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87,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7 78 79 80 下一页
人生难得,大道难闻
大无畏
大彻大悟
四大金刚
四大皆空
吹大法螺
泥多佛大
皆大欢喜
神通广大
雷声大,雨点小
二化身──大小二化身
三宝──大乘三宝
三藏──大乘三藏
三大乘
佛类词典(续上)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人生难得,大道难闻
大无畏
大彻大悟
四大金刚
四大皆空
吹大法螺
泥多佛大
皆大欢喜
神通广大
雷声大,雨点小
二化身──大小二化身
三宝──大乘三宝
三藏──大乘三藏
三大乘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俗语佛源】
小说《西湖佳话·南屏醉迹》中有济公的一段话:「你一个蠢和尚,怎得知佛家的妙用?岂不闻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何况偌大一井,怎容不得几根木头?」这种关于空间大小平等、涉入无碍的「不可思议」境界,在大乘经中多有反映。《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谓:「以须弥(高山名)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楞严经》卷二也说:「不动道场,于一毛端,偏能含受十万国土。」《华严经》更是反复论述世界的「涉入平等」。如《普贤行愿品》说:「一切诸世界,入一微尘中;世界不积聚,亦复不离散。」又如《梵行品》说:「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中国的华严宗在《华严经》的教义基础上,建立了「事事无碍」、「一多相容」、「微细相容」、「唯心回转」等宗义。华严宗认为:见须弥山高广,是自心作大;见芥子微细,是自心作小。而须弥山和芥子本无大小之别,故得以涉入无碍。 (李明权)
小说《西湖佳话·南屏醉迹》中有济公的一段话:「你一个蠢和尚,怎得知佛家的妙用?岂不闻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何况偌大一井,怎容不得几根木头?」这种关于空间大小平等、涉入无碍的「不可思议」境界,在大乘经中多有反映。《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谓:「以须弥(高山名)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楞严经》卷二也说:「不动道场,于一毛端,偏能含受十万国土。」《华严经》更是反复论述世界的「涉入平等」。如《普贤行愿品》说:「一切诸世界,入一微尘中;世界不积聚,亦复不离散。」又如《梵行品》说:「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中国的华严宗在《华严经》的教义基础上,建立了「事事无碍」、「一多相容」、「微细相容」、「唯心回转」等宗义。华严宗认为:见须弥山高广,是自心作大;见芥子微细,是自心作小。而须弥山和芥子本无大小之别,故得以涉入无碍。 (李明权)
人生难得,大道难闻
【俗语佛源】
《四十二章经》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又《福盖正行所经》卷二说:「纵得人身,不生中
国,诸根不具,或于佛法心不爱乐,或复生彼无佛世界。」佛教认为,这就是众生要脱离生死烦恼的「三难」。后转化为俗语「人生难得,大道难闻」,谓来到世间做人不容易,而能听到大道、真理就更难了。意在劝人珍惜有限而难得的人生,要从善修行。如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十出:「(上)人生难得,大道难闻。(拜坛介)弟子丁继之稽首了。」再举两个变式。如《西湖二集》卷七:「从来道:人身难得,至道难闻。奉劝修行之人切不可有一毫贪著之心、饺恨之念,错走了道儿,再救不转。」又如《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员外又问:『你等打斋听经,有何功德?』众人言语:『人生在世,佛法难闻,人身难得。』」 (李明权)
《四十二章经》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又《福盖正行所经》卷二说:「纵得人身,不生中
国,诸根不具,或于佛法心不爱乐,或复生彼无佛世界。」佛教认为,这就是众生要脱离生死烦恼的「三难」。后转化为俗语「人生难得,大道难闻」,谓来到世间做人不容易,而能听到大道、真理就更难了。意在劝人珍惜有限而难得的人生,要从善修行。如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十出:「(上)人生难得,大道难闻。(拜坛介)弟子丁继之稽首了。」再举两个变式。如《西湖二集》卷七:「从来道:人身难得,至道难闻。奉劝修行之人切不可有一毫贪著之心、饺恨之念,错走了道儿,再救不转。」又如《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员外又问:『你等打斋听经,有何功德?』众人言语:『人生在世,佛法难闻,人身难得。』」 (李明权)
