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8,分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尹言多( 姞言多 )
魏曼多(别称 魏侈、魏襄子 襄 )
弦施(名 弦多 )
多同( 夜郎王 )
多军( 无锡侯 )
多卯
郭汜(名 多 )
帛尸梨蜜多罗(号 高座 )
昙摩密多( 法秀 号 连眉禅师、大禅师、眉禅师 )
弗若多罗
僧迦达多
僧伽罗多哆(别称 僧伽罗哆 号 宋熙 )
尉多侯
中天竺国曹多
其它辞典
释迦牟尼佛(别称 释迦牟尼、如来佛、如来佛祖、释迦如来、释迦老子、瞿昙老子、净饭王子、净梵王子、悉达、释迦 悉达多、悉达陀 瞿昙 号 天人师 )尹言多( 姞言多 )
魏曼多(别称 魏侈、魏襄子 襄 )
弦施(名 弦多 )
多同( 夜郎王 )
多军( 无锡侯 )
多卯
郭汜(名 多 )
帛尸梨蜜多罗(号 高座 )
昙摩密多( 法秀 号 连眉禅师、大禅师、眉禅师 )
弗若多罗
僧迦达多
僧伽罗多哆(别称 僧伽罗哆 号 宋熙 )
尉多侯
中天竺国曹多
人物简介
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六
佛名悉达多,净饭王子,年十九立为太子,出家成佛,号天人师。以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生,至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死,年七十九,是为贤劫第四世尊。
人物简介
维基
尹言多,春秋时期尹国国君,姞姓,名言多。王儋季的儿子儋括想立王子佞夫为王,而不是王子贵(周景王,当时太子晋【王子乔】已死)。鲁襄公三十年(前543年)五月癸巳,周灵王驾崩后,尹言多、刘定公毅、单献公蔑、甘悼公过、巩简公成杀死儋括支持的王子佞夫。书曰“周景王天王杀其弟佞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称魏侈、魏襄子。春秋时晋国人。魏舒孙。定公时范氏、中行氏为乱。又因与范吉射有隙,乃与荀跞、韩不信奉命共伐范氏、中行氏。逐范吉射、荀寅。卒谥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名弦多。春秋时齐国人。鲁哀公十一年,哀公与吴王夫差伐齐,齐大夫东郭书以琴遗弦多曰:“吾不复见子矣。”以示必死。齐军大败于艾陵,东郭书被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时夜郎国侯。武帝元光五年,唐蒙奉使夜郎,厚赐多同,以为犍为郡。多同与汉使言“汉孰与我大”?及南粤灭,遂入朝,封夜郎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武帝时以东粤将军降汉,元封元年封无锡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多军子。嗣父爵为无锡侯。武帝征和四年坐与赵文王将兵追反虏,至弘农,擅弃兵还,赎罪,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97 【介绍】: 东汉张掖人,一名多。为董卓所部校尉。卓死,与李傕共陷长安,纵兵杀掠,杀司徒王允,自为后将军,美阳侯。又与傕相攻,死者以万数。长安城为之一空,人复相食,二三年关中无人迹。献帝东归弘农,汜欲胁帝幸郿。后为其将伍习所杀。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此云吉友。西域国王子也。让位于弟。如吴泰伯。出家东游诸国。永嘉中至关中。