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0,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佛类词典(续上)
佛陀大会
无遮大会
无碍大会
广大会
其它辞典
释永海(大会 )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二
释永海,字大会,丹徒人也。生有异禀,不慕世荣,壮志益邈,雅超尘想,因于郡平等寺落发披缁。时慧云精求毗尼,蹑屩清凉,契念文殊,中兴律法。海窃慕之,遂从受具。既纳戒已,专务律学,唯崇本相,德范深淳,道俗钦仰。乃接芳躅,步礼五台,誓心见佛,诚意默通,终契灵秘。明万历初,海自五台赴京。慈圣太后素崇佛法,夜㝱神人告曰:“鸟巢禅师从五台山来也。”明旦遣内监访之,果得海,如神所诏,因请卓锡悯忠寺。帝闻赐紫,充讲经大德。先是僧相瑢于正统间重修斯寺已,奉敕改额“崇福”,至是欲复“悯忠”旧称,别衍法派。然相瑢再传弟子明玉,方修葺院宇,延接名流硕德耆年,众望所归。海既钦其道范,深相契合。而玉之仰海高风,如景星庆云,倾慕无已。况以宫闱之符兆,帝廷之宠钖乎。于是两派分传,萃之一寺。然崇福自玉后不再振,海则阐化既久,绵演尤众,卒复旧号,遂为古悯忠一代祖云。世寿僧腊均不得详,唯荼毗灵塔年号犹存。盖示寂于崇祯初元,而万历至崇祯已五十馀载,其春秋亦高矣。所著《五百问戒经释》盛行于世。
佛陀大会
【佛学大辞典】
(仪式)给孤独长者以阎浮檀金造佛像,设大斋,谓之佛陀大会。一切有部目得迦五曰:「给孤独长者言:世尊!我欲为作赡部影像,作佛陀大会,佛言应作。」
无遮大会
【佛学大辞典】
(行事)(参见:无遮会)。梁武帝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陈武帝诏出佛牙于杜姥宅,集四部设无遮大会,并见南史。
【俗语佛源】
兼容并蓄而无阻止,谓之「无遮」。无遮大会是佛教举行的一种广结善缘,不分贵贱、僧俗、智愚、善恶都一律平等对待的大斋会。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谓古印度「五岁一设无遮大会。」中国的无遮大会始于梁武帝。《梁书·武帝本纪》载:梁武帝「舆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四部,指僧、尼及善男、信女。后用以泛指无所退制的公众集会。清·黄遵宪《感事》诗:『红氍贴地灯耀壁,今夕大会来无遮。「(无名氏)
无碍大会
【佛学大辞典】
(行事)又云无遮大会。施与一切僧俗之大斋会也。佛祖统纪二十七曰:「梁武大同二年,帝幸同泰寺,设无碍大会。」
广大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弥陀佛也。具广大集会之德,故有此名。十方众生往生集于极乐,其法会盛大,全为弥陀之德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