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87,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十二大愿
十二大天众
十二药叉大将
十二大愿医王善逝
十八大经
十九大士
十三大会
十三大院
十大章
十大愿
十大护
十大弟子
十大弟子即佛十心数
十大论师
十大罗刹女
十二大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药师如来之十二愿也。(参见:药师)
十二大天众
【佛学大辞典】
(天名)十二天也。仁王经上曰:「此三界中十二大天众皆来集会,坐九级莲华台。」(参见:十二天)
十二天
【佛学大辞典】
(天名)一、梵天,印相为右手作拳安于右腰,左手五指相著,竖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三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宁,娑嚩诃(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诃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二、地天,印相为先合掌,人指已下,四指头相胫,而前方大开,二拇指各著于人指之侧。真言曰:──喃,毕哩体微曳(地),娑嚩诃。三、月天,印相同于前之梵天印,但于仰掌中有月之洁白之相。真言曰:──喃,战捺罗也(月也为声),娑嚩诃。四、日天,印相与前之地天印无异,但以二拇指驻于人指下节。真言曰:──喃,阿你底也(日),娑嚩诃。五、帝释天,乘白象王,住五色云中,身作金色。右手持三股当心,左手托左胯,左脚垂下。三天女各手持莲华,或以盘盛杂花。印相为右手作拳安于腰,左手五指,直竖相著,小指无名二指屈中节,以人指著于中指之背,拇指屈中节。真言曰:──喃,因捺罗耶(帝),娑嚩诃。六、火天,乘青羊,赤肉色,遍身火燄。右二手,一持青竹,一持军持;左二手,一举掌,一持念珠。有二天女,持天花。左右置苦行仙。垂右足,蹉左足。印相为左手作拳安于腰左,右手五指,直竖相著,屈拇指纳著掌中,人指屈中节,与娑婆诃相招。真言曰:阿哦娜曳。七、焰摩天,乘水牛,右手执人头幢,左手仰掌。有二天女侍,二鬼使者持刀捧戟。赤黑色,垂右脚。印相为先合掌,二小指屈中节而背相著,二人指亦屈而背相著,以拇指各持人指中节。真言曰:──喃。焰摩耶(平等又静息),娑嚩诃。八、罗刹天,乘白狮子,身著甲冑,右手持刀令竖,左手大指押中小二指,赤肉色。二天女侍其左右,二罗刹鬼持三股戟。印相为右手作拳安于腰右,左手五指,竖而相著,小无名二指屈中节,以拇指端押小无名指之甲。真言曰:──喃,乃哩底曳(彼趣方言),娑嚩诃。九、水天,住于水中,乘龟浅绿色。右手执刀,左手持龙索,冠上有五龙,四天女持妙花。印相:右手如前,左手握拳,拇指不入掌中,人指直竖,中节少屈。真言曰:──喃,嚩噜拿耶(水),娑嚩诃。十、风天,云中乘獐,著甲冑,左手托胯,右手执独股头剑,剑上有绯幡。二天女侍之,并有药叉众。印相:右手如前,左手五指,真竖相著,小无名二指屈中节。真言曰:──喃,嚩耶吠(风),娑嚩诃。十一、毗沙门天,坐二鬼上身著甲冑,左手掌捧塔,右手执宝棒。身金色,二天女持宝花等。印相:先合掌十指内相叉,二小指头竖而相柱,二人指竖少屈,左拇指入右掌中,押左中指之甲,右拇指越左拇指,入左掌中,押右中指之甲,二风与娑嚩诃相招。真言曰:──喃,吠室嚩啰拿耶,婆嚩诃。十二、大自在天,伊舍那天,旧云摩醯首罗天,又云大自在天。乘黄丰牛,左手执劫波杯,右手执三戟剑,浅青肉色,三目忿怒,二牙上出,髑髅为璎珞,头冠中有二仰月,二天女持花,印相为右手作拳安于腰右,左手五指,直竖相著,小无名二指屈中节,中人拇三指各少相去。真言曰:──喃,伊舍曩曳(自在),娑嚩诃。曼荼罗之配位如图。见十二天供仪轨。
十二药叉大将
【佛学大辞典】
(名数)药师之十二神将也。(参见:药师)
十二大愿医王善逝
【佛学大辞典】
(杂名)药师如来也,药师又云医王,善逝者,诸佛十号之一,如言如来。
十八大经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云十八明处。四韦陀与六论八论也。四韦陀出别项。六论者:一、式叉论,明六十四种之能法。二、毗伽论,释诸无常之法。三、柯刺波论,释诸天仙上古以来之因缘名字。四、竖底沙论,释天文地理算数等之法。五、阐陀论,释作首卢迦之法。六、尼鹿多论,释一切物立名之因缘。八论者:一、肩亡婆论,简释诸法之是非。二、那邪毗萨多论,明诸法之道理,三、伊底迦婆论,明传记宿世之事。四、僧法论,明二十五谛之义。五、课伽论,明摄心之法。此之两论皆释解脱之法。六、陀菟论,释用兵杖之法。七、犍闼婆论,释音乐之法。八、阿输论,释医方。出于百论疏上之下。
