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9,分14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李公彦(字 元德、成德 )
翁彦深(字 养源 号 钟离子 )
黄龟年(字 德邵 号 竹溪先生 )
吕本中(字 居仁 世称 东莱先生 文清 名 大中 )
连南夫(字 鹏举 )
吴安国(字 镇卿 )
王居正(字 刚中 世称 竹西先生 号 竹西 )
贾安宅(字 居仁 )
赵子昼(字 叔问 号 西隐老人 )
贺允中(字 子忱 清简 )
洪兴祖(字 庆善 号 练塘 )
侯延庆(字 季长 号 退斋居士 )
钱观复(字 知原 号 正静居士 )
詹公荐(字 文举 )
其它辞典(续上)
苏元老(字 子廷、在廷 号 九峰 )李公彦(字 元德、成德 )
翁彦深(字 养源 号 钟离子 )
黄龟年(字 德邵 号 竹溪先生 )
吕本中(字 居仁 世称 东莱先生 文清 名 大中 )
连南夫(字 鹏举 )
吴安国(字 镇卿 )
王居正(字 刚中 世称 竹西先生 号 竹西 )
贾安宅(字 居仁 )
赵子昼(字 叔问 号 西隐老人 )
贺允中(字 子忱 清简 )
洪兴祖(字 庆善 号 练塘 )
侯延庆(字 季长 号 退斋居士 )
钱观复(字 知原 号 正静居士 )
詹公荐(字 文举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廷,号九峰。苏辙族孙。幼孤力学,长于《春秋》,善属文。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历汉州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累官太常少卿。外和内劲,不妄与人交。言者论元老苏轼从孙,且为元祐邪说,其学术议论,颇仿轼、辙,不宜在中朝。罢为提点明道宫,未几卒,年四十七。有《九峰集》。全宋诗
苏元老(一○七八~一一二四),字在廷,号九峰,眉山(今属四川)人。轼从孙。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广都主簿,迁汉川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除国子博士,历秘书正字、将作少监,比部考功员外郎。出为成都路转运副使。宣和六年,因元祐党禁罢,提点明道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四),未几卒,年四十七。有《九峰集》,已佚。《宋史》卷三三九、《宋史新编》卷一一三有传。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二八二二
苏元老(一○七八——一一二四),字在廷,号九峰,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轼从孙。崇宁五年进士,调广都簿,历汉州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寻除成都路转运副使,为军器监、司农、卫尉、太常少卿。宣和六年以元祐党籍罢,提举明道宫,未几卒,年四十七。著有《九峰集》。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九之一四。《宋史》卷三三九《苏辙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元德,一作成德,或作成科。哲宗元符三年进士。知分宁县。徽宗宣和三年复中博学宏词科。累官宗正卿。素为吕颐浩、朱胜非所知。历两浙发运使,官至工部侍郎。有《潜堂诗话》及文集。全宋诗
李公彦(一○七九~一一三一),字成德,临川(今属江西)人。哲宗元符三年(一一一○)进士。授临江军司户,改知分宁县,除敕令所删定官。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复中博学宏词科,除淮浙发运使,入为中书舍人、吏部侍郎,以疾致仕(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高宗绍兴元年卒,年五十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二)。平居与谢逸、曾季狸相倡和,有文集、宫词百馀篇及《潜堂诗话》(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已佚。全宋文·卷二九八九
李公彦(一○七九——一一三一),字元德,临川(今属江西抚州)人。元符三年进士,知分宁县,宣和三年复中博学宏词科。除淮浙转运使,累官至朝请大夫。建炎二年,工部侍郎康直权举为从官。历中书舍人、吏部侍郎,以中奉大夫致仕。绍兴元年卒,年五十三。著有《潜堂诗话》及文集。见《大隐集》卷二,《北海集》卷二所载除官制词,《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四二,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一,《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41 【介绍】: 宋建州崇安人,字养源。翁彦约弟。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徽宗宣和初为右司员外郎,上书宰相,言不应与金人夹击辽邦。除国子祭酒,徙秘书监,不肯造谒提举秘书省之内侍梁师成,时论高之。官至太常少卿。有《唐史评》、《忠义列传》、《皇朝昭信录》、《钟离子自录》及文集。全宋诗
翁彦深(一○七九~一一四一),字养源,自号钟离子,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初补太庙斋郎,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官福州侯官主簿,摄闽清令。徽宗崇宁间为濠州钟离令。入为详定《九域志》所编修官,迁秘书丞(《忠惠集》卷三《九域志编修官翁彦深除秘书丞制》)。出提点淮东、湖南、京西路刑狱。宣和初,授秘书少监,除国子祭酒,徙秘书监。出知济南府,忤宦官,提举南京鸿庆官。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为太常少卿。绍兴二年,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十一年卒,年六十三。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事见《斐然集》卷二六《右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翁公神道碑》、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全宋文·卷三三四六
