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断国(斷國)
决定国家大计。语本汉书·薛宣传:“经术文雅足以谋王体,断国论。” 宋 黄庭坚 《次以道韵寄范子夷子默》:“ 范公 秉文德,断国极可否。”
《國語辭典》:图存(圖存)  拼音:tú cún
谋求生存。如:「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华的行动愈急。为了救亡图存,百姓纷纷投入救国行列。」元。施惠《幽闺记》第四出:「你道效死而民勿去,这等拘守之言,怎及得迁国图存之计。」
《漢語大詞典》:长基(長基)
谓根本大计。 汉 张衡 《东京赋》:“臣济奓以陵君,忘经国之长基。”
分類:根本大计
《漢語大詞典》:国谟(國謨)
国家大计。 南朝 梁 沈约 《〈梁武帝集〉序》:“虽密奏忠规,遗槀必削,而国謨藩政,存者犹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武昌起义后清方动态》:“自受任以来,筹画国謨,匡襄大局,厥功尤伟。”
分類:国家大计
《漢語大詞典》:正计(正計)
根本大计。史记·张仪列传:“寡人蛮夷僻处,虽大男子裁如婴儿,言不足以采正计。”汉书·邹阳传:“此四分五裂之国,权不足以自守,劲不足以扞寇,又非有奇怪云以待难也,虽坠言于 吴 ,非其正计也。”
分類:根本大计
《漢語大詞典》:吁策
同“訏策”。
大计长策。
分類:大计
《国语辞典》:实业计画(实业计画)  拼音:shí yè jì huà
书名。国父所著,十一万言,分六大计画。为发展国家经济的大方针,主张借用外资,从事生利事业,如建筑铁路、修治运河、开发矿产等,规划周详。
《国语辞典》: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  拼音: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小细节上不能忍耐,就容易坏了全盘大计。《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小不忍则乱大谋』,父亲若与他不睦,必误国家大事。望切容忍之。」
《国语辞典》:忧民忧国(忧民忧国)  拼音:yōu mín yōu guó
忧虑国家大计和民生疾苦。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七出:「镜中华发为谁班,忧民忧国减容光。」也作「忧国忧民」。
《国语辞典》:定鼎吁谟(定鼎吁谟)  拼音:dìng dǐng xū mó
定鼎,建立帝业。吁谟,大谋。定鼎吁谟指安定王都帝业的大计。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二出:「临事久含荼,到头来天心高远难呼,沉埋了定鼎吁谟,竟蹉跎热血先枯。」
《國語辭典》:软件(軟件)  拼音:ruǎn jiàn
大陆地区指与硬体相对的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