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多伽
【佛学大辞典】
(经名)又作一曰多伽。(参见:十二部经)
(经名)又作一曰多伽。(参见:十二部经)
一多相容不同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玄门之一。(参见:玄门)下。
【佛学常见辞汇】
十玄门之一。(参见:十玄门)
【三藏法数】
谓一佛土与十方一切佛土,互相容纳而不坏一多之相,名为不同。经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馀。是也。
(术语)十玄门之一。(参见:玄门)下。
【佛学常见辞汇】
十玄门之一。(参见:十玄门)
【三藏法数】
谓一佛土与十方一切佛土,互相容纳而不坏一多之相,名为不同。经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馀。是也。
一那由多
【佛学大辞典】
(术语)数名。(参见:那由他)
(术语)数名。(参见:那由他)
那由他
【佛学大辞典】
(杂语)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三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述劫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数目字,相等于今天的亿数。
(杂语)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三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述劫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数目字,相等于今天的亿数。
一念义多念义
【佛学大辞典】
(流派)又曰一念往生,多念往生。日本源空上人立念佛往生之宗,出其门者非一人,异解颇多。幸西立一念义。一念义者,凡夫之信心与佛智之一念相应,往生之业事自然成辨,不须多念之念佛也。隆宽立多念义。积念佛之功,往生之业事始为成辨,故一生之间念念相续,以待临终,百万遍之类也。
(流派)又曰一念往生,多念往生。日本源空上人立念佛往生之宗,出其门者非一人,异解颇多。幸西立一念义。一念义者,凡夫之信心与佛智之一念相应,往生之业事自然成辨,不须多念之念佛也。隆宽立多念义。积念佛之功,往生之业事始为成辨,故一生之间念念相续,以待临终,百万遍之类也。
一佛多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乘有多世界一时出现多佛之论,在小乘则有异说。(参见: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乘许于一时有多佛出世,且勿论。小乘则于俱舍十二有二说:萨婆多师之义,无边之世界,唯一佛出世,无二佛于同时出世者。馀师之义,则一三千大千世界,虽无二佛于同时出世,而其他三千大千世界,佛之出世,非无与之同时者;故无量之世界,同时有无量之佛出世。智度论九,同举此二义,以前义为不了义,后义为了义。
(术语)大乘有多世界一时出现多佛之论,在小乘则有异说。(参见: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乘许于一时有多佛出世,且勿论。小乘则于俱舍十二有二说:萨婆多师之义,无边之世界,唯一佛出世,无二佛于同时出世者。馀师之义,则一三千大千世界,虽无二佛于同时出世,而其他三千大千世界,佛之出世,非无与之同时者;故无量之世界,同时有无量之佛出世。智度论九,同举此二义,以前义为不了义,后义为了义。
佛
【佛学大辞典】
(术语)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陀、母陀、没驮。译言觉者,或智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觉察烦恼,使不为害,如世人之觉知为贼者,故云觉察,是名一切智。觉知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梦之寤,谓之觉悟,是名一切种智。自觉复能觉他,自他之觉行穷满,名为佛。自觉者,简于凡夫,觉他者简于二乘,觉行穷满,简异于菩萨。何则?以凡夫不能自觉,二乘虽自觉而无觉他之行,菩萨自觉觉他而觉行未为圆满故也。又以知者既具足二智而觉知一切诸法,了了分明故也。南山戒本疏一曰:「佛,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驮步他、浮图、浮头。盖传者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为觉。」宗轮论述记曰:「佛陀梵音,此云觉者,随旧略语,但称曰佛。」