值乱渡江。止建邺建初寺。世呼为高座。丞相王茂弘见之曰。我辈人也。太尉庾元规。光禄周伯仁。太常谢幼舆。廷尉桓茂伦。一时名士。皆造门结好。声名著缙绅间。友尝对导解带槃薄。尚书令卞望之适至。友正容肃然。人问其故。对曰王公风鉴期人。卞令范度格物。吾正当以是应之耳。桓廷尉欲为友作目。久而未得。或云尸梨蜜可谓卓朗。桓绝欲以为尽品题之极。大将军王处仲在南夏。闻友为诸公器重。心未然之。及见。不觉欣然致敬。周顗为仆射领选。临入局。过语。叹曰为朝廷选贤。得如君者。真令人无愧耳。顗殁。友尉其孤。对坐作梵呗。清响凌云。又咒语千馀言而去。导曰。外国之不为富贵所惑者。有君一人而已。友笑曰。若使我如诸君。今日岂得在此耶。时传以为名言。友高简不学晋言。以持咒称。初江夏未有咒。友译孔雀明王经诸神咒。以授弟子觅历。咸康中殁。寿八十馀。友好于石子冈行头陀。遂葬其地。成帝为树刹。冢侧有沙门亡其名。自关右来为造寺。号高座。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上
帛尸梨密多罗。此云吉友。西域人。时人呼为高座。传云。国王之子当承继世。而以国让弟。闇轨太伯。既而悟心天启。遂为沙门。密天姿高朗风神超迈。直尔对之。便卓出于物。晋永嘉中。始到中国。值乱仍过江止建初寺。丞相王导一见而奇之。以为吾之徒也。由是名显。太尉庾元规光禄周伯仁太常谢幼与廷尉桓茂伦。皆一代名士。见之终日累叹。披衿致契。导尝诣密。密解带偃伏悟言神解。时尚书令卞望之亦与密致善。须臾望之至。密乃敛衿饰容。端坐对之。有问其故。密曰。王公风道期人。卞令轨度格物。故其然耳。诸公于是叹其精神洒厉皆得其所。桓廷尉尝欲为密作目。久之未得。有云。尸梨密可谓卓朗。于是桓乃咨嗟绝叹。以为标题之极。太将军王处仲在南夏。闻王周诸公皆器重密。疑以为失。及见密乃欣振奔。至一面尽虔。周顗为仆射。领选临入过造密。乃叹曰。若使太平之世尽得选此贤。真令人无恨也。俄而顗遇害。密往省其孤。对坐作胡呗三契。梵响凌云。次诵咒数千言。声音高畅颜容不变。既而挥涕收泪。神气自若。其哀乐废兴皆此类也。王公尝谓密曰。外国有君一人而已。密笑曰。若使我如诸君。今日岂得在此。当时为佳言。密性高简不学晋语。诸公与之语言。密虽因传译。而神领意得顿尽言前。莫不叹其自然天拔悟得非常。密善持咒术所向皆验。初江东未有咒法。密译出孔雀王经明诸神咒。又授弟子觅历高声梵呗传响于今。晋咸康中卒。春秋八十馀。诸公闻之痛惜流涕。桓宣武每云少见高座称其精神著出当年。琅琊王珉师事于密。乃为之序曰。春秋吴楚称子。传者以为先中国而后四夷岂不以三代之胤行乎殊俗之礼。以戎狄贪婪无仁让之性乎。然而卓世之秀。时生于彼。逸群之才。或侔乎兹。故知天授英伟。岂俟于华戒。自此以来唯汉世有金日磾。然日磾之贤尽于仁孝忠诚德信纯至。非为明达足论。高座心造峰极。交俊以神。风领朗越过之远矣。密常在石子冈东行头陀。既卒因葬于此。成帝怀其风为树刹冢所。后有关右沙门来游京师。乃于冢处起寺。陈郡谢琨赞成其业。追旌往事。仍曰高座寺也。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此云法秀。罽宾国人。七岁神明澄正。闻梵呗辄欢笑。父母以是许之出家。国多贤达。遍承事之。博通群经。深解禅法。为人连眉有蕴籍。世号连眉禅师。游诸国。至龟兹。王前一日梦。神告曰。当有大士至。王因郊迎入宫。授菩萨戒。居数载。又梦神告曰。大士欲去。王固留。不可。至燉煌。建精舍。植柰千本。少留弃去。至凉州馆于旧寺。又游蜀出荆州。于长沙寺立禅阁。恳求舍利。供养经旬馀。闻锵然落盘声。视之光满一阁。东还京师。止中兴寺。道俗建塔焉。顷移祇桓。帝后太子诸王。皆执弟子礼。受戒法。中贵人日络绎候安否。译禅宴法。普贤观。虚空藏观等经。以禅法教授学者。远近靡弗至。号大禅师。会稽太守孟觊。请同游鄮县诸山。遂建塔寺。东方俗多尚巫祝。自密多居之。翕然归正。元嘉十年。还钟山定林。性嗜山水。构室临涧。以收形胜。弟子达公者。能嗣其风。蜜多初发罽宾。迦毗罗神王。卫至龟兹。中路欲返。辞决蜜多。要与同至南方。达建康。即画其像上寺壁间。十九年七月六日殁。寿八十七。葬于钟山之宋熙寺前。神僧传·卷第三
