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夏颧,字叔度,号雪洲,江阴长泾习礼人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九
正,字时寅,号讷斋,景天间,海盐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8—1470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仲昭。夏炳弟。永乐十三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卿,直内阁。诗文书画皆佳。
维基
夏昶(1388年—1470年),字仲昭,号玉峰、自在居士,南直隶昆山县(今属江苏省昆山市)人。明朝画家,官员。《明史》有传。夏昶早年过继于舅父,故姓朱。永乐十二年(1414年)甲午乡试中举,与王永和同年永乐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进士,选入庶吉士,归宗,复夏姓,明成祖赐名为昶。正统年间官至太常寺少卿。夏昶与上元县的张益齐名,同年考中进士,同善作赋、画竹,夏昶后来认为自己的辞赋,不如张益,于是终身不再作赋;张益也认为自己所画的竹子不如夏昶,也终身不画竹子。天顺元年(1457年)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正夫,一字时正,号止庵。正统十三年进士。除南京吏部主事,历郎中。成化初迁江西按察副使,官至山东右布政使。清直无党援,曾谓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弘治初致仕。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八
寅字正夫,松江华亭人。正统戊辰进士,除南吏部主事。历郎中,出为江西提学副使,迁浙江参政,再迁山东布政使。有文集四十卷。 (《麓堂诗话》:夏正夫、刘钦谟同在南曹,有诗名。初刘有俊思,名差胜。《无题》诗,人盛传之。夏每见卷中有刘钦谟诗,则累月不下笔,必求所以胜之者。后刘早卒,夏造诣益深,竟出其右。如《虔州怀古》诗曰:「宋家后叶如东晋,南渡虔州益可哀。母后撤帘行在所,相臣开府济时才。虎头城向江心起,龙脉泉从地底来。人代兴亡今又古,春风回首郁孤台。」若此者甚多。然东南士夫犹不喜夏作,以为头巾诗,不知何也? 敖英《绿雪亭杂言》:夏正夫过彭泽赋诗曰:「县楼寂寂枕江声,五里荒山二里城。彭泽到今更几令?县人开口说渊明。」愚按:柴桑翁作县八十日,有何功德及民?而异代口碑犹啧啧不泯。无乃以其人品之高,如龙潜凤戢然耶! 《艺苑卮言》:夏正夫如乡啬夫衣绣见达官,虽复整饬,时露本态。)
维基
夏寅(1423年—?),字正夫,号止轩(止斋),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正统十三年(1448年),中式戊辰科进士,授南京吏部主事、郎中。成化元年,升江西按察使司副使,提督学校。后进浙江右参政,解除苛政。之后,升山东右布政使。弘治元年(1488年)致仕归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5—1537 【介绍】: 明浙江天台人,字德树,号赤城。夏埙子。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初,上章忤旨下狱。获释,授南京大理评事,疏陈赋税、马政等弊。有《赤城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德树,天台人。成化进士,官大理。有赤城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德树,天台人。成化丁未进士,除南大理评事有赤城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九
鍭字德树,天台人。成化丁未进士。谒选入都,疏请复李文祥、邹智官,罢刘吉,忤旨下狱。寻释,除大理寺评事。有《赤城集》二十三卷。 田按:德树以谠论著,诗亦迥不犹人。
维基
夏鍭(1455年—1537年),字德树,号赤城,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丙午科浙江乡试第九名举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进士。弘治四年(1491年),谒选入都,上书请复李文祥、邹智等官,罢免大学士刘吉。随后忤旨,下狱,释放。之后授南京大理寺评事,论赋敛、徭役、马政、盐课利弊及宗藩、戚里侵渔等事。随后念母亲年老,乞侍养,遂归乡,家居三十馀年。不再出仕。

人物简介

江阴古韵浅酌
夏从寿,字如山,号裕轩,弘治六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升户部郎中,不幸落职。刘瑾被杀后复起,历官湖广、福建、河南参政参议,多有惠政,年七十五卒。
维基
夏从寿,字如山,直隶常州府江阴县人,民籍。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六年(1493年)联捷癸丑科会试第六名,二甲第三十六名进士。官户部郎中,因忤逆刘瑾罢归。刘瑾伏诛,夏从寿复官,历福建左布政使,补河南左布政使。嘉靖六年(1527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乞致仕归。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一六三
夏升(? — 一五一九),字景熙,号东庵。琼山海南卫(今属海南省)人。明孝宗弘治三年(一四九〇)进士。授兵部职方司主事,改车驾司主事,历官武库员外职方郎中、尚宝司少卿、南京尚宝司卿、鸿胪寺卿。武宗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服阕,需选京邸,病笃乞归,例加南京太常卿致仕,命下而卒。明正德《琼台志》卷三八有传。
维基