佛地论一曰:「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华开,故名佛。」智度论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佛陀。」同七十曰:「佛名为觉,于一切无明睡眠中最初觉故,名为觉。」法华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觉者、知者,对迷名知,对愚名觉。」大乘义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觉知,就斯立称。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之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涅槃云:如人觉贼,贼无能为,佛亦如是。觉悟之觉对其知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言其自觉简异凡夫,云觉他者明异二乘,觉行穷满彰异菩萨。」善见律四曰:「佛者名自觉亦能觉他,又言知,何谓为知?知谛故,故名为佛。」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断三界烦恼果报尽者名为佛。」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佛陀的简称,华译为觉者,也就是正觉和遍知的大觉大悟者。遍知是说对于宇宙事理无所不知觉,正觉是说所知正确真实而无外道那样邪见妄执的错误,所以佛的另一尊号叫做正遍知或正等觉。觉有三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自己遍知正觉以超越三界凡夫;觉他是先觉觉后觉,以修菩萨行而超越二乘,使众生皆得如自己一样的大觉大悟;觉行圆满是自他两觉两利功德圆满,以超越菩萨而完成究竟的佛果。
【俗语佛源】
佛陀(Buddha)简称「佛」,意译为「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对于凡夫的不觉,称为「自觉」;对于二乘(声闻、缘觉)只求自觉,称为「觉他」;对于菩萨自觉、觉他而未完美,称为「觉行圆满」。在「四圣」(声闻、缘觉、菩萨和佛)中,佛是最高的果位。佛有许多别称,如:如来、善逝、天人师、世尊等。佛又有种种「身」,如法身、报身、应身等。佛往往专称应现于婆娑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也泛指三世十方一切佛,如阿弥陀佛、药师佛、燃灯佛、弥勒佛等。此外,学佛之「佛」,指佛法;念佛之「佛」,指佛号;拜佛之「佛」,指佛像……均是触类引申之义。佛教徒以为念佛可以消除业障、修身修福。在现代诗中如苏曼殊《有怀》诗之二:「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天恁恨不胜。」(李明权)
【三藏法数】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三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三者觉行圆满,谓历劫修因,行满果圆,是名为佛。(无缘慈者,谓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能自然现益也。)
【三藏法数】
佛即就人得名,觉照为义。谓觉斯玄妙,开解一切,悟大夜之重昏,朗万法之幽邃也。
【三藏法数】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智慧具足,三觉圆满,故号为佛。(三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术语)Buddha,佛陀之略,又作休屠、佛陀、浮陀、浮图、浮头、勃陀、勃驮、部陀、母陀、没驮。译言觉者,或智者。觉有觉察觉悟之二义,觉察烦恼,使不为害,如世人之觉知为贼者,故云觉察,是名一切智。觉知诸法之事理,而了了分明,如睡梦之寤,谓之觉悟,是名一切种智。自觉复能觉他,自他之觉行穷满,名为佛。自觉者,简于凡夫,觉他者简于二乘,觉行穷满,简异于菩萨。何则?以凡夫不能自觉,二乘虽自觉而无觉他之行,菩萨自觉觉他而觉行未为圆满故也。又以知者既具足二智而觉知一切诸法,了了分明故也。南山戒本疏一曰:「佛,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驮步他、浮图、浮头。盖传者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为觉。」宗轮论述记曰:「佛陀梵音,此云觉者,随旧略语,但称曰佛。」佛地论一曰:「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如莲华开,故名佛。」