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8,分2页显示   2 下一页
其它辞典
汉文帝(庙号 太宗 孝文皇帝、孝文帝、文帝、汉孝文帝、汉文帝 刘恒 代王 恒 )
李雄(庙号 太宗 武皇帝、武帝、成武帝、日武帝 仲俊、仲炜 别称 益州牧 )
石寇觅(庙号 太宗 孝皇帝、孝帝、赵孝帝 他为皇帝 )
晋简文帝(庙号 太宗 简文皇帝、简文帝、晋简文帝 司马昱 道万 琅邪王、会稽王 昱 )
苻登(庙号 太宗 高皇帝、高帝、秦高帝 文高 南安王 )
北魏明元帝( 拓跋嗣 齐王 庙号 太宗 明元皇帝 )
刘彧(庙号 太宗、太守 明皇帝、明帝、宋明帝、明 休炳 荣期 淮阳王、湘东王 )
萧纲( 简文帝、明皇帝、日简文皇帝 庙号 高宗、太宗 世缵、世赞 六通 晋安王 )
李世民(庙号 太宗、唐太宗 文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太宗帝 别称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世称 太原公子 秦王、赵公 )
耶律德光(庙号 太宗、辽太宗 孝武惠文皇帝、孝武惠文帝、武惠文帝 耶律德光 德谨 )
王武(承乾 庙号 惠宗、太宗 )
赵炅(庙号 太宗 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帝、宋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帝 别称 赵光义、宋太宗 匡乂、匡义、赵匡义 晋王 廷宜 炅 )
太宗明德李皇后( 明德 )
李德明( 阿移 西平王 光圣皇帝 庙号 太宗 )
金太宗(庙号 太宗 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帝、金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帝 完颜晟 吴乞买 晟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02—前157 【介绍】: 即刘恒。西汉皇帝。高祖中子。初封代王。吕后死,大臣诛诸吕,迎立为帝。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提倡农耕,经济渐次恢复,社会日趋安定。景帝因之,史称“文景之治”。在位二十三年。
全汉文·卷一
帝讳恒,高帝中子。汉十一年封代王,吕后八年迎立。在位二十三年,谥曰孝文皇帝,庙号太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4—334 【介绍】: 十六国时成汉建立者,巴氐族,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晋惠帝太安二年,继父李特、叔李流为流民起义军首领,克成都。特死,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晋惠帝永兴元年,称成都王,年号建兴。三年即帝位,用范长生为相,国号大成。北取汉中,南抚宁州。简刑约法,宽厚爱人。时海内大乱,而蜀独无事,归之者众。在位三十年。卒谥武帝,庙号太宗。
全晋文
雄字仲炜,特第三子,特起兵。以为前将军,太安二年,特与弟流相继死,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以永兴元年僭称成都王,明年僭即皇帝位,国号曰蜀,在位三十一年。改元三,建兴、太武、玉衡。至晋延和九年死,谥日武帝,庙号太宗。

人物简介

维基百科
石寇觅,是后赵武帝石虎的父亲。他早逝,因此石虎被石勒的父亲石周曷朱收养,所以又有人称石虎是石勒的弟弟。石虎称帝后,追封他为皇帝,谥号孝皇帝,庙号太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0—372 【介绍】: 即司马昱。东晋皇帝,字道万。元帝少子。元帝永昌元年,封琅邪王。成帝即位,徙封会稽王,拜散骑常侍。穆帝即位,褚太后摄政,昱总理政务。历事哀帝、废帝。废帝太和元年,进位丞相,而无建树,大权归桓温。后桓温废废帝,迎立之。在位期间,无济世大略,惟留心典籍,长于清谈。在位二年。庙号太宗。
全晋文·卷十一
帝讳昱,字道万,元帝少子。永昌元年封琅邪王,咸和元年徙封会稽王。废帝即位,复封琅邪王。太和六年十一月即位,改元咸安。在位二年,谥曰简文皇帝,庙号太宗。有集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43—394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国君。略阳临渭人,氐族,字文高。苻丕族子。少勇悍,粗险不修细行。及长颇览书传,苻坚以为长安令,坐事黜为狄道长。苻丕即位以登为征西大将军,封南安王。丕死,关陇氐族将领拥立为帝,改元太初。于军中立苻坚神主以励士气。与姚苌战,每战必告,苌惮而不应。后与姚兴将尹纬战,为纬所败,兵溃被杀。子苻崇奔湟中,为乞伏乾归所杀,前秦亡。
全晋文