大无畏
【俗语佛源】
佛菩萨不屈不挠地度化一切众生,宣示正道,降伏一切外道邪说,谓之「大无畏」。「大无畏」出于无我无私的平等慈悲精神。像释迦牟尼前生为萨斯太子时舍身饲虎,药王菩萨前生烧臂供佛等,均是「大无畏」的例子。再举一例:宋·许申《重修灵山开善院碑记》称:唐代大颠和尚曾参访南岳石头希迁禅师,得「大无畏法」。后遇暴徒张远凡以刃加颈,大颠神态自若地说:「若(你)必及我,是夙负命;如不负公,残恶在汝。」张远凡惭愧拜谢而去。《大日经》说「六无畏」: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和平等无畏。《大智度论》说「四无所畏」:一切智无所畏、漏(烦恼)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和说尽苦道无所畏。此外,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能令众生离于怖畏,故又称「施无畏菩萨」。又唐代密宗创始人名「善无畏」,原是中天竺人,在洛阳译出《大日经》并加以注疏。现代泛指为了正义的事业,毫无畏惧,奋不顾身,我们称之为「大无畏」精神。如碧野《雪路云程·前峡与后峡》:「筑路的英雄门,是如何用大无畏的精神克服了艰险的大自然。」(李明权)
佛菩萨不屈不挠地度化一切众生,宣示正道,降伏一切外道邪说,谓之「大无畏」。「大无畏」出于无我无私的平等慈悲精神。像释迦牟尼前生为萨斯太子时舍身饲虎,药王菩萨前生烧臂供佛等,均是「大无畏」的例子。再举一例:宋·许申《重修灵山开善院碑记》称:唐代大颠和尚曾参访南岳石头希迁禅师,得「大无畏法」。后遇暴徒张远凡以刃加颈,大颠神态自若地说:「若(你)必及我,是夙负命;如不负公,残恶在汝。」张远凡惭愧拜谢而去。《大日经》说「六无畏」: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和平等无畏。《大智度论》说「四无所畏」:一切智无所畏、漏(烦恼)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和说尽苦道无所畏。此外,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能令众生离于怖畏,故又称「施无畏菩萨」。又唐代密宗创始人名「善无畏」,原是中天竺人,在洛阳译出《大日经》并加以注疏。现代泛指为了正义的事业,毫无畏惧,奋不顾身,我们称之为「大无畏」精神。如碧野《雪路云程·前峡与后峡》:「筑路的英雄门,是如何用大无畏的精神克服了艰险的大自然。」(李明权)
大彻大悟
【俗语佛源】
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證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不退道心,属于大菩萨的境界。如《观无量寿经》谓:「廓然大悟,得无生忍。」清代有位著名的禅师,是临济宗三十六世,即以「彻悟」为号。他主张禅净双修,大弘净土宗。「大彻大悟」与通常所说的「开悟」程度不同。「开悟」是觉悟之始,而「彻悟」是觉悟之成。按天台宗「六即」之说,「开悟」为「名字即」,见道而已,仍是凡夫;而「彻悟」为「分證即」,已经證道,属于圣贤。梁启超在《中国古代思潮》第六章中说:「修法华三昧,越十四日,智者大彻大悟,遂直接佛传,创立此派。」智者即陈、隋间的高僧智,他在二十多岁时从慧思修行「法华三昧」而彻悟,后来成为天台宗的创始人。后用以泛指彻底了解,完全明白。如《老残游记续集》:「你紧记在心,将来自有个大彻大悟的日子,你就知道不是寻常的套话了。」(李明权)
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證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不退道心,属于大菩萨的境界。如《观无量寿经》谓:「廓然大悟,得无生忍。」清代有位著名的禅师,是临济宗三十六世,即以「彻悟」为号。他主张禅净双修,大弘净土宗。「大彻大悟」与通常所说的「开悟」程度不同。「开悟」是觉悟之始,而「彻悟」是觉悟之成。按天台宗「六即」之说,「开悟」为「名字即」,见道而已,仍是凡夫;而「彻悟」为「分證即」,已经證道,属于圣贤。梁启超在《中国古代思潮》第六章中说:「修法华三昧,越十四日,智者大彻大悟,遂直接佛传,创立此派。」智者即陈、隋间的高僧智,他在二十多岁时从慧思修行「法华三昧」而彻悟,后来成为天台宗的创始人。后用以泛指彻底了解,完全明白。如《老残游记续集》:「你紧记在心,将来自有个大彻大悟的日子,你就知道不是寻常的套话了。」(李明权)
四大金刚
【俗语佛源】
