权给事中,又试中书舍人,兼实录院修撰,迁吏部侍郎。同年,为臣僚奏劾,降充右文殿修撰知常州。未上任,卒,赠左中奉大夫。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一五一、一七四及《延祐四明志》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69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与道。徽宗政和八年进士。初为海州沐阳县尉,累官江西、湖北、浙东安抚使。秦桧死,入为侍读,奏谏帝王之于史在观得失、究治乱。以左宣奉大夫致仕。卒谥庄敏。
全宋文·卷四一二○
王师心(一○九七——一一六九),字与道,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政和八年登进士第,授沭阳县尉。绍兴初知长溪县,改太府寺丞、将作少监,除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历知袁、衢、洪诸州,入为户部侍郎、敕令所详定官。出守荆南府,召权吏部尚书,再出知绍兴府、福州,兼浙东、福建路安抚使。乾道元年致仕。五年十二月卒于家,年七十三,谥庄敏。见汪应辰《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文定集》卷二三),《金华先民传》卷三,《金华贤达传》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8—1170 【介绍】: 宋严州寿昌人,字审言。高宗建炎二年进士。历饶州教授、知江宁县、通判江州。以忤秦桧意,罢去。桧死,擢殿中侍御史。时知枢密院事汤鹏举效桧所为,广置党羽,义问累章劾罢之。迁吏部侍郎,拜同知枢密院事。金主完颜亮南侵,奉命督师抵御,因不习军旅,措置多失当,罢提举宫观。复为言者所论,谪饶州。卒谥恭简。
全宋文·卷四一五一
叶义问(一○九八——一一七○),字审言,严州寿昌(今浙江建德)人。建炎二年进士。为临安府司理参军、饶州教授、知江宁县,通判江州。行太常博士、直秘阁,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擢殿中侍御史,累上章劾汤鹏举。迁吏部侍郎,兼史馆修撰,寻兼侍读,拜同知枢密院事,不习军事,请罢。隆兴初被劾,谪饶州。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三,谥恭简。见《宋史》卷三八四《叶义问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八、一七九,《景定严州续志》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9 【介绍】: 宋润州丹阳人,字昭祖。徽宗宣和六年进士。初为遂昌主簿,历太常博士、著作郎。累官直秘阁知眉州,在任鼎新校舍,广劝士子学,其地为刻石记功。后除成都路运判,未就,报罢归。
全宋诗
王扬英,字昭祖,丹阳(今属江苏)人。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为太常博士,迁著作佐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京口耆旧传》卷五)。二十一年,上书荐秦熺为相,知泰州(《宋史》卷四七三《秦桧传》)。官终知眉州。事见《至顺镇江志》卷一八。
全宋文·卷四○八三
王扬英(?——一一五九),字昭祖,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擢宣和六年进士第,为遂昌县主簿。绍兴八年献《黼扆箴》十二篇,擢太常博士,迁著作佐郎,权吏部员外郎。出任浙东安抚司参谋官,移知泰、眉州。于两州大兴学事,士子皆勤于学。就移成都府路转运判官,未上,报罢归。绍兴二十九年卒。见《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之二○、选举二○之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四、一三四、一四八、一六二,《京口耆旧传》卷五,《宋史》卷二○五、四七三,《至顺镇江志》卷一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安吉人,字大年。徽宗政和间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任临安府节度推官。曾以刑部郎出典赣州、兴国军。秦桧谋诛岳飞,命祺孙搜索其家交游书札。祺孙悉焚其书,曰:诬人以求荣,吾不忍为也。遂致仕归。
全宋文·卷三八○二
史祺孙,字大年,安吉(今浙江安吉)人。政和间登第,以刑部员外郎出典赣州、兴国军。绍兴元年为临安府节度推官,二十三年为大府寺丞兼权刑部员外郎。秦桧谋诛岳飞,命其搜索岳之往来书剳,而悉焚之,遂致仕归。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一之一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四、一六五,《咸淳临安志》卷八九。
梁仲敏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九○
梁仲敏,字元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宣和初,上舍两优释褐,调泰州海陵簿、淮宁府仪曹,改秩授镇江管内安抚司、福建路转运司干办公事,通判温州。绍兴三年,召为太府丞,迁太常丞,除驾部员外郎。出知临江军,移永州,迁福建路提刑。三十年,入为监察御史,寻迁右司谏,拜右谏议大夫。请祠,遂以敷文阁待制提举太平兴国宫。未几致仕,卒赠宝文阁学士。见《嘉泰会稽志》卷一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三、一八六、一九四、一九九等。
宋登科记考
梁遘子。字元功。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历监察御史、右谏议大夫。职至徽猷阁待制。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郑作肃,字恭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为监察御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一),三年,守尚书左司员外郎(同上书卷六九)。历知常州、吉州、镇江府,三十年主管台州崇道观(同上书卷一八五)。三十二年,改知湖州。事见民国《吴县志》卷六五。
