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天说(天说)
柳宗元天说韩愈谓柳子曰若知天之说乎吾为子言天之说
又音悦汉书鲍宣传夫官爵非陛下之官爵乃天下之官爵也陛下取非其官官非其人而望天说民服岂不难哉
分类:天说
《國語辭典》:谭天说地(譚天說地)  拼音:tán tiān shuō dì
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谈。形容人知识丰富,能广泛的谈论各种事情。《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古论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连称道:『奇才!奇才!』」也作「谈天说地」。
《國語辭典》:谈天说地(談天說地)  拼音:tán tiān shuō dì
1.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谈。形容人知识丰富,能广泛谈论各种事情。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此时人物也是个英雄,豪气长虹,往常时谈天说地语如钟,我只为咱主公,做哑妆聋。」也作「谈天论地」、「谭天说地」、「说地谈天」。
2.漫无边际的高谈阔论。《精忠岳传》第一三回:「肚中正在饥饿,见了这些酒肴,也不听他们谈天说地,好似渴龙见水,如狼似虎的吃个精光。」也作「说地谈天」。
《国语辞典》:说天说地(说天说地)  拼音:shuō tiān shuō dì
1.说大话。如:「他这个人就是会说天说地。」
2.巧于言辞,无所不说。如:「多亏他说天说地的,才把那两个无赖打发走。」
《国语辞典》:指天说地(指天说地)  拼音:zhǐ tiān shuō dì
形容言谈广泛,无所不及。《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刘学深又跑了过来,指天说地,他四人听了,都是些闻所未闻的话,倒也借此很开些知识。」
分类:言谈广泛
《国语辞典》:先天说(先天说)  拼音:xiān tiān shuō
康德的哲学学说。主张先天认识为可能的,又就可适用于对象之先天概念,与由适用此概念而生的原理,各从体系,排比整齐为十二范畴,而宇宙万有皆自此演成。
《漢語大詞典》:浑天说(渾天説)
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一种学说。《书·舜典》“璿璣玉衡” 孔颖达 疏引 三国 吴 王蕃 《浑天说》:“天之形状似鸟卵,天包地外,犹卵之裹黄,圆如弹丸,故曰浑天,言其形体浑浑然也。”《社会发展史·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公元一世纪,著名天文学 张衡 提出‘浑天说’第一次打破了‘盖天说’的束缚。”参见“ 浑天 ”。
《國語辭典》:浑天(渾天)  拼音:hùn tiān
古代认为天形浑圆如鸟卵,地如卵黄,天包于地外,故称天体为「浑天」。《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前儒旧说,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地外,犹壳之裹黄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然,故曰浑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