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87,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8 下一页
马大师野鸭子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仪轨
马头大士
真净大法
真达罗大将
退大
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
宫毗罗大将
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珠髻大臣
大日经根本烦恼
根本大乐经
秘密大乘经
佛类词典(续上)
马大师不安马大师野鸭子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仪轨
马头大士
真净大法
真达罗大将
退大
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
宫毗罗大将
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珠髻大臣
大日经根本烦恼
根本大乐经
秘密大乘经
马大师不安
【佛学大辞典】
(公案)「马大师有病,院主问曰:近日尊候如何?大师云:日面佛月面佛。」见碧岩第三则,从容录。
(公案)「马大师有病,院主问曰:近日尊候如何?大师云:日面佛月面佛。」见碧岩第三则,从容录。
马大师野鸭子
【佛学大辞典】
(公案)「马大师与其弟子百丈行次,见野鸭子飞过,大师云:是什么?丈云:野鸭子。大师云:什么处去?丈云:飞过去。大师遂扭百丈鼻头,丈作忍痛声。大师云何曾飞去。」见碧岩五十三则。
(公案)「马大师与其弟子百丈行次,见野鸭子飞过,大师云:是什么?丈云:野鸭子。大师云:什么处去?丈云:飞过去。大师遂扭百丈鼻头,丈作忍痛声。大师云何曾飞去。」见碧岩五十三则。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释迦如来坐菩提树下马鸣菩萨白佛自说大神咒,使像末之贫穷获大福利。
(经名)一卷,唐金刚智译。释迦如来坐菩提树下马鸣菩萨白佛自说大神咒,使像末之贫穷获大福利。
马头大士
【佛学大辞典】
(菩萨)马头观音也。
(菩萨)马头观音也。
真净大法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地涌菩萨称赞法华之语也。天台以此一句證本经明常住。神力品曰:「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者,皆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世尊曰:(中略)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受持读诵解脱书写而供养之。」法华玄义七曰:「口唱真常大法,是真是常,略举二德,我乐可知。而钝者读文犹自不觉也。」同释签曰:「真是常德,净是净德。既有常净,岂无我乐?故云二德可知。钝者读文犹自不觉者,不觉此经具足四德,谬判法华。不明常住,以是而言,古今咸钝。」
(术语)是地涌菩萨称赞法华之语也。天台以此一句證本经明常住。神力品曰:「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者,皆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世尊曰:(中略)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受持读诵解脱书写而供养之。」法华玄义七曰:「口唱真常大法,是真是常,略举二德,我乐可知。而钝者读文犹自不觉也。」同释签曰:「真是常德,净是净德。既有常净,岂无我乐?故云二德可知。钝者读文犹自不觉者,不觉此经具足四德,谬判法华。不明常住,以是而言,古今咸钝。」
真达罗大将
【佛学大辞典】
(天名)十二神将之一。
(天名)十二神将之一。
退大
【佛学大辞典】
(术语)退失大乘,堕于二乘也。如舍利弗遇乞眼婆罗门退大乘以至今日。
(术语)退失大乘,堕于二乘也。如舍利弗遇乞眼婆罗门退大乘以至今日。
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之异名。
(经名)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之异名。
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
宫毗罗大将
【佛学大辞典】
(天名)药师如来十二神将之一。宋译药师经曰:「金毗罗大将。」善珠之药师经钞下曰:「宫毗罗大将,宋译本云名金毗罗。宫金不同,传梵本经重为异。」(宋本今不传)。
(天名)药师如来十二神将之一。宋译药师经曰:「金毗罗大将。」善珠之药师经钞下曰:「宫毗罗大将,宋译本云名金毗罗。宫金不同,传梵本经重为异。」(宋本今不传)。
