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蹻蹠(蹻跖)  拼音:jiǎo zhí
庄蹻和盗蹠,都是古代的大盗。后以蹻蹠比喻盗贼。《宋书。卷八一。顾觊之传》:「尔乃蹻蹠横行,曾原窘步。」
《漢語大詞典》:寇剧(寇劇)
强贼大盗。后汉书·宦者传序:“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所以海内嗟毒,志士穷栖,寇剧缘閒,摇乱区 夏 。” 李贤 注:“寇盗剧贼缘閒隙而起也。”
分類:大盗
《漢語大詞典》:压身(壓身)
犹言护身。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江贼书》:“故贼云:‘以茶压身,始能行得。’凡千万辈,尽贩私茶。”自注:“言随身有茶,即人不疑是贼。”按, 唐 代的劫江大盗往往随身带茶叶,假充茶商,故谓以茶叶当护身物。
《漢語大詞典》:宿盗(宿盜)
惯匪大盗。魏书·崔宽传:“ 宽 性滑稽,诱接豪右、宿盗魁帅,与相交结,倾衿待遇,不逆微细。”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 肃宗 拜 泉明 郫 令,政化清明,诛宿盗,人情翕然。” 宋 秦观 《盗贼策下》:“ 唐 自中叶以后,方镇皆选列校以掌牙兵。是时四方豪杰不能以科举自达者,皆争为之,往往积功以取旄鉞。虽老姦宿盗或出其中,而名卿贤将……所得亦已多矣。”
分類:大盗
《漢語大詞典》:白蹠
使用白弩的大盗。 唐 巴蜀 商人对 苏涣 的称呼。新唐书·艺文志四:“《苏涣诗》一卷: 涣 少喜剽盗,善用白弩, 巴 蜀 商人苦之,号 白跖 ,以比 庄蹻 。后折节读书,进士及第。”
《漢語大詞典》:蹠跷(跖蹺)
1.亦作"跖蹻"。
2.盗跖与庄蹻。古代传说中的两个大盗。
分類:盗蹠大盗
《国语辞典》: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拼音:ā lǐ bā bā yǔ sì shí dà dào
天方夜谭中的一则故事。叙述阿里巴巴发现四十大盗的藏宝洞及开启洞门的口诀──「芝麻开门」,并趁著大盗外出劫掠时盗取财宝,后来四十大盗发现,即冒充油贩至阿里巴巴家中,欲夺回财物,但却被阿里巴巴识破,并用计将他们全部消灭。
《国语辞典》:盗蹠颜渊(盗蹠颜渊)  拼音:dào zhí yán yuān
盗蹠,古代的大盗。颜渊,春秋时孔子的学生,是当时的贤者。盗蹠颜渊后用为好人与坏人的代称。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蹠颜渊。」
《漢語大詞典》: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庄子·胠箧:“彼窃鉤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 伯夷 丑 周 ,饿死 首阳山 ,而 文 武 不以其故贬王; 跖 蹻 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鉤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后遂以“窃鉤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亦省作“ 窃钩盗国 ”。 廖仲恺 《有感》诗:“窃钩盗国将谁咎?扃鐍缄縢只自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