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空华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S/u%nyapus!pa,印度之小乘学者,谤大乘为空华外道。慈恩传四曰:「僧皆小乘学,不信大乘,谓为空华外道,非佛所说。(中略)那烂寺空华外道,与迦波釐不殊故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印度的小乘学者诽谤大乘是空华外道,非佛所说。
附佛法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小乘之犊子部,大乘之方广道人佛法内之外道也。止观十曰:「邪人不同又为三:一佛法外外道,二附佛法外道,三学佛法成外道。」华严玄谈八曰:「一我法俱有宗,谓犊子部。(中略)为附佛法外道。」
阿字内外声
【佛学大辞典】
(术语)阿字之一字,有喉内声与喉外声之二音也。大日经疏十七曰:「阿有内外,若虽无外声,然不能离阿字内声。内声者即谓喉中阿声也。」云云,外声者谓其喉中阿字之显现也。
阿赖耶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大日经住心品所举三十种外道之一。大日经疏二曰:「经云阿赖耶者,是执持含藏义,亦是室义。此宗说有阿赖耶,能持此身,有所造作,含藏万象。摄之则无所有,舒之则满世界。不同佛法中第八识义也。」
苦行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俱舍论九曰:「如诸离系及婆罗门输婆多,般利伐罗多迦等。异类外道,受持种种露形,拔发,杖乌鹿皮,持髻,涂灰,执三杖,剪须发等无义苦行。」百论上曰:「勒沙婆弟子,诵尼乾子经。言五热炙身,拔发等受苦法,是名善法。又有诸师,行自饿法,投渊赴火,自坠高岩,寂默常立,持牛戒等,是名善法。」止观辅行十之一曰:「苦行即长寿天行,五热炙身等。总有六行:一、自饿,二、投渊,三、赴火,四、自坠,五、寂默,六、持鸡犬等戒。」本行集经二十四曰:「或有裸形,或卧棘上,或卧板上。(中略)或卧冢间,或蚁垤内,犹如蛇居。(中略)或复有用沙土烟尘,以涂坌身,正立而住。或不梳洗头首面目,发如螺髻,拳挛而住。或复拔发,或拔髭须。」智度论三十八曰:「诸外道等,信著苦行。若佛不六年苦行,则人不信。言是王子惯乐不能苦行,以是故。佛六年苦行。」
佛伏苦行外道
【佛学大辞典】
(故事)因果经三曰:「即于尼连禅河侧,静坐思惟,观众生根。宜应六年苦行而以度之。思惟之已,便修苦行。于是诸天奉献麻米,太子为求正真道故,净心守戒,日食一麻一米。」
界外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界外之国土也。三界外有诸佛菩萨之净土,谓之界外,三界谓之界内。此界外之净土,天台差别为方便有馀土,实报无障碍土之二土。宝窟中末曰:「三界外者名无漏。」
【佛学常见辞汇】
三界之外。
界外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断见思惑离三界,于界外净土受变易生死之法身菩萨教断无明而成佛之法门也。天台立四教,藏通之二教为界内教,别圆二教为界外教。玄义五上曰:「若随界外好乐,说后两教位。」同六下曰:「三藏不说界外,今以大乘意望之。」四教仪集注下曰:「此教明界外独菩萨法,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前二教,别后圆教。」又曰:「圆教菩萨以界外灭谛为初门。」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立四教,藏通二教是界内教,别圆二教是界外教。
界外事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之别教也。别教之菩萨迷中道之理重,故分别无量之事法,以之为方便而使悟理,谓之为界外事教。见七帖见闻七。玄义三上曰:「别教佛与菩萨,俱知界外十二因缘事。」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天台宗所说的别教。别教的菩萨,迷中道之理重,故要分别一切事物以方便悟理,谓之界外事教。
界外理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之圆教也。圆教之菩萨迷理轻,故不借事事之方便,直谈一切万法为中道实相之妙理,谓之界外理教。玄义三上曰:「圆教佛与菩萨,俱观界外十二因缘理。」又曰:「无作迷中轻,故从理得名。」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天台宗所说的圆教。圆教的菩萨迷理较轻,故不假借分别事物的方便,而直谈一切万法为中道实相的妙理,谓之界外理教。
赴火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六苦行外道之一。赴火而死,以此苦行为得果之因者。(参见:外道)
【三藏法数】
谓外道修行,常热炙身,及熏鼻等,甘受热恼,执此苦行,以为得果之因,是名赴火外道。
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信外轻毛
【佛学大辞典】
(譬喻)信心摇动而不决定。譬如轻毛也。本是十信位之菩萨,非信外之凡夫,而信内之人现为轻毛,则信外更如轻毛,故云信外轻毛。观经玄义分曰:「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佛学常见辞汇】
(喻)信心动摇就好像轻毛一样飘忽不定。
胎外五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人之一生有胎内之五位与胎外之五位。俱舍论十五曰:「胎外五者:一婴孩,二童子,三少年,四中年,五老年。」
冥初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中论所说八计外道之一。(参见:外道)
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
俱利伽罗大龙胜外道伏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