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9,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功次
开数
勋爵
老钱
齿位
车同轨
齿列
信水
河川
步伐
叙勋
模印
叙功
纤洪
平权
《漢語大詞典》:功次
指功绩的大小、官阶升迁的先后顺序。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綰 以戏车为郎,事 文帝 ,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后汉书·韦彪传:“是时陈言多,多言郡国贡举率非功次,故守职益懈而吏事寖疏,咎在州郡。” 宋 王安石 《屯田员外郎邵君墓志铭》:“年四十,始以进士出佐 镇东军 ,积功次,入尚书为屯田员外郎。”
《国语辞典》:开数(开数)  拼音:kāi shù
计算纸张大小的名称。将全开纸张依一定方式切割成数等分,此等分数即为开数。如全开纸的四分之一即为四开。如:「这本书的开数是二十四开。」
《國語辭典》:勋爵(勛爵)  拼音:xūn jué
旧时对于有功者所赐的封爵。《新唐书。卷一。高祖本纪》:「赐为父后者,袭勋爵,赤牒官得为真,免民逋租宿赋。」唐。韩愈、李正封〈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徒然感恩义,谁复论勋爵。」
《漢語大詞典》:老钱(老錢)
(1).旧时对铜钱的泛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可怎么空空儿的给他呢?我给他装上了一百老钱。”《官场现形记》第一回:“从早晨到如今,饿着肚皮走了三十多里路,为的那一项!半个老钱没有看见,倒説先把咱往衙门里送。”
(2). 清 代铜钱大小厚薄,屡有变革,币值亦随之下降,因称变革前的铜钱为“老钱”。《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1期:“﹝ 光绪 ﹞廿七年至 宣统 , 天津 老钱断,净使用小钱。”
《漢語大詞典》:齿位(齒位)
(1).按年龄大小所定的席次。《周礼·地官·党正》:“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 郑玄 注:“正齿位者,《乡饮酒义》所谓‘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是也。”
(2).排列的官位。 明 赵南星 《与吴复庵书》:“輒忘其齿位之卑,与明公剖心而盟。”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初, 李思齐 与 察罕特穆尔 同起义师,齿位相等。”
(3).年龄与官位。特指长寿与高位。 唐 韦应物 《送郗詹事》诗:“既获天爵美,况将齿位并。” 唐 权德舆 《唐故长安主簿李君墓志铭》:“齿位皆屈,而智者叹焉。”
《漢語大詞典》:车同轨(車同軌)
各种车辆的车轨大小相同。亦用于形容统一。《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史记·秦始皇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國語辭典》:齿列(齒列)  拼音:chǐ liè
1.牙齿的排列。
2.同列、并列。《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其不从法禁,不式王命,锢之终身,虽会赦令,不得齿列。」
《國語辭典》:信水  拼音:xìn shuǐ
1.黄河随时涨落,如立春之后水涨到一寸,则夏秋必为一尺,因屡试不爽,故称为「信水」。见《宋史。卷九一。河渠志一》。
2.妇女月经。《聊斋志异。卷二。侠女》:「不图信水复来,遂至破戒而再。」
《國語辭典》:河川  拼音:hé chuān
大小河流的通称。
《國語辭典》:步伐  拼音:bù fā
步,军队行进;伐,以兵器击刺。「步伐」泛指队伍行进的脚步。《文明小史》第五六回:「行列十分整肃,步伐十分整齐。」
《国语辞典》:叙勋(叙勋)  拼音:xù xūn
依据立功事迹大小,比照勋赏条例规定叙予勋赏。叙勋时期,除有特殊功绩或必要者外,每年分「国庆」、「元旦」两次辨理。国庆叙勋以战功考绩特优,奉准存记叙勋为限。元旦叙勋,以平时成绩为限。
《漢語大詞典》:模印
亦作“橅印”。
(1).刻板印刷。旧五代史·周书·和凝传:“有集百卷,自篆於板,模印数百帙,分惠於人焉。”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唐 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右散骑常侍 徐鉉 等上《新定説文》三十卷,令模印颁行。”
(2).谓规度印章之大小,字之多少而刻之。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徐坚 ﹞少贫苦而好学,凡诗文、书画、橅印,皆能自闢门径。”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 吴文澂 ﹞能诗,尤工书画,凡篆、隶、真、草、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以及刻碑模印诸事,莫不通而习之。”
《國語辭典》:叙功(敘功)  拼音:xù gōng
评定功勋。《儒林外史》第三回:「或者你救好了女婿的病,阎王叙功,从地狱里把你提上第十七层来。」《红楼梦》第一一九回:「皇上圣心大悦,命九卿叙功议赏,并大赦天下。」
《漢語大詞典》:纤洪(纖洪)
巨细,大小。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才乏纤洪,利於善用。”
分類:巨细大小
《國語辭典》:平权(平權)  拼音:píng quán
权利平等,没有大小、上下、贵贱之分。如:「男女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