夏升(1464年—1519年),字景熙,号东庵,广东海南卫左所(今海南琼山)人,同进士出身。广东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三甲第一百八十二名进士。授兵部主事,武库职方司郎中、尚宝少卿、南京尚宝卿、鸿胪寺卿,以病乞归,加南京太常卿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信府永丰人,字敦夫,号东岩。早年从娄谅学。正德初赴会试,见刘瑾乱政,不试而归。正德六年第进士。官南京礼部主事。嘉靖中官至南京太仆少卿。有《中庸说》、《东岩文集》。
维基
夏尚朴(1466年—1538年),字敦夫,号东岩,江西广信府永丰县(今上饶市广丰区)人,明朝文人、政治人物。正德辛未进士,嘉靖年间累官南京太仆寺少卿。江西乡试第二十五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二甲第七十六名进士。历官南京礼部主事,出为广东惠州府知府,升山东按察司提学副使,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

人物简介

维基
夏谧(1486年—16世纪),字廷义,号宁湖,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十六都人。夏谧曾三次参与童试失败,不愿意补任诸生不就,正德十一年(1515年)以充场儒士身份中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成进士,获授工部主事分司临清,当时有权贵携带大量财产抵达关口,他为此感到羞耻,依法徵税而被流言中伤,降调开州州判。御史惊讶他的清廉,三月后荐升永平府通判,很快再升官顺德同知,因父母逝世回乡,服阕后补任福建漳泉兵备道佥事,令豪强畏惧、沿海澄清,因病回乡,在家去世,有人可惜他未能大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0—1538 【介绍】: 明江西南城人,字于中。正德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以谏南巡,被杖除名。嘉靖初复职。以争“大礼”,阻张璁等超擢,遭忌恨。迁南京太常少卿。被仇者所讦,谪戍辽东。有《东洲初稿》、《中庸衍义》、《铨司存稿》。
明诗纪事·戊签·卷十
良胜字子中,南城人。正德戊辰进土,授刑部主事。改吏部,迁员外郎,谏南巡,予杖夺职。嘉靖初起故官,进郎中,迁南太常少卿,未赴,转给中,谪茶陵知州,以在郎中时议劄,黜为民。再下狱论杖,谪戍辽东三万卫。隆庆初,赠太常卿。有《东洲稿》二十卷。 (《四库总目》:良胜两以直谏谪,风节凛然。其诗文无意求工,而皆岳岳有直气。)
维基
夏良胜(1480年—1538年),字于中,号东洲,江西建昌府南城县人。同进士出身。官至太常寺少卿。夏良胜年少即得督学副使蔡清赏识,称“子异日必为良臣,当无有胜子者”。正德二年(1507年)举江西乡试第一名。正德三年(150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六十一名,三甲四十四名进士,授刑部主事,再调吏部,进考功员外郎。正德十四年(1519年)三月,明武宗南巡之争中,夏良胜与礼部主事万潮、太常寺博士陈九川等联名上疏:武宗读毕大怒,夏良胜被罚跪于宫门五日,施杖五十,被除名。夏良胜家乡后,以教书为业。明世宗即位后,恢复官职。尚书乔宇认为其有贤才,奏请其为文选郎中,公正廉洁的官员均多所提拔。大礼议中,屡次偕同众官极力抗争。席书、张璁、桂萼、方献夫等人因皇帝直接下旨越级晋升,其又坚持不许可。随后被转任南京太常寺少卿,没有赴任。随后给事中陈洸上疏,附和张璁议论,斥责夏良胜与尚书乔宇结尾朋党,任意排挤他人,被贬为茶陵州知州。《明伦大典》编成后,被黜为民。后因诬陷再次入狱,判杖刑,戍边辽东三万卫。五年后死于卫所。明穆宗即位后,追赠太常寺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2—1548 【介绍】: 明广信府贵溪人,字公谨,号桂洲。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嘉靖初历兵科都给事中,以议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礼部尚书。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十七年冬,继李时为首辅,极受世宗宠眷。二十年,为礼部尚书严嵩、武定侯郭勋所间,罢。不久,复召入阁,然恩眷不及从前。二十一年,为严嵩所挤,以“欺谤君上”罢。二十四年复原官。时严嵩为首辅,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顾嵩。未几,河套议起,言力赞曾铣复河套,为严嵩所攻,被杀。有《赐闲堂稿》、《桂洲集》。
词学图录
夏言(1482-1548) 字公瑾,号桂洲。江西贵溪人。谥文悯。工词,与张孝祥、陆游为近。有《桂洲集》、散曲集《鸥园新曲》。词集名《桂洲集》,一作《桂洲词》或《桂翁词》。
沧海遗珠
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桂洲,广信府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诗文宏整,以词曲擅名。著有《赐闲堂稿》《桂洲集》《南宫奏稿》等。
黄鹤楼志·人物篇
夏言(1482—1548) 明代官员。字公谨,号桂洲。江西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科进士,初授行人,历任兵科给事中、翰林学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师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首辅加少师上柱国。遭谗被革职,复起为首辅,后遭削职处死。隆庆初复官追谥文悯。以词曲擅名,著有《桂洲集》《南宫奏稿》等。曾奉使湖广,登黄鹤楼与东道主秦金等唱和,作七古《秦凤山招饮黄鹤楼次西涯公原韵》。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公谨,贵溪人。正德丁丑进士。自行人历吏科都给事中,嘉靖中改翰林侍读学士,累进少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坐累弃市。隆庆初复官,追谥文悯。有桂州集。
维基