智度论二曰:「佛陀秦言知者,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佛陀。」同七十曰:「佛名为觉,于一切无明睡眠中最初觉故,名为觉。」法华文句一曰:「西竺言佛陀,此言觉者、知者,对迷名知,对愚名觉。」大乘义章二十末曰:「佛者就德以立其名,佛是觉知,就斯立称。觉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之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为其害,故名为觉。涅槃云:如人觉贼,贼无能为,佛亦如是。觉悟之觉对其知障,无明昏寝事等如睡,圣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故名为觉。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穷满,故名为佛。言其自觉简异凡夫,云觉他者明异二乘,觉行穷满彰异菩萨。」善见律四曰:「佛者名自觉亦能觉他,又言知,何谓为知?知谛故,故名为佛。」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断三界烦恼果报尽者名为佛。」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佛陀的简称,华译为觉者,也就是正觉和遍知的大觉大悟者。遍知是说对于宇宙事理无所不知觉,正觉是说所知正确真实而无外道那样邪见妄执的错误,所以佛的另一尊号叫做正遍知或正等觉。觉有三义,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是自己遍知正觉以超越三界凡夫;觉他是先觉觉后觉,以修菩萨行而超越二乘,使众生皆得如自己一样的大觉大悟;觉行圆满是自他两觉两利功德圆满,以超越菩萨而完成究竟的佛果。
【俗语佛源】
佛陀(Buddha)简称「佛」,意译为「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对于凡夫的不觉,称为「自觉」;对于二乘(声闻、缘觉)只求自觉,称为「觉他」;对于菩萨自觉、觉他而未完美,称为「觉行圆满」。在「四圣」(声闻、缘觉、菩萨和佛)中,佛是最高的果位。佛有许多别称,如:如来、善逝、天人师、世尊等。佛又有种种「身」,如法身、报身、应身等。佛往往专称应现于婆娑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也泛指三世十方一切佛,如阿弥陀佛、药师佛、燃灯佛、弥勒佛等。此外,学佛之「佛」,指佛法;念佛之「佛」,指佛号;拜佛之「佛」,指佛像……均是触类引申之义。佛教徒以为念佛可以消除业障、修身修福。在现代诗中如苏曼殊《有怀》诗之二:「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天恁恨不胜。」(李明权)
【三藏法数】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三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三者觉行圆满,谓历劫修因,行满果圆,是名为佛。(无缘慈者,谓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能自然现益也。)
【三藏法数】
佛即就人得名,觉照为义。谓觉斯玄妙,开解一切,悟大夜之重昏,朗万法之幽邃也。
【三藏法数】
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智慧具足,三觉圆满,故号为佛。(三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一即多多即一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一即十)
(术语)(参见:一即十)
一即十
【佛学大辞典】
(术语)所谓一即十者。乃一至十之数。均由一相叠而成。若以一为本数,即单位。则舍一而不能有二至十。此所以一即二,一即三以至一即十也。易言之。二乃由本数之一为始。渐次成而为二。一之外别无二之本体也。由此以推。十亦由本数之一为始。渐次成而为十。一之外别无十之本体也。由是论之。一乃组成他数之一。非自性之一。若果为自性之一。则一终为一。不能成二至十之数。即能成二至十之数。其为组成他数之一可知矣。故此时所论之本数之一。为有体数。二至十为无体数。即空也。故一十相即。又一为有力数。二至十为无力数。故一十相入。根据此法而详论之。一尘为主。一切佛土。悉在此中。一念为主。无量之时劫。亦尽在其中。此即大陀罗尼缘起之法门。华严一家之盛谈者也。又一即多之意义。与上相同。见五教章中。
