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雷马克(雷马克)  拼音:léi mǎ kè
Erich Maria Remarque
人名。(西元1898~1970)德国小说家。曾就读蒙斯特大学,十八岁时受徵召参与欧战。西元一九二八年著《西线无战事》一书,揭露战争真相,极力讥讽资本主义的文化传统,并怒斥使年轻人血洒沙场的旧社会势力。此书出版后,大为轰动,各国争相传译。曾遭希特勒驱逐出境,并削除国籍,于是被迫久客瑞士,最后移居美国。又著有续篇《回归路上》、《三同志》、《凯旋门》、《生机一线》、《爱与死》等长篇小说。
《国语辞典》:下头人(下头人)  拼音:xià tou rén
下属,多指仆人。如:「像他这样忠心耿耿的下头人,现在已经不多见了。」元。许衡〈大学要略〉:「上头人恤孤念寡,下头人便可怜见那孤寡。」
《国语辞典》:文艺节(文艺节)  拼音:wén yì jié
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平各大学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巴黎和会擅将德国在华权利转让予日本。此一爱国运动,后演变为新文化运动。二十八年,国民政府采纳中国青年联合会建议,将五月四日定为青年节,三十三年又改依中国文艺协会建议,将五月四日定为文艺节,另订青年节为三月二十九日。三十九年五月四日中国文艺协会成立时,正式呈请政府核定是日为「文艺节」。
《国语辞典》:新鲜人(新鲜人)  拼音:xīn xian rén
初到某个环境的人,通常指大学里的新生。如:「大一新鲜人总是最受瞩目的。」
《国语辞典》:学士服(学士服)  拼音:xué shì fú
大学或独立学院毕业生于接受学士学位时所穿的袍服。
《国语辞典》:陶声洋(陶声洋)  拼音:táo shēng yáng
人名。(西元1904~1969)江西南昌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历任台南工学院、兵工学校教授、美援运用委员会副处长、经济合作委员会秘书长等职,五十八年七月,受任命为经济部长,到任不久,以肠癌逝世。今有陶声洋防癌基金会,即为纪念陶氏而设。
《漢語大詞典》:傅鹰
(1902-1979)化学家。福建福州人。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曾任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中科院学部委员。提出利用润湿热测定固体粉末比表面的方法;利用热力学理论考察固液界面和气液界面吸附层的性质,设计出一种计算表面活度系数的方法;与人合作研究鸡蛋清蛋白溶液的表面张力,并根据吉布斯公式计算出鸡蛋清蛋白分子的横截面积等。著有《化学热力学导论》《普通化学》等。
《漢語大詞典》:冯骥才
(1942- )作家。浙江慈溪人。曾在天津工艺美术工人大学任教。后任《文学自由谈》主编、中国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著有中篇小说《啊!》《神鞭》,长篇小说《神灯》《三寸金莲》,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散文集《雾里看伦敦》等。
《國語辭典》:高等学校(高等學校)  拼音:gāo děng xué xiào
1.大陆地区对大学、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的统称。简称为「高校」。
2.日本的高级中等学校。
《漢語大詞典》:哥本哈根大学
丹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1479年创建于哥本哈根。设有神学、社会科学、医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五个学院。
《漢語大詞典》: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的综合性私立大学。1754年创建于纽约。原名英王学院,1784年改名为哥伦比亚学院,1912年改现名。设有哥伦比亚学院(只招男生)、巴纳德学院(只招女生)和医学、法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建筑、社会工作、药学、商学、美术、师范(只招大学本科毕业生)等学院。
《漢語大詞典》:多伦多大学
加拿大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1827年创建于多伦多。由印尼斯学院、新学院、圣米查尔学院、三位一体学院、大学学院、维多利亚学院、乌兹沃茨学院、斯卡波如学院、伊伦德尔学院等九所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学院所组成。专业以文理科居多,兼有工商医农等科。
《漢語大詞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以对外经济贸易专业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北京。创建于1951年,初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1954年改名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4年改现名。设有对外贸易英语、国际贸易、国际企业管理、国际经济法等系和关贸总协定研究中心等。
《漢語大詞典》:杜鹏程
(1921-1991)小说家。陕西韩城人。曾在延安大学学习。当过随军记者。建国后曾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短篇小说《夜走灵官峡》等。
《國語辭典》:海德堡大学(海德堡大學)  拼音:hǎi dé bǎo dà xué
为德国著名国立大学之一。在西元1386年模仿巴黎大学兴建,为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位于巴登—符腾堡邦的海德堡市。2014年被评为德国最好的大学,也居于世界百大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