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周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元赞,号云岩,又称韵兰外史。能诗,善山水花卉及写真。自写《韵兰草堂图》,题者数百人,尤为时所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山东历城人,字去羡,号青雷,又号青藟、平陵外史。潜心篆隶,游京师,为允禧所赏识。画初学写意花鸟,后专精山水。喜搜集古印,工篆刻,偶宿随园,为袁枚刻小印二十余方,人惊其神速。四库馆开,授詹事府主簿充篆隶校对官。卒年六十。有《雪堂诗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6—1759 【介绍】: 清安徽歙县人,字近人,号巢林,又号溪东外史。流寓扬州。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为“扬州八怪”之一。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有《巢林集》。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八
汪士慎,字近人,号巢林,江都藉歙县人。有《巢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7—1764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百二砚田富翁、荆蛮民等二十多种。中年遍游南北,以后居扬州近二十年,为扬州八怪之一。书法古劲,有所创新,自称“漆书”。五十以后始从事绘画,初画竹、梅,继画马,最后画佛,画法独创一格,拙厚静逸。乾隆元年举鸿博,不赴。亦工诗。有《冬心先生集》。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三
金农,字寿门,号冬心,钱塘人。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有《冬心先生集》。
词学图录
金农(1687-1764),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别号金牛、老丁、古泉、竹泉、曲江外史、稽梅主、莲身居士、龙梭仙客、耻春翁、寿道士、金吉金、苏伐罗吉苏伐罗(佛典苏伐罗即汉文"金"字,苏伐罗吉苏伐罗即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坛扫花人、金牛湖上会议老、百二砚田富翁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扬州八怪之一。久居扬州。平生未仕,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博学多才,精篆刻、鉴定,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机勃发,古雅拙朴。妻亡无子。著《冬心题画》、《冬心画记》、《冬心诗钞》、《论画杂诗二十四首》、《冬心先生集》、《冬心杂画题记》、《冬心斋砚铭》、《冬心先生自度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如皋人,字静宰,号香岩居士,又号东阳外史。乾隆六年解元。官教谕。善画花草竹木,潇洒脱俗。工篆书,诗宗晋魏。有《皋原集》。
徐来凤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娄县人,字小巢。乾隆三十年举人,官含山教谕,自号含山外史。善指画,所作枯木禽鸟尤佳。工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3—1802 【介绍】: 清山东曲阜人,字冬卉,号未谷。生卒年一说均应推迟三年。乾隆五十五年进士,选云南永平知县,卒于官。生平治《说文》四十年,融会诸经,以经义与《说文》相疏證,又用《玉篇》、《广韵》校之,成《说文义證》。又绘许慎以下诸家为《说文系统图》。题书室为十二篆师精舍。另有《晚学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
桂馥,字冬卉,号未谷,曲阜人。乾隆庚戌进士,官永平知县。有《未谷集》。
维基
桂馥(1736年—1805年),字未谷,一字冬卉,号雩门,别号萧然山外史,山东曲阜人,学者,同进士出身。桂馥少承家学,博涉群书,潜心小学,精于金石六书之学,认为“士不通经,不足致用;而训诂不明,不足以通经”。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优贡入国子监,补长山县(今属邹平)县学训导。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嘉庆元年(1796年)选云南永平县知县,嘉庆十年(1805年)卒于官。

人物简介

简介
朴趾源(박지원,1737年—1805年),朝鲜王朝后期思想家、文学家。字仲美、美仲,号燕岩、烟湘、洌上外史,本贯潘南,生于汉城。他出身老论派的没落两班,长年酬唱诗文,无心仕宦。1780年随三从兄锦城尉朴明源出使清朝,目睹乾隆盛世之状,回国后写成《热河日记》,倡导“北学”思想。五十岁以后才经好友推荐入仕,官至襄阳府使,后辞官隐居而卒。其孙朴圭寿在朝鲜高宗时官至右议政,他因孙子之恩荫而追赠左赞成。1910年获赐谥号“文度”。诗文被后人整理为《燕岩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738—约1815 【介绍】: 清汉军镶黄旗人,字兰墅,一字云士。乾隆六十年进士。曾任翰林院侍读,刑科给事中。《红楼梦》后四十回一般认为系鹗所续。有《兰墅诗钞》、《高兰墅集》等。
维基