十九大士
【佛学大辞典】
(菩萨)与十九应身同。但此正指观音也。日本慈觉大师显扬大戒论偈曰:「文殊妙海菩萨僧,十九大士契圣众。」
十三大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十三大院同。
十三大院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界之曼荼罗也。青龙轨,十三院具有之,现图曼荼罗略四大护院而为十二院。其所以略之者,一说谓为四重总在故也。愚案十三院其数自与十三层之法界塔婆相应也。(参见:现图曼荼罗)
【佛学次第统编】
胎藏院曼荼罗,为胎藏界之诸尊。如其位安置于坛场者,坛中安置十三大院、四百十四尊,一切之功德,轮圆具足者,是胎藏界之曼荼罗也。此曼荼罗,乃显众生本具之理性者,故又名因曼荼罗,理曼荼罗。以东方为发因之位,故亦名东曼荼罗。其理性清净无垢之德,喻之莲华,故亦名莲华曼荼罗。又此曼荼罗,有现图曼荼罗与阿阇梨所传曼荼罗之二种:现图曼荼罗为图画,善无畏三藏祈请虚空炳现之坛形,即现今流布于世者是也。阿阇梨所传曼荼罗,为大日经及仪轨所说,不载之于图画,由一一阿阇梨传其作法及义理。二者相违之点不少,盖现图为结缘,阿阇梨所传为传法也。
「十三大院」 大日经仪轨说胎藏曼荼罗画十三大院而安置诸尊,但现图曼荼罗缺四大护院之一,而为十二大院。
「四百十四尊」 诸家所说之数无定,而以四百十四尊为常数。第一、中台八叶院九尊。第二、遍知院七尊。第三、释迦院三十九尊。第四、持明院五尊。第五、虚空藏院二十八尊。第六、金刚手院三十三尊。第七、除盖障院九尊。第八、观音院三十七尊。第九、地藏院九尊。第十、文殊院二十五尊。第十一、苏悉地院八尊。已上二百九尊,谓之内院。第十二、外周之金刚院二百五尊,通内外院为四百十四尊也。
「胎藏界五佛」 胎藏界曼陀罗之中心部,云中胎藏,又称中台八叶院,八叶莲华开敷之形也。中台是大日如来,四方之四叶,现四佛;四维之四叶,现四菩萨;即南方开敷华王如来,东方宝幢如来,北方天鼓雷音如来,西方无量寿如来,中台之大日如来,合为五佛也。
「胎藏界九尊」 中台八叶院之九尊也。前之五佛,加东南维普贤菩萨,西南维文殊菩萨,东北维弥勒菩萨,西北维观音菩萨之四尊也。
十大章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天台之摩诃止观以十大章统收之:第一大意,豫示九章之大意,此有五略:一、发大心,大菩提也。二、修大行,止观之行也。三、感大果,近者初住,远者妙觉也。四、裂大网,裂所化之疑网也。五、归大处,平等之一理也。第二释名,止观之名也。三体相,止观之体相也。四摄法,摄诸法也。五偏圆,偏圆相对也。六、方便,二十五方便也。七、止观,观十境用十乘观也。八、果报,近远之两果也。九、起教,教化众生也。十、指归,自他俱归一理也。此称五略十广。然大师谓说第七章止观当于此境中以十乘观观十境((参见:别)),而说第七境已,即入灭。但已于大意章之五略中具后三章后三境之意,故章安大师承其意,具列十章十境也。其五略所具后三章,感大果者兼第八之果报,裂大网者即第九之起教,归大处者即第十之指归也。出止观一。
十大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普贤之十大愿王也。(参见:普贤)
十大护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位之大护法神也。(参见:十护)
十大弟子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小诸经中常见佛特说十弟子之第一:一、舍利弗,智慧第一。二、目犍连,神通第一。三、摩诃迦叶,头陀第一。四、阿那律,天眼第一。五、须菩提,解空第一。六、富楼那,说法第一。七、迦旃延,论义第一。八、优婆离,持律第一。九、罗睺罗,密行第一。十、阿难陀,多闻第一。天台净名疏曰:「今十子各执一法者,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随其乐欲各一法门,摄为眷属,虽各掌一法何曾不具十德,自有偏长,故称第一。」
【佛学常见辞汇】
