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皇堂
(1).旧时官府治事之所。通称大堂。 唐 康骈 剧谈录·狄惟谦请雨:“及晓,伺门未开, 郭 已严饰归骑,而 狄 常供肴醴一无所施,坐於皇堂,大恣呵责。”
(2).皇帝的墓室。宋史·仁宗纪一:“﹝ 乾兴 元年﹞六月己酉,命参知政事 王曾 按视山陵皇堂。” 宋 张淏 云谷杂记卷三:“﹝ 宋太祖 ﹞望西北鸣弦发矢,指矢委处,谓左右曰:‘即此乃朕之皇堂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武林:“﹝ 朱熹 ﹞上书建议,乞以 武林山 为 孝宗 皇堂。”
(3).指官位。《捻军歌谣·金银不动心》:“ 胜保老儿 真刁滑,拿着皇堂把俺耍。”
《國語辭典》:高堂  拼音:gāo táng
1.房屋的正室厅堂。《文选。左思。蜀都赋》:「置酒高堂,以御嘉宾。」
2.称谓。对父母的敬称。唐。陈子昂〈宿空舲峡青树村浦〉诗:「委别高堂爱,窥觎明主恩。」宋。欧阳修 渔家傲。正月斗杓初转势词:「正月斗杓初转势,金刀剪䌽功夫异。称庆高堂欢幼稚。」
3.复姓。如三国魏有高堂隆。
《國語辭典》:殿堂  拼音:diàn táng
高大的建筑物。《文选。宋玉。神女赋》:「振绣衣被袿裳,襛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宋。李觏 袁州学记:「瓦甓黝垩,丹漆举以法,故殿堂室房庑门各得其度,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
《國語辭典》:大鼓  拼音:dà gǔ
1.一种曲艺。以韵文演唱故事,其间夹有说白,常有三弦、板鼓及响板伴奏。流行很广,遍及全国。常与地区方言、曲调相结合,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山东大鼓」、「东北大鼓」。
2.乐器名:(1)中式大鼓,木制鼓框,中部略宽,成桶型。两面蒙牛皮或羊皮,鼓面直径约一百公分,两面皆可击打。演奏时,悬在木制的三脚架上,用于戏曲、歌舞或独奏。(2)西式大鼓,构造和小鼓一样,体积较大,无响弦装置,直径约四十公分。鼓槌以毡毛、毛片、布或皮革包扎而成。演奏时,挂在胸前,或放于鼓架上。原只用于军乐中,后来才用于管弦乐上。
《國語辭典》:大鼓书(大鼓書)  拼音:dà gǔ shū
一种说唱艺术。参见「打鼓说书」条。
《國語辭典》:暖阁(暖閣)  拼音:nuǎn gé
1.与大屋隔开而又相通连,可设炉取暖的小房间。泛指设炉取暖的小阁。唐。白居易 别春炉诗:「暖阁春初入,温炉兴稍阑。」《红楼梦》第五二回:「四人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紫鹃倒坐在暖阁里临窗作针黹。」
2.官署大堂设案之阁。《儒林外史》第四五回:「他而今官大了,是翰林院大学士,又带著左春坊,每日就要站在朝廷大堂上暖阁子里议事。」
《國語辭典》:正堂  拼音:zhèng táng
1.正殿、正厅。《红楼梦》第六四回:「至未申时方到,将灵柩停放正堂之内。」
2.清时称府县长官为正堂。
《漢語大詞典》:二堂
(1).指 宋 蒋堂 、 程堂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纪事一:“ 蒋 公 堂 帅 蜀 ,以 禪 不能保有土宇,因去之。 大慈寺 有 蜀后主 王衍 铜像, 程 公 堂 权帅,毁以铸鐘。 蜀 语曰:‘任是两王,难当二 堂 。’”
(2).旧时指官府中大堂后面办公之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当时坐了二堂,先问和尚提到了没有。”
(3).犹内房。蒲州梆子《归宗图》第二场:“夫人二堂把衣更,思前想后痛在胸。”
《漢語大詞典》:至公堂
科举时代试院中的大堂。 明 阮大铖 《燕子笺·入闱》:“到至公堂上,高宴春风。” 清 李渔 《凰求凤·冥册》:“仰体得上天心,纔坐得至公堂。”
《國語辭典》:将军柱(將軍柱)  拼音:jiāng jūn zhù
堂前两边的梁柱。亦泛指一般的大柱子。《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只见两个力士,捉一个后生,去了巾带,解开头发,缚在将军柱上。」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且入牢去,将军柱上拴了头发,上了脚镣手扭,抬上匣床。」
《漢語大詞典》:衙堂
官署的大堂。新五代史·吴世家·杨行密:“明日 可求 诣 温 ,谋先杀 顥 ,阴遣 钟章 选壮士三十人,就衙堂斩 顥 ,因以弑 渥 之罪归之。”
分類:官署大堂
《漢語大詞典》:受官厅(受官廳)
官衙的大堂。 元 关汉卿 《鲁斋郎》第三折:“空立着判黎庶受官厅,理军情元帅府。”
分類:官衙大堂
《漢語大詞典》:晚侍生
明 清 时礼部司官投刺内院学士、宗人府大堂官、巡抚、副佥都称晚侍生。参阅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同官谦称
《国语辞典》:花盆鼓  拼音:huā pén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大堂鼓的一种,鼓框木制,鼓身上大下小,两面蒙皮,用双木槌击,通常置于架上,广泛用于民间乐器合奏或戏曲伴奏。因形似花盆,故称为「花盆鼓」。为因应合奏,曾制作成可调音的花盆鼓。
《漢語大詞典》:胙阶(胙階)
大堂前东边的台阶。古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宾主相见,以东阶为主人迎宾登堂之地。胙,通“ 阼 ”。荀子·哀公:“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 杨倞 注:“胙与阼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