高鹗(1758年11月17日—1815年),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镶黄旗旗鼓佐领下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进士,清代文学家、官员。乾隆二十三年十月十七日(1758年11月17日),出生。高鹗的“始祖可仕,世居沈阳三台子(在今沈阳市北陵公园之北)”,为其六世孙。祖父八十一,祖母庄氏,父存住,母孙氏。当代研究者指其家族在高鹗中进士前,家族并无人入仕。其自称“铁岭高鹗”、“奉天高鹗”,是为攀附铁岭高氏(高其位、高其佩、高其倬家族)。高鹗的旗籍隶内务府镶黄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延庆下(据《钦定八旗通志》,延庆的前任是巴宁阿(内务府正白旗汉军、两淮盐政、总管内务府大臣;胞姊汪氏封乾隆帝之惇妃),巴宁阿的前任是延祺(其父内务府镶黄旗汉军、文渊阁大学士英廉),延祺的前任是伍德,伍德的前任是杨作新(系内务府镶黄旗汉军、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宜振及堂弟继振之高祖)。少年时喜冶游,同“少时酒伴”,“趁蝶随蜂,浪赢两袖香留。”,“天才明敏,遇事如锥脱颖,无所不办”,工戏曲,绘画、于“金石之学亦靡不通晓”。热衷仕进,累试不第。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顺天乡试举人(时隶内务府镶黄旗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巴宁阿下,据《钦定八旗通志》科举),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恩科进士,殿试三甲第一名(时隶内务府镶黄旗第五参领第五旗鼓佐领延庆下,据《钦定八旗通志》科举)。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嘉庆六年(1801年)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四年,由侍读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晚年家贫。《清史稿·文苑二》载其事。高鹗的唱和诗友包括程伟元(盛京将军晋昌幕僚)、内务府正黄旗汉军桂龄 (道光年间侍郎)(胞兄百龄)、正红旗汉军杨书绍(族亲杨能格、杨霁)、正白旗满洲图们氏鹤算(字砚畲;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其子巡抚青麟,孙延昌之子崇雯和纳兰后裔容山之女结为姻亲)、正蓝旗满洲他塔喇氏秀坤(即秀楚翘,乃珅女婿贵庆之密友,贵庆《镜心堂七言律诗》诗集上印有秀楚翘点评)、顺天乡试同年巴蜀大诗人张问陶(清末民初曾被认定为高鹗姐夫,今学者否之,其岳父林俊为福康安世仆,由福康安、和珅弟和琳保奏,乾隆破格特旨擢为四川布政使)、杨启庭(杨书绍)、爱青运(爱山,内阁中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6—1803 【介绍】: 清浙江钱塘人,字纯章,号铁生,别号有蒙道士、蒙泉外史、蝶野子、鹤渚生、散木居士。不应科举,寄情诗画。山水花石,逸韵超隽。曾游日本,名噪海外。乾隆时,征孝廉方正,辞不就。有《冬花庵烬余稿》。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七
奚冈,字纯章,号铁生,钱塘人。有《冬花盦烬余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镇洋人,字子履,号逸云,又号兰簃外史、兰畦道人。嘉庆五年举人。官山阳教谕。工诗。善画山水。有《蕴素阁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四
盛大士,字子履,号逸云,又号兰畦道人,镇洋人。嘉庆庚申举人,官山阳教谕。有《蕴愫阁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2—1831 【介绍】: 清江苏上海人,字子初,号半樵,又号迷航外史。善画山水,工隶书,尤长铁笔。著有《灵萍诗》。
郭敏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山东历城人,字小华,号云门外史。嘉庆九年举人,官益都教谕。善隶书,为桂馥弟子。工山水,阮元称为山左第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直隶天津人,一作沧州人,字鹤舟,号松巢外史,晚号厂隐山人。嘉庆间官雷州知府。善山水,时人称“王雷州”。与戴熙齐名,又称“北王南戴”。喜藏砚,因名所居为冻云馆。有《冻云馆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4—1829 【介绍】: 清江苏松江人,字七芗,号伯蕴,又号香白,别号玉壶外史。先世本西域人。工诗词,擅画仕女及花草兰竹。世以新罗山人比之。所绘《红楼梦图咏》有刻本。
晚晴簃诗汇·卷一五二
改琦,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江苏华亭人。有《吴越纪游诗》。
词学图录
改琦(1774-1829) 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玉壶外史。华亭(今松江)人,先世西域人。通敏多能,最精绘事,擅人物,又喜作花草小品,间写山水。所为词闲澹疏秀,词中有画。有《玉壶山房集》、《玉壶山房词选》。
玉壶山房词·引
古之称三绝者有郑虔,虔之书画,今已不可得,唯诗仅存。夫画之工者,必通于书,而书画出自能诗之人,亦自异于凡手。阅时既久,则书与画不免零落,诗或单篇只句,不至尽泯,是故三绝之兼擅最难,而其传之难与易,又微有间也,三绝固不易见。乃窃闻今时之能兼擅如古郑虔者,吴越间推两壶焉,越为松壶叟,吴即玉壶先生也。先生习于先司马,两世交情,踪迹最稔。当嘉庆中叶,每长夏无事,辄邀先生至园中,池馆追凉,竹露荷风,宵盘昼憩。故先生书画款识,署古倪园者极多。时伟方学诗,过庭暇,闻先生绪论,尝以所业就质,为点易一二字,辄使人豁然心开,然后知先生之学之不仅画也。近岁来,尝橐笔出游,往来江淮间,岁暮旋里,则具杯酒邀叙壶中,或出游草视二三老友,伟亦与寓目焉。至是,绘益工,名益高,四方求书画者,长笺短幅,盈箧堆几,日夕从事于胶山绢海中。先生初嗜诗,后专力于词,所作甚夥,郡中同人刻泖东近课,曾刻词一卷,先生意不自足,后以全稿属其友郭君麟选存若干首,又复自为删定,未及付梓,遽归道山。伟以通家子,少承一字之师,大吃一惊旧伤情,无由追慰,求遗稿于苫次,寿诸枣梨,使读者知先生为今时之郑虔也。至其词之工,则有当世能文之士序而传之,伟何人哉,岂敢复赘。聊缀数语,识校刊之缘起云。道光戊子七月既望,后学沈文伟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