昙摩密多。此云法秀。罽宾人也。年至七岁神明澄正。每见法事辄自然欣跃。其亲爱而异之。遂令出家。罽宾多出圣达。屡值明师。博贯群经特深禅法。所得之要皆极其微奥。为人沈邃有慧解。仪轨详正。生而连眉。故世号眉禅师。少好游方誓志宣化。周历诸国遂适龟兹。未至一日王梦神告王曰。有大福德人明当入国。汝应供养。明旦即敕外司。若有异人入境必驰奏闻。俄而密多果至。王自出郊迎。乃请入宫。遂从禀戒尽四事之礼。密多安而能迁不拘利养。居数载密有去心。神又降梦曰。福德人舍王去矣。王惕然惊觉。既而君臣固留莫之能止。遂度流沙进到燉煌。于闲旷之地建立精舍。植㮈千株开园百亩。房阁池林极为严净。顷之后适凉州。仍于公府旧寺更葺堂宇。学徒济济禅业甚盛。常以江右王畿志欲传法。以宋元嘉元年展转至蜀。俄而出峡停止荆州。于长沙寺造立禅阁。翘诚恳恻祈请舍利。旬有馀日遂感一冲器出声放光满室。门徒道俗莫不更增勇猛。人百其心。顷之沿流东下至于京师。初止中兴寺。晚憩祇洹。密多道声素著化洽连邦。至京甫尔倾都礼讯。自宋文袁皇后及皇太子公主。莫不设斋桂宫请戒椒掖。参候之使旬日相望。即于祇洹寺译出禅经禅法要普贤观虚空藏观等。常以禅道教授。或千里咨受四辈。远近皆号大禅师。会稽太守平昌孟顗。深信正法。以三宝为己任。素好禅味敬心殷重。及临浙右请与同游。乃于鄮(音茂)县之山建立塔寺。东境旧俗多趋巫祝。及妙化所移比屋归正。自西徂东无思不服。元嘉十年还都止钟山定林下寺。密多天性凝静雅爱山水。为钟山镇岳埒美嵩华。常叹下寺基构临涧低侧。于是乘高相地揆卜山势。以元嘉十二年斩木刊石营建上寺。士庶钦风献奉稠叠。禅房殿宇郁尔层构。于是息心之众万里来集。讽诵肃邕望风成化定林达禅师即神足弟子。弘其风教声震道俗。故能净化久而莫渝。胜业崇而弗替。盖密多之遗烈也。爰自西域至于南土。凡所游履靡不兴造檀会敷陈教法。初密多之发罽宾也。有迦毗罗神王卫送。遂至龟兹于中路欲反。乃现形告辞密多曰。汝神力通变自在游处。将不相随共往南方。语毕即收影不现。遂远从至都即于上寺图像著壁。迄至于今犹有声影之验。洁诚祈福莫不享愿。以元嘉十九年七月六日卒于上寺。春秋八十有七。名僧传抄
(梁言法友)。少禀道化。喰味玄秘。为三宝之勇卒。法城之巨堑。讽诵经藏。坚持律部。偏好禅那。兼修定品。心安虚静。思达玄微。志愿游方。弘通禅悦。于是汎泊来东。以宋永初三年。始至江陵。住长沙寺。旬日之中。得一舍利。形质虽小。光色异常。以钵水汎之。遥渌右转。乍浮乍沈。光[廿/(澄-豆+示)]炳焕。众皆惊此神奇。嗟叹盈路。元嘉初来集京师。住祇洹寺。译普贤观经一分。虚空藏观一分。至十年移憩定林。业远嚣动。专务清寂。更华。寺后别禅堂。师友十馀。并雅精业。昼夜不休。供施云集。以十八年。更译禅秘要三分。五门禅经一分。春秋八十。元嘉十九年六月。卒于寺(云云)。高僧传·卷第三 译经下
昙摩密多。此云法秀。罽宾人也。年至七岁神明澄正。每见法事辄自然欣跃。其亲爱而异之。遂令出家。罽宾多出圣达。屡值明师。博贯群经。特深禅法。所得门户极甚微奥。为人沈邃有慧解。仪轨详正。生而连眉故世号连眉禅师。少好游方誓志宣化。周历诸国遂适龟兹。未至一日。王梦神告王曰。有大福德人明当入国。汝应供养明旦即敕外司。若有异人入境必驰奏闻。俄而蜜多果至。王自出郊迎延请入宫。遂从禀戒尽四事之礼。蜜多安而能迁不拘利养。居数载密有去心。神又降梦曰。福德人舍王去矣。王惕然惊觉。既而君臣固留莫之能止。遂度流沙进到燉煌。于闲旷之地建立精舍。植㮈千株开园百亩。房阁池沼极为严净。顷之复适凉州。仍于公府旧事更葺堂宇。学徒济济禅业甚盛。常以江左王畿志欲传法。以宋元嘉元年展转至蜀。