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富农(富農)
(1).泛指拥有大量田产的人。 唐 于濆 《富农诗》序:“ 濆 寓居 尧山 南六十里,里有富农,得氏 琅琊 ,人指其貌:此多藏者也。积粟万庾,马牛无算。”新唐书·回鹘传下:“畜,马至壮大,以善鬭者为头马,有橐它、牛、羊,牛为多,富农至数千。” 清 李鸿章 《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臣料数十年后, 中国 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製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 韩北屏 《非洲夜会·酋长的故事》:“他说他是一九五二年才当选酋长的,当选之前,是一个富农,家里现在还经营着农业。”
(2).指我国旧时农村中以剥削雇佣劳动(兼放高利贷或出租部分土地)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一般占有土地和比较优良的生产工具以及活动资本。自己参加劳动,但收入的大部分是由剥削得来。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第四节:“富农约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五左右。”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五章:“你爱的是地主、富农,恨的是贫下中农。”
《漢語大詞典》:富赀(富貲)
大量的钱财。后汉书·窦融传:“帝以 穆 不能修尚,而拥富貲,居大第,常令謁者一人监护其家。”后汉书·马援传:“ 莽 败, 磐 拥富貲居故国,为人尚气节而爱士好施,有名 江 淮 閒。”
分類:大量钱财
《國語辭典》:淤溉  拼音:yū gài
在洪水期时以泥水灌田,使泥沙与养分淤积于田中,以改善土质,肥沃土壤。《宋史。卷九五。河渠志五》:「阳武县民邢晏等三百六十四户言:『田沙咸疗薄,乞淤溉。』」也称为「淤灌」。
《国语辞典》:涌入(涌入)  拼音:yǒng rù
水或物体大量进入。如:「上班时段郊区车辆大量涌入市区,造成了市区交通的壅塞。」
分类:大量进入
《國語辭典》:酣饫(酣飫)  拼音:hān yù
酒醉饭饱。《新唐书。卷一九四。卓行传。元德秀传》:「嗜酒,陶然弹琴以自娱。人以酒肴从之,不问贤鄙为酣饫。」
《國語辭典》:取样(取樣)  拼音:qǔ yàng
从大量物品或资料中抽取少数部分出来作为样品,称为「取样」。
《國語辭典》:失血  拼音:shī xiě
血液大量流出体外。因身体有调节作用,少量失血并不危险。但大量失血,则需要立刻输血,以补充失去的血液,否则将危及生命。
《国语辞典》:粉彩  拼音:fěn cǎi
1.粉彩瓷是在烧好的瓷器上,用配入大量铅粉的玻璃白的彩料作画,由于烘烧后颜色深浅不同,画面会突出于釉面,色彩柔和,浓淡协调,颇有立体感,故称为「粉彩」。也称为「软彩」。
2.用色粉笔画出来的画。
《國語辭典》:倾泄(傾洩)  拼音:qīng xiè
1.液体从高处大量倾倒泻下。如:「水库泄洪时,大量的水从水道顶端倾泄而下。」
2.指情感、情绪如水般大量宣泄出来。如:「思乡之情,无处倾泄。」《醒世姻缘传》第六○回:「原算计叫狄希陈进去,把那一肚皮的恶气尽数倾泄在他身上。」
《漢語大詞典》:销金窝(銷金窩)
指大量花费金钱的处所。 清 赵翼 《游孝女测字养亲》诗:“ 扬州 销金窝,动掷千万鎰。”
《国语辞典》:销金窟(销金窟)  拼音:xiāo jīn kū
大量花费金钱的地方。多指冶游的场所而言。如:「赌城拉斯维加斯堪称为世界上著名的销金窟。」
《國語辭典》:滑坡  拼音:huá pō
1.地表斜坡上大量土石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如:「由于连日大雨,水库上游两侧产生滑坡现象。」
2.大陆地区用来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
《漢語大詞典》:沙霾
大气层中悬浮着大量沙尘而形成的混浊现象。 明 何景明 《冬雨率然二十韵》:“沙霾翳白昼,远望何由豁?”
《漢語大詞典》:蓪草
通草。小乔木。茎含大量白色髓。叶大,下面被毛。冬季开花,花小型,黄白色。核果小球形。树皮可造纸,采髓作薄片,可制通草花或其他饰品。髓亦可入药。 唐 王睿 《祠神歌·迎神》:“蓪草头花椰叶裙,蒲葵树下舞蛮云。”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居民数千家,皆製蓪草像生花为业。”
《國語辭典》:虚脱(虛脫)  拼音:xū tuō
1.一种心脏和血液循环突然衰竭的现象。通常因大量失血、脱水、中毒、患传染病所引起。主要症状为脉搏微弱,体温及血压下降,冷汗不止,面色苍白,休克等。
2.泛指精神不济,体力衰疲。如:「连续一个多月来的忙碌工作,使她感觉快虚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