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87,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48  49  50  51  52  54  55  56  57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大乘别途五逆
五部大论
五部大疏
五部大乘经
五轮六大
太子须大拿经
大乘十八不共法
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八大童子印言
方等大云经
方广大庄严经
密教六大
六大能生
六大神
大乘别途五逆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萨遮尼犍子所说经四曰:「有五种罪名为根本。何等为五?一者破坏塔寺焚烧经像,或取佛物法僧物,若教人作见作助喜,是名第一根本重罪。若谤声闻辟支佛法及大乘法,毁呰留难隐敝覆藏,是名第二根本重罪。若有沙门信心出家,剃除须发身著染衣,或有持戒或不持戒,系闭牢狱枷锁打缚,策役驱使责诸发调,或脱袈裟逼令还俗,或断其命,是为第三根本重罪。于五逆中若作一业是为第四根本重罪。谤无一切善恶业报,长夜常行十不善业,不畏后世,自作教人坚住不舍,是为第五根本重罪。」小乘之五逆,与此中第四一逆相当。
五部大论
【佛学大辞典】
(名数)无著菩萨承弥勒菩萨之旨,著五部之大论:一、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奘译。二、分别瑜伽论,未翻。三、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四、辨中边论颂,一卷,唐玄奘译。五、金刚般若论,二卷,秦罗什译。瑜伽论记一上曰:「慈氏菩萨随无著机,恒于夜分从知足天降于禅堂为说五论之颂:一、瑜伽论,二、分别观所名分别瑜伽论,三、大庄严论,四、辨中边论,五、金刚般若。」
【佛学常见辞汇】
无著菩萨承弥勒菩萨之旨,著五部之大论,即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颂、金刚般若论。
五部大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五大疏)
五大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台密之目:一、大日经义释,十四卷,唐善无畏三藏说,一行记。二、金刚顶经疏,七卷,日本慈觉著。三、苏悉地经疏,七卷,日本慈觉著。四、菩提场一字经疏,五卷,日本智證著。五、瑜祇经行法记,一名瑜祇经疏,一卷,日本安然著。
五部大乘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乘经中选定五部者,天台大师也。一华严经,二大集经,三大品般若经,四法华经,五涅槃经。法华玄义曰:「究竟大乘,无过华严大集大品法华涅槃。」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大师选定下列五部为大乘经,即华严经、大集经、大品般若经、法华经、涅槃经。
五轮六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轮者五大之异名。五大加识大为六大。
太子须大拿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西晋圣贤译。说佛往昔为须大拿Suda%na太子入檀特山行檀波罗蜜之事。须大拿或作须达,苏达拿。
大乘十八不共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智度论二十六曰:「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于一切众生平等而无异想也;五无不定心,行住坐卧不离禅定也;六无不知已舍,佛照了一切法舍离之,而不执著也;七欲无减,欲度诸众生而心无厌足也;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智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以清净之胜相随智慧而行,利益一切众生也;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也。」次下之结文云:「问曰:若尔者,迦旃延尼子(小乘师)何以言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不共意止,名为十八不共法?若前说十八不共法是真义者,迦旃延尼子何以故如是说?答曰:以是故名迦旃延尼子,若释子则不作是说,释尊说者是真不共法。」又出大乘义章二十末,法界次第下之下,止观七。