俄而出峡止荆州。于长沙寺造立禅阁。翘诚恳恻祈请舍利。旬有馀日遂感一枚。冲器出声放光满室。门徒道俗莫不更增勇猛人百其心。顷之沿流东下至于京师。初止中兴寺。晚憩祇洹。密多道声素著化洽连邦。至京甫尔倾都礼讯。自宋文哀皇后及皇太子公主。莫不设斋桂宫请戒椒掖。参候之使旬日相望。即于祇洹寺译出禅经禅法要普贤观虚空藏观等。常以禅道教授。或千里咨受四辈。远近皆号大禅师焉。会稽太守平昌孟顗。深信正法。以三宝为己任。素好禅味敬心殷重。及临浙右请与同游。乃于鄮县之山建立塔寺。东境旧俗多趣巫祝。及妙化所移比屋归正。自西徂东无思不服。元嘉十年还都止钟山定林下寺。密多天性凝靖雅爱山水。以为钟山镇岳埒美嵩华。常叹下寺基构临涧低侧。于是乘高相地揆卜山势。以元嘉十二年斩石刊木营建上寺。士庶钦风献奉稠叠。禅房殿宇郁尔层构。于是息心之众万里来集。讽诵肃邕望风成化。定林达禅师即神足弟子。弘其风教声震道俗。故能净化久而莫渝。胜业崇而弗替。盖密多之遗烈也。爰自西域至于南土。凡所游履靡不兴造檀会敷陈教法。初密多之发罽宾也。有迦毗罗神王卫送。遂至龟兹。于中路欲反。乃现形告辞密多曰。汝神力通变自在游处。将不相随共往南方。语毕即收影不现。遂远从至都。即于上寺图像著壁。迄至于今犹有声影之验。洁诚祈福莫不享愿。以元嘉十九年七月六日卒于上寺。春秋八十有七。道俗四众行哭相趋。仍葬于钟山宋熙寺前。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一 译经科一
此云功德华。罽宾人。少出家。精研三藏。而嗜味十诵。以奉持毗尼。为学者宗尚。秦弘始初。至关中。姚兴延见。如礼罗什。见必增敬。六年十月集义学僧数百人于中寺。延请多罗。出十诵梵本。罗什翻为晋文。方半而罗什殁。学者痛之。高僧传·卷第二 译经中
弗若多罗。此云功德华。罽宾人也。少出家以戒节见称。备通三藏而专精十诵律部。为外国师宗。时人咸谓己阶圣果。以伪秦弘始中振锡入关。秦上姚兴待以上宾之礼。罗什亦挹其戒范厚相宗敬。先是经法虽传律藏未阐。闻多罗既善斯部。咸共思慕。以伪秦弘始六年十月十七日。集义学僧数百馀人于长安中寺。延请多罗诵出十诵梵本。罗什译为晋文。三分获二。多罗搆疾庵然弃世。众以大业未就而匠人殂往。悲恨之深有踰常痛。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七 證悟科
僧迦达多。僧迦罗哆。皆深晓禅法。达多禅坐。念食时至。有鸟衔果为供。达多私念曰。猿猴献蜜。佛且受之。我何为而不可。元嘉十八年。临川康王。请止广。陵后徙建业而殁。罗哆以景平末。至建业。乞食人间。宴坐林下。翩然往来。世莫亲疏。居钟山之阳终焉。
人物简介
名僧传抄
僧伽罗多哆(梁言僧济)。西域人也。少失二亲。又无兄弟。师心伉节。舍俗袭道。夷放小欲。虚心慕远。不尚荣华。唯以得意为贵。僧伽达多。见而奇之。语经律。通禅教。人息不息。笃学无倦。安思三空。寂观五净。延促由心。游戏适我。宋永平二年。自外国达于帝京。栖宅丘林。养索川岳。以元嘉十年。卜居钟山之阳。剪开榛芜。造立精舍。耸刹陵云。高堂架日。凿涧延流。傍岩列树。当时之威德。故号曰宋熙。禅学之众。三十馀人。四辈供施。相继不绝。济不畜私财。有必入众。禅席常温。法言不辍。春秋五十有九。元嘉二十七年卒(云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7 【介绍】: 北魏代人。尉眷子。少有武略。献文帝时领护羌戎校尉,敦煌镇将。至镇,上表求轻骑五千西入于阗,兼平诸国,不许。孝文初又求北取伊吾,断柔然通西域道。帝善其计,以难以分兵,未果。后为妻元氏所害。
人物简介
全梁文·卷七十
曲多一作屈多,国在大月支东南。天监初遣长史竺罗达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