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天食
谓禀受于自然。庄子·德充符:“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斲,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货,恶用商?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 成玄英 疏:“鬻,食也。食,禀也。天,自然也。以前四事,苍生有之,禀自天然,各率其性,圣人顺之,故无所用己也。”
《漢語大詞典》:寒蔬
寒天生长的蔬菜;冬天食用的蔬菜。 南朝 梁 沈约 《休沐寄怀》诗:“爨熟寒蔬翦,宾来春蚁浮。” 唐 贾岛 《送天台僧》诗:“寒蔬修浄食,夜浪动禪牀。” 宋 陆游 《农家秋晚戏咏》:“寒蔬种罢醉且歌,隻鸡短纸赛园婆。”
《漢語大詞典》:冻芋(凍芋)
指芋艿。因成熟较晚,常于冬天食用,故称。 唐 轩辕弥明 《石鼎联句》:“秋瓜未落蒂,冻芋强抽萌。” 宋 陆游 《岁暮》诗:“冻芋浊醪邀里巷,昏烟湿雪暗郊墟。”
《漢語大詞典》:桃诸(桃諸)
亦作“ 桃菹 ”。 经过淹渍晾晒,供冬天食用的桃实。礼记·内则:“桃诸、梅诸、卵盐。”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诸,菹也,谓桃菹、梅菹,即今之藏桃也、藏梅也。欲藏之时必先稍乾之故。” 清 黄遵宪 《和锺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未雨绸繆彻桑土,御冬旨蓄备桃诸。”
《漢語大詞典》:夏槁
(1).供夏天食用的干鱼。
(2).草木夏天枯死。
《漢語大詞典》:含风鲊(含風鮓)
古时夏天食用的鱼酱类食品。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凉物:“擣莲花製碧芳酒,调羊酪造含风鮓;皆凉物也。”
《漢語大詞典》:冰核儿(冰核兒)
亦作“ 冰胡儿 ”。 供暑天食用的洁净小冰块。
天食
【佛学大辞典】
(饮食)欲界天之食物须陀味也。起世经七曰:「四天王天,并诸天众,皆用彼天须陀之味。(中略)欲食时,即于其前有众宝器自然成满,天须陀味种种异色。诸天子中有胜堂者,其须陀味食色最白净。若彼天子果报中者,其须陀味色则稍赤。若彼天子福德下者,其须陀味色则稍黑。时彼天子以手取天须陀味内其口中,此须陀味既入口中已,即自渐渐消融变化,譬如酥及生酥掷置火中。」维摩经一曰:「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饮食有异。」
天食时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四食时)
【三藏法数】
天食时者,谓清旦时,即诸天所食之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