夏言(1482年—1548年),字公谨,号桂洲,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人。正德丁丑进士。嘉靖间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任内阁首辅,为严嵩所害,问斩。隆庆初平反,谥文悯。夏言是临清知州夏鼎之子,眉目疏朗,须髯甚伟,能言善谈,声音洪亮。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江西乡试第六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三甲三名进士,授行人,十五年十月选授兵科给事中,历兵科右,嘉靖七年(1528年)六月升礼科左,九月升任兵科都给事中,八年十二月改任吏科都给事中,建议罢市舶,厉行海禁。出按皇庄,力主归还侵民之产。九年十月升翰林院侍读学士,仍兼吏科都给事中,充经筵日讲官,赐四品服俸。十年(1531年)三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经筵日讲如故,七月以四郊工成,升礼部左侍郎,仍兼学士掌翰林院事,九月接替李时升任礼部尚书、兼官如故,十一年加太子太保。嘉靖十五年(1536年)加少保、少傅、太子少师。夏言正直敢谏,勇于负责,但为人颇自负,骄蹇见忤,遭忌于张孚敬。严嵩入阁后,尽去夏言亲党。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世宗再以夏言入阁,又遭严嵩忌恨。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三万骑兵进犯三原、泾阳等地,陕西总督曾铣上《请复河套疏》:“贼据河套,侵扰边鄙将百年”,请收复河套。夏言大力支持,明世宗刚开始时亦雄心勃勃,诏答:“今铣倡恢复议甚壮,其令铣与诸镇臣悉心上方略,予修边费二十万。”严嵩谗于世宗,谓其不可轻开边事,疏称“铣以好大喜功之心,而为穷兵黩武之举,在廷诸臣皆知其不可,第有所畏,不敢明言”,又贿赂边将仇鸾,让他上书诬告夏言受曾铣的勾结。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以夏言“事为任意,迹涉强君”的罪名致仕。这时俺答率军南下,侵扰宣化,严嵩乘机谗言,“早先夏言、曾铣提议收复河套,以致激怒俺答”。夏言在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时,听说曾铣以“结交近侍”的罪名被杀,从车上堕落,痛哭道:“噫!吾死矣。”夏言再次上疏论冤,刑部尚书喻茂坚、左都御史屠侨提出了议贵、议能为夏言求情,帝不听,还把喻茂坚、屠侨罚俸。是年十月以“交结近侍”罪名被斩首。自此无人再敢议复河套之事。隆庆初年(1567年)夏家人上书而得平反,追复原官,谥文悯。著有《桂洲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4—1564 【介绍】: 明四川涪州人,字舜俞,号松泉。正德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调吏部,升员外郎,坐事谪为某运司判官。累迁为南京户部尚书巡抚应天、总督粮储。镇压聚众海上之秦璠、黄良起事。官至吏部尚书。
维基
夏邦谟(1484年—1564年),字舜俞,号松泉,四川涪州(今重庆市垫江县)人。治《易经》,由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二名举人,年二十五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一百五十五名,第二甲第五十八名进士,授户部主事,后调吏部员外郎,因事牵连,谪运司判官,历通州知州,正德十五年十一月升贵州按察司佥事。嘉靖二年(1523年)四月升云南布政司左参议,四年五月升湖广按察司副使,历江西按察副使,十三年六月升云南右参政,十四年七月升福建按察使,十月升广西右布政使,十六年十一月升贵州左布政使,调江西左布政,十八年闰七月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督理粮储兼巡抚应天等处,并剿平海盗秦璠黄良之乱。二十一年二月升南京户部侍郎,二十三年十一月改北京户部右侍郎,二十四年四月升本部左侍郎,二十五年三月晋升南京户部尚书,二十六年九月召入为户部尚书,二十八年九月改任吏部尚书,三十年二月令致仕。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七月去世。
夏国孝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夏国孝(1489年—1556年),字仁甫,号冠三,四川重庆府涪州人,民籍。治《易经》,行二,由州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六十五名举人,年三十五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三百五十名,第三甲第八十一名进士。授罗田知县,四年任黄冈县知县。擢开州知州,入为户部主事,升员外郎,嘉靖十一年(1532年)督淮安钞关。
夏雷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夏雷(1494年—?年),号凫溪,南直隶淮安府盐城县人,民籍。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应天府乡试举人,五年(1526年)联捷丙戌科第二甲第七十九名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嘉靖十二年(1533年)任西安府知府,十四年入觐,调任长沙府知府,历升四川按察司副使、广西布政司参政,苍梧兵备。
夏应元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夏应元(1506年—?年),字体仁,号弦斋,直隶河间府景州人。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顺天府乡试第六十二名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联捷壬辰科会试二百五十五名,廷试三甲二百十七名进士。观通政司政,授河南道监察御史,未就任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