(术语)所谓一即十者。乃一至十之数。均由一相叠而成。若以一为本数,即单位。则舍一而不能有二至十。此所以一即二,一即三以至一即十也。易言之。二乃由本数之一为始。渐次成而为二。一之外别无二之本体也。由此以推。十亦由本数之一为始。渐次成而为十。一之外别无十之本体也。由是论之。一乃组成他数之一。非自性之一。若果为自性之一。则一终为一。不能成二至十之数。即能成二至十之数。其为组成他数之一可知矣。故此时所论之本数之一。为有体数。二至十为无体数。即空也。故一十相即。又一为有力数。二至十为无力数。故一十相入。根据此法而详论之。一尘为主。一切佛土。悉在此中。一念为主。无量之时劫。亦尽在其中。此即大陀罗尼缘起之法门。华严一家之盛谈者也。又一即多之意义。与上相同。见五教章中。
一杀多生
【佛学大辞典】
(杂语)杀一人救多人也。杀生虽为罪恶之业,然杀一人,得生多数之人,则却为功德。瑜伽论第四十一曰:「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思维,以怜悯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云。涅槃经第十二,记仙豫王杀害世恶婆罗门,以其因缘却不堕地狱。行愿品疏钞五,引报恩经文以明一杀多生之因缘。报恩经七曰:「有一婆罗门子,聪明黠慧,受持五戒护持正法。婆罗门子缘事他行,有五百人,共为徒侣。前至崄路,五百群贼,常住其中。贼主密遣一人,历伺诸伴,应时欲发。尔时贼中复有一人,先与是婆罗门子,亲善知识,故先来告语。尔时婆罗门子,闻此语已,譬如人噎,既不得咽,又不得吐。欲告语伴,惧畏诸伴害此一人;若害此人,惧畏诸伴没三恶道,受无量苦;若默然者,贼当害伴;若害诸伴,贼堕三恶道,受无量苦。作是念已,我当设大方便利益众生,三恶道苦,是我所宜。思惟是已,即便持刀断此贼命,使诸同伴安隐无为。」
(杂语)杀一人救多人也。杀生虽为罪恶之业,然杀一人,得生多数之人,则却为功德。瑜伽论第四十一曰:「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思维,以怜悯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云。涅槃经第十二,记仙豫王杀害世恶婆罗门,以其因缘却不堕地狱。行愿品疏钞五,引报恩经文以明一杀多生之因缘。报恩经七曰:「有一婆罗门子,聪明黠慧,受持五戒护持正法。婆罗门子缘事他行,有五百人,共为徒侣。前至崄路,五百群贼,常住其中。贼主密遣一人,历伺诸伴,应时欲发。尔时贼中复有一人,先与是婆罗门子,亲善知识,故先来告语。尔时婆罗门子,闻此语已,譬如人噎,既不得咽,又不得吐。欲告语伴,惧畏诸伴害此一人;若害此人,惧畏诸伴没三恶道,受无量苦;若默然者,贼当害伴;若害诸伴,贼堕三恶道,受无量苦。作是念已,我当设大方便利益众生,三恶道苦,是我所宜。思惟是已,即便持刀断此贼命,使诸同伴安隐无为。」
七多罗树
【佛学大辞典】
(植物)多罗树Ta%La者,多罗叶之树,高木也,故譬物之高,辄曰七多罗树,言比多罗树高七倍也。法华经药王品曰:「坐七宝之台,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智度论二曰:「千阿罗汉,闻是语已,升虚空高七多罗树。」
(植物)多罗树Ta%La者,多罗叶之树,高木也,故譬物之高,辄曰七多罗树,言比多罗树高七倍也。法华经药王品曰:「坐七宝之台,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智度论二曰:「千阿罗汉,闻是语已,升虚空高七多罗树。」
八多罗树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多罗树为高大之树,故凡形容物之高者曰八多罗树。言有多罗树八本之高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以赤旃檀作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罗树。」(参见:多罗)
(杂语)多罗树为高大之树,故凡形容物之高者曰八多罗树。言有多罗树八本之高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以赤旃檀作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罗树。」(参见:多罗)
十二摩多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十二转声。摩多译作点或韵。一(阿),二(阿长),三(伊),四(伊长),五(乌),六(乌长),七(蔼),八(爱),九(奥),十(奥长),十一(闇),十二(哑)也。此十二摩多摄于三门之发音,则如图。一切之音声,尽摄于此三门,其中前二字为根本字,是男声,智慧字也。又伊等八字为增加字(谓增加于阿迦等根本字之点画也),是女声,三昧字也。此十二摩多,若依世法,则为十二支,十二月,十二宫,人身之十二缠络等。若依出世法,则为菩萨佛果之十二地,流转之十二因缘。若依真言门,则胎藏之十二真言,金刚界之十二供养,并十二火天等,皆其标帜也。见悉昙三密钞二。又以此十二摩多配于因行證入之四转则前之二阿为因,伊等八字为行,暗为證,恶为入也。见吽字义显宗记。更依大日经等,则加哩里狸之四摩多,总为十六摩多。