翁彦深(一○七九——一一四一),字养源,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彦约弟。绍圣元年进士。宣和初,授右司员外郎。四年八月,以朝奉大夫、秘书监除集英殿修撰。建炎间为太常少卿,以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十一年五月卒,年六十三。著有《皇朝昭信录》、《忠义列传》、《唐史评》等书及文集十五卷。见《右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翁公神道碑》(胡寅《斐然集》卷二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七、选举三三之三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3—1145 【介绍】: 宋福州永福人,字德邵。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钦宗时三上章劾秦桧专主和议,植党专权,遂夺桧职。累迁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给事中。司谏詹大方希桧意,劾龟年附丽匪人,落职归籍。全宋诗
黄龟年(一○八三~一一四五),字德邵,号竹溪先生(《吴兴备志》卷一三),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迁居鄞县(今浙江宁波)。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调洺州司理参军。累官河北西路提举学士,入为太常博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拜监察御史。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为修政局检讨官。擢殿中侍御史,累迁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五、五七、六一、六五)。三年,迁给事中。论者议其阴结大臣,素无直声,罢领祠禄(同上书卷六八)。十四年,因尝论秦桧落职,隐居昌国县马秦山。十五年卒(同上书卷一五四),年六十三。《宋史》卷三八一、元《延佑四明志》卷四有传。今录诗四首。全宋文·卷三七七八
黄龟年(一○八三——一一四五),字德邵,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崇宁五年登进士第,调洺州司理参军,累官太常博士。建炎中,为屯田员外郎;四年,拜监察御史。绍兴二年,除左司员外郎、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寻迁殿中侍御史。劾秦桧专主和议,沮止恢复,植党专权,遂褫桧职。除太常少卿,累迁起居舍人、起居郎、中书舍人。三年,言者劾龟年阴结大臣吕颐浩,致身要地,坐罢官,寓居四明。十四年,言官又希秦桧意劾龟年附丽匪人,落集贤殿修撰,本贯居住。次年八月卒,年六十三。《宋史》卷三八一有传,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五三、五五、五七、六○、六一、六五、六八、一五一、一五四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45 【介绍】: 宋寿州人,郡望东莱,字居仁,人称东莱先生。吕好问子。高宗绍兴六年赐进士出身。历官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权直学士院。曾上书陈恢复大计。秦桧为相,私有引用,本中封还除目。又与赵鼎深相知,忤桧,被劾罢。工诗,得黄庭坚、陈师道句法。卒谥文清。有《童蒙训》、《江西诗社宗派图》、《紫微诗话》、《师友渊源录》、《东莱先生诗集》等。全宋诗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据曾几《东莱先生诗集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四),字居仁,学者称东莱先生,开封(今属河南)人。幼以荫授承务郎。徽宗政和、宣和间,官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除枢密院编修。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召为起居舍人,赐进士出身。八年,擢中书舍人,兼侍读,权直学士院。同年十月,因反对和议,罢职,提兴太平观。卒,谥文清。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后人亦将其附入江西诗派。有《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外集》三卷,及《紫微诗话》等。《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吕本中诗,前二十卷以宋乾道间沈度刻《东莱先生诗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为底本;二十一至二十三卷以宋庆地多五年黄汝嘉刻江西诗派本《东莱先生诗外集》(简称黄本,残存第十八至二十卷,外集三卷全,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及清蒋光煜藏钞本《紫微集》较沈本、黄本多出诗六十二首(其来历不明,中有显非吕作之诗,因无所归属,姑仍予录入),合编为第二十四卷。全宋文·卷三七九七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初名大中,字居仁,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公著曾孙,希哲孙,好问子。以公著遗表恩,授承务郎。元符中,主济阴簿、泰州士曹掾,辟大名府帅司干官。宣和六年,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六年,特赐进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八年二月,迁中书舍人,三月兼侍讲,六月兼权直学士院。以忤秦桧,提举太平观。绍兴十五年卒,年六十二。本中上承家学,复从杨时、尹焞等游,为时名儒,学者称东莱先生。著有《春秋集解》、《师友杂志》、《官箴》、《童蒙训》、《紫微杂说》及《东莱先生诗集》等传世。《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1143 【介绍】: 宋安州应山人,字鹏举。徽宗政和二年上舍释褐。历校书郎、起居舍人。高宗建炎初,知饶州,改守濠州,御敌有方,城赖以全,民为绘像立祠。官至宝文阁学士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坐事夺职,隐居连州龙溪。为人气正言直,抗金甚力。有文集。全宋诗