全宋文·卷四○一三
郑伯肃,字恭老,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绛子。宣和三年进士,绍兴五年知常州,历吉州、湖州,均有惠政。见《吴中人物志》卷五,《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六。
全宋文·卷三五○六
郑作肃,字恭老,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绛子。宣和三年进士。为镇江府学官。建炎间通判临安府。绍兴中历监察御史、太府少卿、太常少卿,出知常州、吉州、湖州,均有惠政。为程俱门人。见《吴中人物志》卷五,《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六,《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一一、六六之七七、刑法二之一○一,及其所作《北山集后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广德人,字太虚。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中为学士,作歌曲以荐于太庙、圜丘、明堂。二十四年,使金贺正旦。次年,在权直学士院任上草秦桧父子致仕制。二十八年,以桧党罢宫观、责筠州居住。有《资治通鉴事类》、《左传国语要略》、《桐川集》等。
全宋文·卷三四○○
沈虚中,字太虚,广德(今安徽广德)人。宣和中进士。绍兴间官国子监丞、吏部郎中兼权太常少卿、权尚书兵部侍郎。绍兴二十六年,以臣僚言虚中为省试参详官,令人密报秦熺,已取秦埙为省元,故罢官。著有《资治通鉴事类》、《左传国语要略考异》、《国史要纲》、《桐川集》等书。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选举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二、一六五、一七一,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六七,光绪《安徽通志》卷二二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1164 【介绍】: 宋眉州青神人,字起莘。唐杜甫十三世孙。高宗绍兴间赐同进士出身。累擢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以直显谟阁知遂宁府。屡陈时政得失及防金备御事。御史任内,极言无隐,凡众所指目者如周麟之、王继先、张去为,皆先后被劾去,声振一时,都人称骨鲠敢言者必曰杜殿院。孝宗即位,进定国是、修内政、养根本三议。寻卒。
全宋文·卷四四二六
杜莘老(一一○七——一一六四),字起莘,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绍兴十年第进士,授梁山学官,二十五年授珍州学官。历官礼、兵部架阁,迁敕令所删定官。二十八年主太常簿,兼籍田司。寻除博士,迁秘书丞,权吏部员外郎。绍兴三十一年擢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后以直显谟阁知遂宁府。隆兴二年卒,年五十八。见《宋史》卷三八七本传,《梅溪后集》卷二九《杜殿院墓志》,查籥《杜御史莘老行状》(《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五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1172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邦炎。早孤,事母孝。为文恢博有气。高宗绍兴五年进士。知瑞安县,县俗强梗,难治,独抚以宽。以荐擢监察御史。孝宗初历右正言、左司谏,论时事颇多补益。疏言汤思退奸邪,张浚精忠。罢言职,以直敷文阁知建宁府,除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江东、浙西提刑。思退罢,召为宗正少卿,进给事中、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后为太子詹事,兼侍讲。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奉祠。在朝论谏纯正,多见嘉纳。光宗立,追谥献肃。
全宋诗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知慈溪、瑞安县,衢州州学教授。三十一年,入为御史台检法官。擢监察御史。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除右正言,迁左司谏。二年,出知建宁府,擢福建路转运副使,改提点江东路刑狱,移浙西路。乾道四年(一一六八)以宗正少卿召,累迁给事中。八年,致仕,卒,年六十五。有奏议、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晦庵集》卷九七《陈公行状》、《周文忠集》卷六六《陈公良翰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全宋文·卷四四三三
陈良翰(一一○八——一一七二),字邦彦,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绍兴五年进士及第,知瑞安县。累迁监察御史。孝宗立,除右正言,左司谏。知建宁府,福建转运副使,提点江东刑狱,移浙西。召为宗正少卿,兵部侍郎,除右谏议大夫。进给事中,以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召为太子詹事,兼侍讲。未几,以疾告老,除敷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宫。乾道八年卒,年六十五。光宗立,特谥献肃。见《宋史》卷三八七本传,《朱文公文集》卷九七《敷文阁直学士陈公行状》,《周文忠公集》卷六六《陈公神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