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之略名。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一卷,唐不空译。自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二十八卷抄译者。世所谓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罗尼也。
八大童子印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第一慧光童子。种子为,三昧耶形为五股金刚杵,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左右中指)竖合如针。真言曰:「唵(归命)嚩曰啰摩帝入嚩啰(金刚慧光)菩地质多(菩提心)曩(种子)」。第二慧喜童子。种子为,三形为三股钩,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竖合如宝形。真言曰:「唵(归命)啰怛曩(宝)摩底娑度(慧喜)摩诃摩尼(大宝)莫(种子)」。第三阿耨达菩萨。种子为,三形为开敷莲华,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竖合如莲华形。真言曰:「唵(归命)钵纳摩(莲华)萨嚩娜贺(一切热)钵罗舍弭曩(除)摩诃达磨(大法)三(种子)」。第四志德菩萨(或作指德)。种子为,三形为羯磨轮,印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入掌合面,加持四处。真言曰:「唵(归命)羯磨(业)摩诃吠哩耶(大精进)钵哩布啰迦(满足)(种子)」。第五乌俱婆誐童子(亦名忧丘婆丘)。种子为,三形为三股金刚杵,印为金刚合掌,真言曰:「唵(归命)嚩曰啰萨怛嚩(金刚萨埵)乌俱婆誐(住三世)摩诃燥企耶(大乐)多(种子)」。第六清净比丘。种子为,三形为梵筴,印为梵筴印,仰左手而置心下,以右手覆左手上是也。真言曰:「唵(归命)摩尼(宝)尾输驮达磨(清净法)俱噜啰乞叉达磨(作拥护法)嚩(种子)」。第七矜羯罗童子。种子为,三形为独股杵,印为莲华合掌,真言曰:「唵(归命)达摩(法)矜羯罗(能作者)底瑟吒(安住)曰(种子)」。第八制吒迦童子。种子为,三形为三股金刚杵,印为外缚五股印,又为莲华合掌。真言曰:「唵(归命)羯磨(业)制吒迦(使者)吽(恐怖)发吒(破坏)喃(种子)」。
方等大云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方等无想经之异名。
方广大庄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十二卷,唐地婆诃罗译。佛在祇洹,中夜入佛庄严三昧,放顶髻之光,照净居天,净居天子来问法,佛受其请,晨朝为众宣说,有二十七品,说佛住兜率天宫乃至降生成道转法轮之八相。与普曜经同本,但品有开合。
密教六大
【佛学大辞典】
(名数)密教说六大之体性本有常住,即胎金两部理智之二法身也。盖密教不如显教别立无相之真如,故法界之诸法,不过五蕴,即色心之二法,今开色之一而为五大,合受等四蕴而为一识大。此中五大为本有常住,凡圣一如,故为本有胎藏界之理法身,识有情智迷悟之别,故为始成金刚界之智法身。但色心本自不二,色即心,故五大即五智。心即色,故五智即五大。理法身固非顽迷无智,智法身固为常性不变,其种子色形等如图。六大中识大之形色,密教谓心法有实之形色,其色白,其形圆。其證则引金刚顶经一:「我见自心形如月轮。」之说。谓凡夫所见,虽无隔历质碍,然佛眼所见,则有周遍法界无碍自在之色。若不然,则不惟与显教法身无相之说同,月轮之说亦无用矣。然日本台密以此月轮为伪相之譬喻,而心法不许有实之色形,与显教同也。智證之金刚界瑜伽记曰:「本国僧中或执心有其形,即月轮是也。若不言有月轮同显教法身言断心灭之说,所以可云心法定有形。若不然,密教月轮之说无用。(中略)今言,此执与当文禅要违,故可以月轮为伪相喻。」案本国之僧者,日本之空海也,智證大师在唐时请决于法全和尚,和尚举两处之违文而非此说。当文者,金刚界仪轨所谓:「无体亦无事,即亦非月,由具福智故,自心如满月」是也。禅要者,彼释所谓:「伪想一圆明犹如净月」是也。然天台二百题十一有心法形色之疑,而成立有形色。
六大能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经五秘密曼荼罗品,如来说发生偈,是由六大生四种法身,四种曼荼罗,三种世间,且示诸法常住也。偈曰:「能生随类形,诸法之法相。诸佛与声闻,救世因缘觉。勤勇菩萨众,及人尊亦然。众生器世界,次第而相生。生住等诸法,常恒如是生。」此中前之能生二字,是六大,随类形已下诸句,所造之法也。于其所造句中,配四种法身与四种曼荼罗及三种世间之三种法也。见秘藏记末,同钞十。
六大神
【佛学大辞典】
(名数)地等六大之神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