为佛经所称帝释的外将,分别居于须弥山四,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持索;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执宝叉。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大天王像,俗称四大金刚。文学中多有引用,如《西游记》第五回:「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那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生活中也常有将某些身材高大,力大无比,或护佑某些人物者亦以此称呼之。(李君冈)
为佛经所称帝释的外将,分别居于须弥山四,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持索;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执宝叉。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大天王像,俗称四大金刚。文学中多有引用,如《西游记》第五回:「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那吒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去花果山围困,定捉获那厮处治。」生活中也常有将某些身材高大,力大无比,或护佑某些人物者亦以此称呼之。(李君冈)
四大皆空
【俗语佛源】
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色法)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动性的「风」,谓之「四大」。四大可分为内、外两大类:同心识和合而形成众生肉体的为「内四大」;不同心识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为「外四大」。通常从前者的意义引申,称人身为「四大」,如清·李斗《扬州画航录·虹桥录上》:「六十岁来一梦轻,飘然四大御风轻。」后因称看破红尘,身无牵挂的超脱态度为「四大皆空」。如《水浒后传》第三一回:「胞胎浑沌,四大皆空,没甚姓名。」(李明权)
佛教把一切物质现象(色法)归纳为四种基本要素,即坚性的「地」、湿性的「水」、暖性的「火」、动性的「风」,谓之「四大」。四大可分为内、外两大类:同心识和合而形成众生肉体的为「内四大」;不同心识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为「外四大」。通常从前者的意义引申,称人身为「四大」,如清·李斗《扬州画航录·虹桥录上》:「六十岁来一梦轻,飘然四大御风轻。」后因称看破红尘,身无牵挂的超脱态度为「四大皆空」。如《水浒后传》第三一回:「胞胎浑沌,四大皆空,没甚姓名。」(李明权)
吹大法螺
【俗语佛源】
法螺,是佛教徒举行宗教仪式时吹奏的一种乐器。螺即螺贝,生长在大海,俗称海螺,系软体动物,肉可食,螺头穿孔吹之,声大而远。吹大法螺或吹法螺,比喻佛说法广被众生。螺声勇猛,表示大法之雄健。又吹螺表示号令三军,比喻佛说法降魔。「吹大法螺」一语,出自多种佛经。如《法华经·序品》亦说:「吹大法螺,击大法鼓。」《金光明经·赞叹品》亦说:「吹大法螺,击大法鼓,燃大法炬,雨胜法雨。」这种法螺,现在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做佛事,一般不用了,但藏传佛教寺院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时,仍然吹奏这种乐器。由于法螺中空声大,距离很远的地方都可以听到。所以后用以比喻吹牛皮、空口说大话为「吹大法螺」。(无名氏)
法螺,是佛教徒举行宗教仪式时吹奏的一种乐器。螺即螺贝,生长在大海,俗称海螺,系软体动物,肉可食,螺头穿孔吹之,声大而远。吹大法螺或吹法螺,比喻佛说法广被众生。螺声勇猛,表示大法之雄健。又吹螺表示号令三军,比喻佛说法降魔。「吹大法螺」一语,出自多种佛经。如《法华经·序品》亦说:「吹大法螺,击大法鼓。」《金光明经·赞叹品》亦说:「吹大法螺,击大法鼓,燃大法炬,雨胜法雨。」这种法螺,现在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做佛事,一般不用了,但藏传佛教寺院举行隆重的宗教仪式时,仍然吹奏这种乐器。由于法螺中空声大,距离很远的地方都可以听到。所以后用以比喻吹牛皮、空口说大话为「吹大法螺」。(无名氏)
泥多佛大
【俗语佛源】
原为禅宗之语,见《景德传灯录·昙华禅师》:「水涨船高,泥多佛大。」俗语用泥多佛大比喻用力多、附益众,则造就也大。如宋·王安石《重游草堂次韵》诗云:「僧残尚食少,佛古但泥多。」宋代李璧注:「泥多佛大,俚语。」(李明权)
原为禅宗之语,见《景德传灯录·昙华禅师》:「水涨船高,泥多佛大。」俗语用泥多佛大比喻用力多、附益众,则造就也大。如宋·王安石《重游草堂次韵》诗云:「僧残尚食少,佛古但泥多。」宋代李璧注:「泥多佛大,俚语。」(李明权)