登字文高,坚族孙,以晋太元十一年僭即皇帝位,改元太初,在位九年,为姚兴所杀。苻崇僭号于湟中,谥曰高皇帝,庙号太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2—423 【介绍】: 即拓跋嗣。北魏皇帝。鲜卑族。道武帝长子。道武帝天兴六年,封齐王,拜相国。道武帝为子绍所杀,嗣杀绍即位。即位后,继续重用汉族人士。命奚斤破倍泥等部落,徙新民于大宁,计口授田,给农器。神瑞二年,因连年霜旱,云中、代郡民多饿死,听崔浩、周澹计,徙民山东,就食于定、襄、冀三州,劝课农桑。泰常七年,闻宋武帝刘裕死,命奚斤等攻宋,陷滑台,逼虎牢,攻占青、兖诸郡。八年,筑长城,自赤城至五原二千余里,备置戍卫,以御柔然。帝好览史传,曾撰《新集》三十篇。在位十五年,庙号太宗。
全后魏文·卷一
帝讳嗣,道武帝长子。天兴六年封齐王,天赐六年十月即位。改元三:永兴、神瑞、泰常。在位十五年。谥曰明元皇帝,庙号太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9—472 【介绍】: 即宋明帝。字休炳。小字荣期。南朝宋文帝十一子。初封淮阳王,改封湘东王,后出为南豫州刺史。前废帝被杀,即位。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临海王刘子顼、寻阳王刘子房相继响应。乃发兵攻杀子勋、子顼,继而尽杀孝武帝其余诸子,又杀诸弟刘休祐、刘休仁等,皇室内乱更剧,刘宋统治日趋衰落,淮水以北地多沦于北魏。在位八年,谥明,庙号太宗。
全宋文·卷七
帝讳彧,字休炳,小字荣期,文帝第十一子。元嘉二十五年封淮阳王,二十九年改封湘东王,景和元年十二月即位。改元二:泰始、泰豫。在位八年,谥曰明皇帝,庙号太守。有集三十三卷。(案,《宋书·明帝纪》有改元大赦诏,据《南史·谢庄传》,编入《谢庄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3—551 【介绍】: 字世缵,一作世赞,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朝梁武帝第三子。武帝天监五年,封晋安王。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萧统死,继立为皇太子。太清末,侯景攻破建康,武帝死,即位。二年,为侯景所杀。在位二年,庙号太宗。幼好诗文,为太子时,结交文人徐摛、庾肩吾等以轻艳文辞描述宫廷生活,时称“宫体诗”。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
全梁文·卷八
帝讳纲,字世缵,小字六通,武帝第三子,天监六年封晋安王,历南兖州刺史、丹阳尹、荆州刺史、江州刺史,加侍中,普通中历南徐州刺史、雍州刺史,中大通初徵为扬州刺史,三年五月立为皇太子。太清三年五月即位,明年改元大宝,在位二年,为侯景所废,幽于永福省,遇弑。贼伪谥曰明皇帝,庙号高宗,明年,侯景伏诛,追谥日简文皇帝,庙号太宗,有《毛诗十五国风义》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老子私记》十卷,《庄子讲疏》二十卷,《谈疏》六卷,《灶经》十四卷,集八十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9—649 【介绍】: 高祖次子。隋末,劝父举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统一之业。高祖武德元年,为尚书令,进封秦王。先后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讨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为太子。旋受禅即帝位,尊父为太上皇。锐意图治,善于纳谏,去奢轻赋,宽刑整武,使海内升平,威及域外,史称贞观之治。铁勒、回纥等族尊之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长生药”中毒死,谥文皇帝。
全唐文·卷四
帝讳世民。高祖神尧皇帝次子。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见帝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语毕而去。不知所往。因以为神。故采其语名之。首创大业。平定天下。初封赵公。进爵秦王。武德九年立为太子。八月受内禅。明年改元贞观。在位二十三年。年五十三。谥曰文皇帝。庙号太宗。追尊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集四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2—947 【介绍】: 辽代皇帝。姓耶律,名德光,字德谨,契丹名尧骨。太祖次子。天赞初,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太祖死后,为述律太后所立。仍用天显年号。天显十一年,破后唐军,立原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晋帝,得其所献幽云十六州版图。遂于十三年十一月改元会同,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原南京为东京。会同六年,因后晋嗣君石重贵拒不称臣,出兵南下。九年,灭后晋。次年正月入汴,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改国号为辽。旋以中原军民纷起反抗,北归,行至栾城病卒。在位二十一年。