连南夫(一○八六~一一四三),字鹏举,德安(今湖北安陆)人。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授颍州司理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假太常少卿为金接伴使,未几使金(《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四)。使归,乞斩刘延庆、童贯,出知濠州。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知建康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改知饶州。绍兴元年(一一三一),知泉州。三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六年,起知广州,因擅释杜充子杜严,落职。十三年,卒于福州,年五十八。有奏议三十篇,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南涧甲子稿》卷一九《连公墓碑》。全宋文·卷三八四九
连南夫(一○八六——一一四三),字鹏举,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登政和二年上舍第,授颍州司理参军,移鼎州教授。为徽宗所知,擢至侍从,历秘书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为大臣所忌,除右文殿修撰、知庆源府,改濠州。靖康二年,除徽猷阁待制。建炎中,历知江宁府及桂、饶二州。绍兴初,知信、泉、广州,为广东经略安抚使,进宝文阁学士。平生以和议为非,力主战守,然时宰主和,指南夫为异论之人,故累起累废,后落职隐连州。绍兴十三年卒,年五十八。有奏议三十篇、文集二十卷。见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一九《连公墓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丽水人,字镇卿。徽宗宣和初太学进士。累迁考功郎官。以太常少卿使金,被金人拘留,不屈。钦宗靖康初遣还。后知袁州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7—1151 【介绍】: 宋扬州人,字刚中。徽宗宣和三年进士。累迁起居郎,上疏数千言,论省费尤切。素与秦桧善,桧入相,居正疾其诡诈,言于高宗,出知婺州。后起知温州,终为桧所忌,夺职奉祠十年。桧死,复故职。其学根据《六经》,为杨时所重,学者称竹西先生。不满王安石经义,著《诗辨学》、《书辨学》、《周礼辨学》、《辨学外集》。又有《春秋本义》、《竹西论语感发》、《孟子疑难》、《竹西集》、《西垣集》等。全宋文·卷三八八三
王居正(一○八七——一一五一),字刚中,号竹西,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宣和三年登进士第。绍兴初,除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起居郎,出知婺州。召为太常少卿,迁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又迁兵部侍郎。再出知饶、吉、温州。宰相秦桧忌之,夺职奉祠凡十年。绍兴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五。著有《毛诗辨学》、《尚书辨学》、《周礼辨学》、《春秋本义》、《论语感发》、《孟子疑难》及《竹西集》、《西垣集》等。见吕祖谦撰《王公行状》(《东莱集》卷九),《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42 【介绍】: 宋宗室,字叔问。赵德昭五世孙。徽宗大观元年进士。警敏强记,工书。宣和初,充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高宗建炎中试太常少卿,集《太常因革礼》八十篇。累迁徽猷阁直学士、知秀州,奉祠归。有《崇兰集》。全宋诗
赵子昼(一○八九~一一四二),字叔问,号西隐老人,燕王德昭五世孙。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进士,授签书大名府判官。累官宪州通判。宣和初,充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迁刑部侍郎。南渡后,历太常少卿,知秀州,奉祠以归。高宗绍兴十二年卒,年五十四。有《崇兰集》二十卷,已佚,又有《肯綮录》一卷行世。事见《北山集》卷三三《赵公墓志铭》,《宋史》卷二四七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九七四
赵子昼(一○八九——一一四二),字叔问,燕懿王之后。中大观元年进士第,为宗室第一。起家签书大名府判官厅公事。后为刑部员外郎。南渡后以驾部员外郎召,迁左司员外郎、太常寺少卿,除徽猷阁待制、枢密都承旨,迁兵部侍郎。请外补,以徽猷阁直学士知秀州,明年知平江府。力请祠,提举江州太平观,寓止衢州凡七年。绍兴十二年以疾告老,迁左中奉大夫致仕。是年卒,年五十四。著文集二十卷。见程俱《赵公墓志铭》(《北山集》卷三三),《宋史》卷二四七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贺允中(一○九○~一一六八),字子忱,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颍昌府学教授。累官著作郎,假太常少卿使金贺正旦归,迁司门员外郎。靖康改元,致仕归,寓居临海(《嘉定赤城志》卷三四)。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起为江西安抚制置司参议官,历福建路转运副使,以忤秦桧,主管崇道观。桧死,累官参知政事,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孝宗乾道四年卒,年七十九。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二○《贺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三九八五
