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41,分97页显示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6 87 88 89 下一页
洪生复(字 秀陵 )
邹璘(号 复斋 )
祖大寿(字 复宇 )
范复粹(字 清六 号 玉坡 )
杜复
尹体震(字 恒复 )
宋一贞(字 复元 号 眉居 )
徐孚远(字 闇公 号 复斋 延平郡王 )
邵捷春(字 肇复 )
徐懋曙(字 复生 号 映薇、且朴斋主人 )
李鹏翀(字 程叔 号 见复 )
刘孔昭(号 复阳 诚意伯 )
贾汉复(字 胶侯 号 静安 )
何复(字 见元、见心、见山 号 贞子 )
其它辞典(续上)
沈几(字 去疑 号 次复、大谷居士 )洪生复(字 秀陵 )
邹璘(号 复斋 )
祖大寿(字 复宇 )
范复粹(字 清六 号 玉坡 )
杜复
尹体震(字 恒复 )
宋一贞(字 复元 号 眉居 )
徐孚远(字 闇公 号 复斋 延平郡王 )
邵捷春(字 肇复 )
徐懋曙(字 复生 号 映薇、且朴斋主人 )
李鹏翀(字 程叔 号 见复 )
刘孔昭(号 复阳 诚意伯 )
贾汉复(字 胶侯 号 静安 )
何复(字 见元、见心、见山 号 贞子 )
人物简介
维基
沈几,字去疑,号次复,又号大谷居士,苏州府长洲县人。复社人物。著有《原易》《原庄》《原李》 及《紫阳一灯》等书似已佚。。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应天府乡试解元,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刑部观政,授福建福宁州知州,丁忧归。九年复补福宁知州。十三年考察去职。性抗直,不善事上官。罢归,日与从游,讲学不倦。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三
洪生复,字秀陵。东莞人。信子。明思宗崇祯八年(一六三五)贡生,考选府推官。事见《东莞诗录》卷二一。
人物简介
维基
邹璘,号复斋,四川成都府华阳县人,明末清初官员。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四川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户部观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6 【介绍】: 明末清初辽东人,字复宇。明前锋总兵。清天聪间在大凌河被围,与皇太极约,请归锦州为内应。既归,坚守不降。崇德间城破复降,隶汉军正黄旗,仍官总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黄县人,字清六,号玉坡。万历四十七年进士。除开封府推官。崇祯元年为御史。廷议移毛文龙内地,复粹力争,文龙竟不果移。崇祯十三年,任首辅。明亡,卒于家。维基
范复粹(?—1657年),字玉坡,号清六,山东省登州府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共城镇)人,进士出身。万历四十七年,登己未科进士,授开封府推官。崇祯元年,担任监察御史,巡按江西。后升任大理寺右寺丞进左少卿,后超拜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累加少保,进吏部尚书、武英殿。崇祯十三年(1640年)六月,升任内阁首辅。次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改建极殿大学士。同年五月离职回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画人物善传神。明天启间曾为文震孟等人画像。清顺治间卒。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八八
尹体震(约一五九八—?),字恒复。东莞人。诸生。明桂王时官中书舍人。国亡,遁迹罗浮。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宋一贞,字复元、号眉居,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省奉新县)人,进士出身。宋国华之孙。崇祯六年,乡试中举;崇祯十五年,登进士,授山东沾化县知县,李自成兵至,出走,十七年五月邑人李百杀顺朝所派县令李调鼎,拥护一贞复任,七月降清。清朝入关后,顺治元年,担任云南道试监察御史、云南道监察御史,巡视中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9—1665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闇公。崇祯十五年举人。与同邑陈子龙、夏允彝等结几社相砥砺为名节。曾荐东阳许都义勇可用,而大吏指都为贼,竟杀之。弘光时以马、阮乱政不出。南都亡,起义兵抗清。松江破,周旋海上诸义旅间,鲁监国任为左副都御史。郑成功每有大事,咨而后行。后死于台湾。全台诗
徐孚远(1599~1665),字闇公,晚号复斋,江苏华亭人。明朝末年,曾与陈子龙等人倡组「几社」。明亡后,曾襄助夏允彝举兵抗清,鲁监国授左佥都御史,永历五年(1651),从鲁监国至厦门,后由郑成功迎至金门,甚受倚重。永历十二年(1658),永历帝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成功指派徐孚远至云南向永历帝复命,孚远取道安南(今越南),却受阻于安南王而折返厦门。永历十五年(1661),随郑成功入台,但未久留,后再返厦门。永历十七年(1663),清师攻陷金门、厦门,孚远拟携眷归乡而不果,遂滞留广东饶平,两年后病故于此〖关于徐孚远晚年行踪,包括是否曾入台湾,及去世之地点,都有不同说法。综合各项资料,推测他应该曾来台湾,但停留时间不长,因此最后病故的地点也不在台湾,而以广东饶平之说较可信。由于留台的时间不长,因此相关诗作可清楚看出作于台湾者数量甚少。