皆大欢喜
【俗语佛源】
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如《维摩诘经·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又如《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后泛指大家都很高兴。如茅盾《雨天杂写之三》:「目前此间文化市场……似乎都相安无事,皆大欢喜。」(李明权)
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如《维摩诘经·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又如《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后泛指大家都很高兴。如茅盾《雨天杂写之三》:「目前此间文化市场……似乎都相安无事,皆大欢喜。」(李明权)
神通广大
【俗语佛源】
「神通」就是变化莫测、自在无碍的作用。《大乘义章》卷二十解释道:「神通者,就名彰名。所为神异,目之为神;作用无拥,谓之为通。」通力或从宿业而来,称为业通;或从后天修得,称为修通。佛家主张从禅定和智慧中开发神通之力。《大庄严经·成正觉品》说:「如来于菩提树下,初成正果,现佛神通,游戏自在。」《大智度论》卷九四谓:「若菩萨离神通,不能饶益众生。」可以说,神通的唯一正当目的,就是「饶益众生」,否则,就是邪因,将受恶果。如提婆达多为求供养之利而学神通,继而我慢贡高,破坏僧团,毒害佛陀,受到地狱报应,便是一例。佛教把神通分为六种。前五种是:身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五通」是凡夫可以修得的,不出轮回。佛教最重视第六「漏尽通」,即断尽烦恼,脱离生死的通力。必须「六通」具足,才算完美,才能普渡众生。后因以「神通广大」泛指法力无边、本领超越。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总不明白,他为甚么这么神通广大,怎样知道是我看的卷?」(李明权)
「神通」就是变化莫测、自在无碍的作用。《大乘义章》卷二十解释道:「神通者,就名彰名。所为神异,目之为神;作用无拥,谓之为通。」通力或从宿业而来,称为业通;或从后天修得,称为修通。佛家主张从禅定和智慧中开发神通之力。《大庄严经·成正觉品》说:「如来于菩提树下,初成正果,现佛神通,游戏自在。」《大智度论》卷九四谓:「若菩萨离神通,不能饶益众生。」可以说,神通的唯一正当目的,就是「饶益众生」,否则,就是邪因,将受恶果。如提婆达多为求供养之利而学神通,继而我慢贡高,破坏僧团,毒害佛陀,受到地狱报应,便是一例。佛教把神通分为六种。前五种是:身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五通」是凡夫可以修得的,不出轮回。佛教最重视第六「漏尽通」,即断尽烦恼,脱离生死的通力。必须「六通」具足,才算完美,才能普渡众生。后因以「神通广大」泛指法力无边、本领超越。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总不明白,他为甚么这么神通广大,怎样知道是我看的卷?」(李明权)
雷声大,雨点小
【俗语佛源】
原为禅语。《景德传灯录·大法眼文益禅师》载:「有僧问:『从上宗乘事如何履践?』文益答道:『雷声甚大,雨点全无。』」这句机锋话的含意是说,该僧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来势很大,但是完全没有「见性」。文益主张「佛法现成,一切具足」;「不著他求,尽由心造」。提出「如何履践」之类问题,就不免涉于「他求」而不「现成」了。后俗语衍为「雷声大,雨点小」,谓虚张声势,说得多,做得少。如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写完题目,就有些踌蹰,怕空话多于本文,就是俗语之所谓『雷声大,雨点小』。」(李明权)
原为禅语。《景德传灯录·大法眼文益禅师》载:「有僧问:『从上宗乘事如何履践?』文益答道:『雷声甚大,雨点全无。』」这句机锋话的含意是说,该僧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来势很大,但是完全没有「见性」。文益主张「佛法现成,一切具足」;「不著他求,尽由心造」。提出「如何履践」之类问题,就不免涉于「他求」而不「现成」了。后俗语衍为「雷声大,雨点小」,谓虚张声势,说得多,做得少。如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写完题目,就有些踌蹰,怕空话多于本文,就是俗语之所谓『雷声大,雨点小』。」(李明权)
二化身──大小二化身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大化身〕,谓佛被大乘菩萨之机,或现八万四千相好之身,或现微尘数相好之身,满虚空中,是名大化身。