贺允中(一○九○——一一六八),字子忱,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移籍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登政和五年进士第,任颍州府学教授,入秘书省为校书郎、著作佐郎。假太常少卿,迁司门员外郎。致仕。绍兴八年起为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参议官,九年入为仓部郎,转吏部。请外,除福建路转运副使。迁吏部尚书。二十九年,除参知政事,踰年告老。孝宗隆兴二年复起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俄罢,以资政殿大学士致仕。乾道四年卒,年七十九。谥清简。著有文集奏议若干卷。见韩元吉《贺公墓志铭》(《南涧甲乙稿》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55 【介绍】: 宋镇江丹阳人,字庆善,号练塘。徽宗政和八年上舍及第。高宗初,授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博士。绍兴四年,应诏上疏言朝廷纪纲之失,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起知广德军,擢提点江东刑狱,历知真州、饶州,所至有惠政。以忤秦桧,编管昭州卒。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左氏通解》、《楚辞补注》及《考异》等。全宋诗
洪兴祖(一○九○~一一五五),字庆善,号练塘,丹阳(今属江苏)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为陈州商水主簿(《至顺镇江志》卷一八)。召试,授秘书省正字。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应诏上疏,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起知广德军,擢提点江东刑狱。历知真州、徙饶州。因序故龙图阁学士程瑀《论语注》,忤秦桧,编管昭州。二十五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年六十六。有《楚辞补注》等行于世。《宋史》卷四三三有传。全宋文·卷三九八九
洪兴祖(一○九○——一一五五),字庆善,号练塘,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登政和八年上舍第,为湖州士曹。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后为太常博士。绍兴四年,上疏言时政,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起知广德军,擢江东提刑,又历知真、饶二州。时秦桧当国,言官争弹劾以媚桧,兴祖坐尝作程瑀《论语解》序,语涉怨望,编管昭州。绍兴二十五年卒,年六十六。次年复其官,特赠直敷文阁。兴祖好古博学,著有《周易通义》、《系辞要旨》、《春秋本旨》、《古文孝经序赞》、《老庄本旨》、《韩子年谱》(存)、《楚辞补注》(存)等。见《宋史》卷四三三《儒林传》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衡山人,字季长,号退斋居士。侯彭志弟。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官至右文殿修撰。有《退斋集》。全宋诗
侯延庆,字季长(《百菊集谱》卷四),长沙(今属湖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调繁昌主簿(清嘉庆《湖南通志》卷九○)。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为严、信州统制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九)。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为起居舍人,出知潮州(同上书卷四一、四七)。三年知虔州,召修起居注(同上书卷六七、六八)。有《退斋集》(《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已佚。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三八三六
侯延庆,字季长,号退斋居士,长沙(今湖南长沙)人,一说衡山人,彭老弟。政和五年进士。宣和中知邵州。建炎中历统制官,通判衢州,权礼部员外郎。绍兴初擢起居舍人,除右文殿修撰,秘阁修撰,知潮、虔二州。累官右朝奉大夫、守太常少卿,复为起居舍人。著有《退斋居士文集》二十八卷。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九、三一、四一、四七、六七、七三、七四,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卷下,嘉庆《湖南通志》卷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54 【介绍】: 宋平江府常熟人,字知原,号正静居士。徽宗政和五年进士。授诸暨主簿。累迁太常丞、秘书郎、户部员外郎。高宗绍兴间知广德军,岁饥,发常平仓赈济,民赖以生。精于《易》,急于行义,为乡里所推。有文集及《论语解》。全宋文·卷三九八六
钱观复(一○九○——一一五四),字知原,平江府常熟(今江苏常熟)人。政和五年进士,为温州州学教授,调湖州司户曹事。绍兴间守广德,又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官至尚书户部员外郎。观复深于《易》,急于为义,乡里推之,号正静居士。绍兴二十四年十一月卒,年六十五。见《钱君墓志铭》(刘一止《苕溪集》卷五一),《宋会要辑稿》崇儒一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