再者,台湾各种方志有明末诸入台遗老小传,但独缺徐孚远,这也是他留台时间甚短的旁證。参考《徐闇公先生年谱》之考證。〗。 徐孚远在明末文名甚著,现存诗作不论质量均大有可观。其诗风苍劲雄浑,豪宕忠义之气贯注其中,擅长以壮语写悲情,面目鲜明。有《钓璜堂存稿》诗集二十卷,1926年由金山怀旧楼刻本发行,共收入古今体诗二千七百多首,书前有陈乃乾、陈洙两人合编之〈徐闇公先生年谱〉。台湾银行编印之「台湾文献丛刊」将〈徐闇公先生年谱〉单独排印,并收入相关传记资料等数篇为附录一,徐孚远的〈交行摘稿〉诗作一卷为附录二,列为台湾文献丛刊第一二三种。另,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八○种《台湾诗钞》,收有徐孚远诗作五十一首,为目前较易见之选本。连横原本辑有《东宁三子诗录》,其中有《徐闇公诗钞》一卷,已佚。连横《台湾诗乘》卷一论及徐孚远诗,录其诗作十首。以下所收徐氏诗作,以作于台湾者为限,唯判断不易,仍有待进一步确认。(廖振富撰)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闇公,松江华亭人。崇祯壬午举人。
人物简介
维基
邵捷春(1600年—1641年),字肇复,明朝政治、军事人物,福建福州府侯官人。万历己未进士,曾官四川巡抚,因讨伐流寇失利,下狱,狱中自鸩而死。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福建乡试八十二名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庄际昌榜进士。累官吏部稽勋司郎中。崇祯二年(1629年),任四川右参政,分守川南,招抚蕃人高氏、杨氏,改任浙江按察使,却因得罪权贵遭贬。崇祯十年(1637年),陕西流寇入蜀,被起用为副使,勇猛抗贼,得到蜀王朱至澍上书褒奖,朝廷用为监军,后升为为四川右参政。崇祯十二年(1637年),四川巡抚傅宗龙入京,捷春升为巡抚。阁部杨嗣昌将湖广流寇驱赶入蜀,又徵调蜀兵,捷春认为四川即将失守,与杨嗣昌力争。杨嗣昌发捷春守重庆,要求捷春放弃大宁、大昌以诱敌,捷春却畏贼深入,所以派了茂选、覃思岱去防守,茂、覃素来不和。思岱进谗言,诱使捷春杀了茂选,茂选手下军士纷纷逃散,于是流寇深入,而后官军连战皆失利,涪江、绵州皆陷。崇祯十三年(1640年),捷春遭到嗣昌弹劾,朝廷派廖大亨来监军,把邵捷春收狱,捷春为官清正严明,对百姓颇有德政,故百姓一度组织起来,不让朝廷拘捕捷春,蜀王朱至澍也赶紧上书向崇祯帝求情,但崇祯不理会,崇祯十四年(1641年),邵捷春在监狱中自杀。
人物简介
维基
徐懋曙(1600年—?年),字复生,号映薇,室名乐孺堂,自署且朴斋主人,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清初戏曲家。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顺天府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六年授工部都水司主事,与袁继咸一起任广东乡试主考官,七年加员外,管通惠河,八年升郎中,出知黄州府,旋调吉安府知府,十一年降级,贬任福建运同。后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历升宁波府知府,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奉父母归乡。五月,清军攻陷南京,遂隐居不出,卒于康熙年间(1670年前)。著有《且朴斋诗稿》。清朝初,徐懋曙在家杜门隐居期间,组建家庭戏班,演员众多,技艺超群。徐懋曙以戏曲自娱,自己身兼导演、曲师和作家等数职。其子徐炳燕,康熙十四年(1675年)举人。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程叔,号见复。诸生。卒于崇祯十六年,享年七十三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05—约1660 【介绍】: 明浙江青田人,号复阳。刘基后裔,袭封诚意伯。崇祯十七年(1644)任武操江。明亡,在南京拥立福王,与马士英、阮大铖朋比,权倾一时。清兵入南京,逃出海,举兵抗清。顺治十一年随张名振攻入镇江。遇风浪,死于海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6—1677 【介绍】: 明末清初山西曲沃人,字胶侯,号静安。初为明副将,顺治间降清,隶正蓝旗汉军。历任工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兵部尚书。曾修葺汉南栈道六百余里,疏浚长安龙首、通济二渠。官终陕西巡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山东平度人,字见元,又字见心、见山,号贞子。崇祯七年进士。十七年擢保定知府。李自成克山西,遣副将军刘芳亮由固关东进,畿辅震动。复守城中火箭死。维基
何复(1607年—1644年),字见元,平度人。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知高县,有击退农民军之功。因忤逆上官,被弹劾谪戍。后因廷臣多有推荐,起用为英山知县,累迁工部主事,进员外郎。十七年(1644年)二月,擢升为保定知府。农民变军李自成攻陷山西,遣副将军刘方亮由固关向东进犯,京畿震动,真定游击谢嘉福又杀了巡抚徐标,遣使迎接李自成,人情愈发惊惶。摄府事邵宗元赶紧聚众商议守城,何复听说后也兼程骑马入城,邵宗元授以官印。何复认为邵宗元部署已定,建议官印仍由邵宗元佩带,自己只求尽力一同守城。于是去拜访文庙,对诸生讲《见危致命章》,词气激烈。讲完后,分别登城防守。李自成攻陷北京第三天就大举进攻保定府,军队绵延三百里。攻城数日后,何复亲自去点燃西洋巨炮,着火了,自己被烧伤,差点丧命。李自成军用火箭射中城西北楼,何复于是被烧死,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