〔二、小化身〕,谓佛被小乘及人天等机,或现三十二相,一丈六尺之身,是名小化身。(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狮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大化身〕,谓佛被大乘菩萨之机,或现八万四千相好之身,或现微尘数相好之身,满虚空中,是名大化身。
〔二、小化身〕,谓佛被小乘及人天等机,或现三十二相,一丈六尺之身,是名小化身。(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狮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
三宝──大乘三宝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钞并三宝章)
三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三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三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二、大乘法宝〕,法即轨则之义。谓如来所说中道实相,及人法二空之理,乃至无量胜妙法门,能令众生轨则此法,而成正觉,是名大乘法宝。
〔三、大乘僧宝〕,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菩萨,不著有无二边,而与中道之理和合,是名大乘僧宝。(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出华严经疏钞并三宝章)
三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三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三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二、大乘法宝〕,法即轨则之义。谓如来所说中道实相,及人法二空之理,乃至无量胜妙法门,能令众生轨则此法,而成正觉,是名大乘法宝。
〔三、大乘僧宝〕,梵语僧伽,华言和合众。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菩萨,不著有无二边,而与中道之理和合,是名大乘僧宝。(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实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平等善根回向、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相回向、无缚解脱回向、法界无量回向也。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也。)
三藏──大乘三藏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藏即含藏之义也。谓经律论三各含文理,故名三藏。
〔一、大乘经藏〕,经,法也,常也。谓华严等诸大乘经,唯谈法界中道之理,诠示大乘菩萨修行證果之法,是名大乘经藏。
〔二、大乘律藏〕,律,即法也。谓梵网等经,唯制大乘菩萨所持之戒,是名大乘律藏。
〔三、大乘论藏〕,论即论议。谓起信等论,唯决择诠辩大乘菩萨修證之法,是名大乘论藏。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藏即含藏之义也。谓经律论三各含文理,故名三藏。
〔一、大乘经藏〕,经,法也,常也。谓华严等诸大乘经,唯谈法界中道之理,诠示大乘菩萨修行證果之法,是名大乘经藏。
〔二、大乘律藏〕,律,即法也。谓梵网等经,唯制大乘菩萨所持之戒,是名大乘律藏。
〔三、大乘论藏〕,论即论议。谓起信等论,唯决择诠辩大乘菩萨修證之法,是名大乘论藏。
三大乘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玄义)
〔一、理乘〕,谓理性虚通,自然荷运诸法,故名理乘。(荷,负也;运,动也。无法不具,故名荷;能至极果,故名运。)
〔二、随乘〕,谓智随理境,如盖随函,随理荷运,故名随乘。
〔三、得乘〕,得者,得果得机也。谓得果,故自解脱;得机,故令他解脱;故名得乘。(得果者,得妙觉极果;得机者,得所化之机众也。)
(出金光明经玄义)
〔一、理乘〕,谓理性虚通,自然荷运诸法,故名理乘。(荷,负也;运,动也。无法不具,故名荷;能至极果,故名运。)
〔二、随乘〕,谓智随理境,如盖随函,随理荷运,故名随乘。
〔三、得乘〕,得者,得果得机也。谓得果,故自解脱;得机,故令他解脱;故名得乘。(得果者,得妙觉极果;得机者,得所化之机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