(术语)又名十二转声。摩多译作点或韵。一(阿),二(阿长),三(伊),四(伊长),五(乌),六(乌长),七(蔼),八(爱),九(奥),十(奥长),十一(闇),十二(哑)也。此十二摩多摄于三门之发音,则如图。一切之音声,尽摄于此三门,其中前二字为根本字,是男声,智慧字也。又伊等八字为增加字(谓增加于阿迦等根本字之点画也),是女声,三昧字也。此十二摩多,若依世法,则为十二支,十二月,十二宫,人身之十二缠络等。若依出世法,则为菩萨佛果之十二地,流转之十二因缘。若依真言门,则胎藏之十二真言,金刚界之十二供养,并十二火天等,皆其标帜也。见悉昙三密钞二。又以此十二摩多配于因行證入之四转则前之二阿为因,伊等八字为行,暗为證,恶为入也。见吽字义显宗记。更依大日经等,则加哩里狸之四摩多,总为十六摩多。
摩多通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摩多中前十字为别摩多,后二字为通摩多。别摩多者,以局于体文而负之故也。通摩多者以于负体文之别摩多上,复加此二点故也。如等。或于十摩多直加此二点,故名为通,如等。或云十二摩多总为通摩多,其他哩里狸四字为别摩多。
(术语)十二摩多中前十字为别摩多,后二字为通摩多。别摩多者,以局于体文而负之故也。通摩多者以于负体文之别摩多上,复加此二点故也。如等。或于十摩多直加此二点,故名为通,如等。或云十二摩多总为通摩多,其他哩里狸四字为别摩多。
摩多自他
【佛学大辞典】
(杂语)以上十二或十六为自摩多,其他仰若等五字,变为仰月点,或为半月点(即大空点也),为他摩多。此时五字之体文为点也。故体文有摩多,摩多有体文,如字者,摩多成为体文而受通摩多。如字者,摩多受体文也。见梵汉对映集上。
(杂语)以上十二或十六为自摩多,其他仰若等五字,变为仰月点,或为半月点(即大空点也),为他摩多。此时五字之体文为点也。故体文有摩多,摩多有体文,如字者,摩多成为体文而受通摩多。如字者,摩多受体文也。见梵汉对映集上。
三文陀达多
【佛学大辞典】
(人名)六群比丘之一。无译语。
【三藏法数】
又云难陀。
(人名)六群比丘之一。无译语。
【三藏法数】
又云难陀。
三末多
【佛学大辞典】
(人名)Sammata,劫初之王名。俱舍光记十二曰:「三末多,此云共许,众人共许为好人也。」
(人名)Sammata,劫初之王名。俱舍光记十二曰:「三末多,此云共许,众人共许为好人也。」
三多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也。又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也。或以名天台之三观等,三多不一种也。辅行序曰:「三多之妙运遽阶。」四念处一曰:「三多倍际。」助览曰:「或云:三止三观所蕴法多;或云三种止观,所蕴法多,故曰三多。」四教集解中曰:「言三多者,长阿含(九卷十上经)云:三多成就:一近善友,二闻法音,三恶露观。大般若云:多供养佛,多事善友,于多佛所请问法要。妙经亦云:有福供佛求法等三(序品曰: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或以福田时节种子名为三多。是则三多大小皆有,然三多义解者鲜矣。余今所示,其必然耶?」
【佛学常见辞汇】
1。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2。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
(名数)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也。又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也。或以名天台之三观等,三多不一种也。辅行序曰:「三多之妙运遽阶。」四念处一曰:「三多倍际。」助览曰:「或云:三止三观所蕴法多;或云三种止观,所蕴法多,故曰三多。」四教集解中曰:「言三多者,长阿含(九卷十上经)云:三多成就:一近善友,二闻法音,三恶露观。大般若云:多供养佛,多事善友,于多佛所请问法要。妙经亦云:有福供佛求法等三(序品曰: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或以福田时节种子名为三多。是则三多大小皆有,然三多义解者鲜矣。余今所示,其必然耶?」
【佛学常见辞汇】
1。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2。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