释迦佛的十位大弟子,即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罗睺罗密行第一。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一、摩诃迦叶,上行第一〕,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名大龟氏。能行头陀上行,故称上行第一。(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二、阿难陀,多闻第一〕,梵语阿难陀,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曰:是男当安名庆喜。后投佛出家,能持三藏之教,故称多闻第一。(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也。)
〔三、舍利弗,智慧第一〕,梵语舍利弗,华言鹙子。其母眼如鹙鹭,从母立字,故名舍利弗。善解诸法,故称智慧第一。
〔四、须菩提,解空第一〕,梵语须菩提,华言善吉,亦云空生。其生之日,家室宝藏俱空,父母惊异,请相师占,云:此是吉相。因名善吉,又名空生。禀性慈善,不与物诤。及其出家,悟空得道,故称解空第一。
〔五、富楼那,说法第一〕,梵语富楼那,华言满愿。父于满江祷梵天求子,正值江满;又梦七宝器,满中盛宝,入于母怀,以遂父愿,故名满愿。佛弟子中,善解说法,故称说法第一。(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六、目犍连,神通第一〕,梵语目犍连,华言胡豆。上古仙人好食此物,乃以为姓。目犍连,即姓也,因姓立名,故号目犍连。佛弟子中,得大神通,故称神通第一。
〔七、迦旃延,论议第一〕,梵语迦旃延,华言不空。罗什师云:南天竺婆罗门姓也。善解论议,故称论议第一。(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
〔八、阿那律,天眼第一〕,梵语阿那律,华言无灭。昔因施食,得生人天中受乐,至今不灭,名无灭。是佛从弟,获天眼通,故称天眼第一。
〔九、优波离,持戒第一〕,梵语优波离,华言上首,或云近执。佛为太子时,曾为亲近执事之臣。出家持律,为众纪纲,故称持戒第一。
〔十、罗睺罗,密行第一〕,梵语罗睺罗,华言宫生。是佛亲子。佛出家时,以手指其妃腹,因而有娠。佛已出家,在宫而生,因名宫生。佛弟子中能行密行,故称密行第一。(密行者,微密之行,人所不能知者也。)
十大弟子即佛十心数
【佛学大辞典】
(杂语)宗镜录二十四谓心王即是师,十数即是十弟子,十弟子各具十德。如十心数,随有一起,十数即随起,虽以一数,当名,然实有十数也。对十弟子者,初想数,即对富楼那,想数遍强,从想入道,是故声闻弟子中说法第一也。成论云:识得实法,想得假名,富楼那用想数分明,故能分别名相,无碍辩才无滞,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推之,则欲数对迦叶,更乐数对迦旃延,慧数对舍利弗,念数对优婆离,思数对罗睺罗,解脱对须菩提,作意对阿那律,三摩地对目犍连,受数对阿难。
十大论师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释唯识三十颂之十论师也。一、护法,梵云达磨波罗Dharma Pa%la,南印度境,达罗毗荼国,建至城中帝王之子也。二、德慧,梵云窭拿末底Gun!amati,安慧之师也。三、安慧,梵云悉耻萨末底Sthilamati又Sthi^ramati,糅杂集论持俱舍论破正理论为护法论师同时之先德,南印度境逻罗国人。四、亲胜,梵云畔徒室利Bandhus/ri,世亲同时人,本颂初行,先作略译。五、欢喜,梵云难陀Nanda,胜军论师之师也。六、净月,梵云戌陀战达罗S/udhacandra,与安慧同时。七、火辩,梵云质咀罗婆拿Citrabha%n!a,与世亲同时。八、胜友,梵云毗世沙密多罗Vises!amitra,九、胜子,梵云若那弗多罗Jinaputra,十、智月,梵云若那战达罗Jn^a%nacandra,此后三师皆护法门人也。出唯识述记一本。
十大罗刹女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罗刹)附录。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诃利底罗刹女。二,难陀罗刹女。三,冰揭罗罗刹女。四,商企你罗刹女。五,哥夷迦罗刹女。六,提婆蜜怛罗罗刹女。七,君多罗刹女。八,槊牙罗刹女。九,蓝毗迦罗刹女。十,頞捺罗罗刹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