人物简介

简介
字承乾,高丽太祖王建的长子,母为庄和王后吴氏。生于罗州(今韩国全罗南道罗州市)。天授四年(921年)成为正胤(太子),尊礼师傅,善待宾客。从征后百济,居功第一。天福八年(943年)即位。开运二年(945年)九月十五日薨于开京重光殿,庙号惠宗(一作太宗),葬于顺陵,累谥“仁德明孝宣显高平景宪义恭大王”。
全三国文·卷三十八
武,爵里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9—997 【介绍】: 即宋太宗。宋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开宝六年封晋王。九年即位,改元太平兴国。对割据政权继续各个击破。三年,平海军陈洪进、吴越王钱俶相继纳土。四年,亲征,平北汉。乘胜攻辽,于高梁河大败而归。雍熙三年,再命将三路攻辽,大败,遂行守内虚外政策。在位二十二年,加强中央集权,收节度使所领支郡,扩大科举取士,建崇文院,编纂《太平御览》等书,加强“重文”风气。淳化中,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
黄鹤楼志·人物篇
赵光义(939—997) 即宋太宗。字廷宜,本名赵匡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公元976—997年在位),宋太祖赵匡胤弟。执政21年,励精图治,重视文化,史家称其为一代明君。赵光义好读书、喜词赋、善书法,《宋史艺文志》著录有《太宗御集》120卷(已佚)。世存其草书作品《登黄鹤楼》诗碑帖,论者评为“草法娴熟,笔势婉转,疾徐缓冲,提按顿挫,恰到好处,尤其是气壮力强,宽博圆融,有帝王之气概”。
全宋文·卷六三
宋太宗(九三九——九九七),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仕周,至供奉官都知。建隆元年,辅太祖创业有功,拜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禦使,寻领泰宁军节度使。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封晋王。开宝九年十月,太祖崩,即帝位,改元太平兴国。绍太祖混一海宇之志,迫陈洪进纳土,钱俶入朝。未几,灭北汉。乘胜攻辽,欲取幽冀地,败归。雍熙三年再攻,又败。此后行守内虚外之策。罢节镇领支郡以强化朝廷之权,置审刑院以统司法之权,设考课院、审官院以清吏治,去考场积弊、增科举名额以广取士,建崇文院、敕编《太平御览》诸书以抑武右文。在位二十二年,纪元五: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著有《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御制莲华心轮回文偈颂》二十五卷、《御制秘藏诠》三十卷、《御制缘识》五卷(均存)。详《宋史》卷四、五《太宗本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0—1004 【介绍】: 宋太宗后。潞州上党人。李处耘女。太祖开宝中为太宗聘为妃,太平兴国三年始入宫,雍熙元年诏立为皇后。性恭谨庄肃,抚育诸子及嫔御甚厚。真宗即位,尊为皇太后。卒谥明德。
全宋文·卷一七二
明德李皇后(九六○——一○○四),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淄州刺史李处耘第二女。太平兴国三年入宫,雍熙元年十二月诏立为皇后。至道三年四月真宗尊后为皇太后。景德元年崩,年四十五。谥明德。尝生皇子,不育。《宋史》卷二四二《后妃传》上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2—1032 【介绍】: 宋党项人,即赵德明,小字阿移。李继迁子。嗣位后对宋、辽保持和好关系。宋真宗景德元年奉表附宋,封西平王。大中祥符三年(辽统和二十八年),又受辽册为夏国王。筑兴州城为都,逐步兼并河西走廊,奠定西夏立国基础。在位二十七年卒。西夏建国,追谥光圣皇帝,庙号太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5—1135 【介绍】: 金朝皇帝,女真完颜部人,本名吴乞买,改名晟。太祖弟。太祖征伐,常居守。天辅七年,继兄为帝,当年改元天会。三年,俘辽天祚帝,灭辽。同年,发动对宋战争。四年,破宋汴京。次年,俘宋徽钦二帝。改定制度,经国规摹,至是始定。在位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