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之三德是有法,涅槃之体是无法。有无别体,故不相成。大乘之三德体是有法,大乘之涅槃亦是有法。有义相并,故得相成。二常无常分别,小乘之三德体是无常,涅槃之体是常,常无常异,故不相成。大乘之三德,体性是常,大乘之涅槃亦是常。常义相顺,故得相成。」(馀三义略)。又就常乐我净四德,分别大小,则大乘之涅槃,具有四德,小乘之涅槃,四义不定。据小说小。则小乘之涅槃,有常乐净之三,唯无我之一。何则?涅槃为无为,不迁于四相,故说为常,又何断之惑体,永灭不起,故名为常。寂灭之体永安,故名为乐,离垢染故称为净,而于此涅槃中,身智俱灭,无自在之大用,故无可名为我(俱舍论说灭谛之行相,谓为灭,净,妙,离因而可知无我德),据大说小,则某时全夺四德而悉为无。某时与以乐净之二,而不许我常之二。全夺之者以彼尚有变易生死故也。许净乐之二者,就离分段生死上,有一分净乐之义故也。法华玄论二曰:「大小之涅槃凡有三义:一、本性寂灭非本性寂灭异。小乘之涅槃,灭生死而涅槃也。大乘之涅槃,生死本来涅槃也。故法华方便品言之,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二界内界外断惑异。小乘之涅槃,唯断界内分段生死而止,大乘之涅槃,并断界外变易生死也。三、众德具不异。小乘之涅槃,无身无智,故不具众德。大乘之涅槃,具身智,故具法身般若之德。」法华玄赞二,谓真如具三德,以成涅盘,一真如生圆觉,名为般若。真如之体为觉性故也。小乘之涅槃体非觉性,故不名般若。二真如之体,以出所知障名为法身。彼为一切功德法所依故也。小乘之涅槃,非为功德法所依,故不名法身。三真如之体,众苦都尽,离分段变易二死,故名解脱。小乘之涅槃,离分段生死,未脱变易生死,故非圆满之解脱。然就离分段之生死,谓为三乘同坐解脱之床。由此小乘亦得名涅槃,而非为大涅槃,以其不具足故也。要之离分段变易二生死,有无边之身智,具法般解之三德,常乐我净之四义者,大乘之涅槃也。唯离分段之生死,灭无身智(身大乘言之有变易生死之身智),三德之中,仅具解脱之一分,四义之中,唯具常乐净之三者,小乘之涅槃也。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的涅槃和大乘的涅槃。小乘的涅槃,灭生死而涅槃;大乘的涅槃,生死本来就是涅槃。又小乘的涅槃,只断界内分段生死而已;大乘的涅槃,同时也断界外之变易生死。
(术语)大乘义章十八曰:「大小相对,则大乘得成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涅槃。小乘不成,此有五义:一有无分别,小乘之三德是有法,涅槃之体是无法。有无别体,故不相成。大乘之三德体是有法,大乘之涅槃亦是有法。有义相并,故得相成。二常无常分别,小乘之三德体是无常,涅槃之体是常,常无常异,故不相成。大乘之三德,体性是常,大乘之涅槃亦是常。常义相顺,故得相成。」(馀三义略)。又就常乐我净四德,分别大小,则大乘之涅槃,具有四德,小乘之涅槃,四义不定。据小说小。则小乘之涅槃,有常乐净之三,唯无我之一。何则?涅槃为无为,不迁于四相,故说为常,又何断之惑体,永灭不起,故名为常。寂灭之体永安,故名为乐,离垢染故称为净,而于此涅槃中,身智俱灭,无自在之大用,故无可名为我(俱舍论说灭谛之行相,谓为灭,净,妙,离因而可知无我德),据大说小,则某时全夺四德而悉为无。某时与以乐净之二,而不许我常之二。全夺之者以彼尚有变易生死故也。许净乐之二者,就离分段生死上,有一分净乐之义故也。法华玄论二曰:「大小之涅槃凡有三义:一、本性寂灭非本性寂灭异。小乘之涅槃,灭生死而涅槃也。大乘之涅槃,生死本来涅槃也。故法华方便品言之,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二界内界外断惑异。小乘之涅槃,唯断界内分段生死而止,大乘之涅槃,并断界外变易生死也。三、众德具不异。小乘之涅槃,无身无智,故不具众德。大乘之涅槃,具身智,故具法身般若之德。」法华玄赞二,谓真如具三德,以成涅盘,一真如生圆觉,名为般若。真如之体为觉性故也。小乘之涅槃体非觉性,故不名般若。二真如之体,以出所知障名为法身。彼为一切功德法所依故也。小乘之涅槃,非为功德法所依,故不名法身。三真如之体,众苦都尽,离分段变易二死,故名解脱。小乘之涅槃,离分段生死,未脱变易生死,故非圆满之解脱。然就离分段之生死,谓为三乘同坐解脱之床。由此小乘亦得名涅槃,而非为大涅槃,以其不具足故也。要之离分段变易二生死,有无边之身智,具法般解之三德,常乐我净之四义者,大乘之涅槃也。唯离分段之生死,灭无身智(身大乘言之有变易生死之身智),三德之中,仅具解脱之一分,四义之中,唯具常乐净之三者,小乘之涅槃也。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的涅槃和大乘的涅槃。小乘的涅槃,灭生死而涅槃;大乘的涅槃,生死本来就是涅槃。又小乘的涅槃,只断界内分段生死而已;大乘的涅槃,同时也断界外之变易生死。
珠髻大臣
【佛学大辞典】
(人名)或云宝髻,或云如意顶发,其义一也。梵语摩尼,此云如意珠。摩尼是宝之总名。此大臣是王舍城聚落主。
(人名)或云宝髻,或云如意顶发,其义一也。梵语摩尼,此云如意珠。摩尼是宝之总名。此大臣是王舍城聚落主。
大日经根本烦恼
【佛学大辞典】
(术语)指贪瞋痴慢疑之五使为五根本烦恼。
(术语)指贪瞋痴慢疑之五使为五根本烦恼。
根本大乐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之略名。
(经名)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之略名。
秘密大乘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之略名。
(经名)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之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