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7,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复下
复重
复土
复新
报复
复故
水复
牵复
复书
复思
寻复
复岭
复辟
复醒
复陈
《漢語大詞典》:复下(複下)
指鞋子重底。周礼·天官·屦人“舄” 汉 郑玄 注:“复下曰舄,襌下曰屨。” 贾公彦 疏:“下,谓底。复,重底。重底者名曰舄;襌底者名曰屨也。”
分類:鞋子
《漢語大詞典》:复重(複重)
重复。《汉书·郊祀志下》:“其餘四百七十五所不应礼,或復重,请皆罢。”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诗经旧时亦数千篇, 孔子 删去復重,正而存三百篇。”后汉书·应劭传:“蠲去復重,为之节文。”
犹重复。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使臣定故 蜀 丞相 诸葛亮 故事……輒删除复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八:“ 洪文敏 著夷坚志,积三十二编,凡三十一序,各出新意,不相复重,昔人所无也。”清史稿·时宪志一:“按新法推算月食时刻分秒,復定每年进呈书目,删其复重,以免混淆。”
分類:重复
《國語辭典》:复土(復土)  拼音:fù tǔ
挖掘洞穴放下棺木,再用所挖的泥土覆盖。《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为室堂未就,会上崩,罢其作者,复土郦山。」
《国语辞典》:复新(复新)  拼音:fù xīn
重新刷新。如:「经过一番刷洗,终于焕然复新。」
分类:重新刷新
《國語辭典》:报复(報復)  拼音:bào fù
1.报仇。唐。徐彦伯〈比干墓〉诗:「锋剑剿遗孽,报复一何迅。」《西游记》第九回:「父母之仇,不能报复,何以为人?」
2.对伤害自己的人,以类似的手段进行反击。《老残游记》第一七回:「却说老残被人瑞逼成好事,心里有点不痛快,想要报复。」
3.报恩。《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
4.通报。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报复去,道有曹仁来了也。」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报复去,道徐州刘玄德手下小将张虎,特来投降。」
5.应对。《北史。卷二九。萧宝夤传》:「门庭宾客若市,而书记相寻,宝夤接对报复,不失其理。」
6.反覆循环。南朝陈。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
《漢語大詞典》:复故(復故)
恢复照旧。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詔饗会勿设戏作乐,减逐疫侲子之半,悉罢象橐驼之属,丰年復故。”
分類:恢复照旧
《骈字类编》:水复(水复)
宋 陆游 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漢語大詞典》:牵复(牽復)
(1).谓牵引回复正道。易·小畜:“九二,牵復,吉。” 孔颖达 疏:“牵谓牵连,復谓反復。”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愿仁君及孤,虚心回意,以应诗人补袞之叹,而慎周易牵復之义。” 吕延济 注:“言相引復归顺道以为善也。”
(2).谓复官;复原。 唐 杜牧 《张直方贬恩州司户制》:“俟其抆拭旧痕,湔洗前过,必欲牵復,用存始终。” 宋 邵雍 《安乐窝中吟》之十一:“虽然春老难牵復,却有夏初能就移。”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尝观 唐 时詔令,凡即位改元之詔,其先朝贬窜诸臣即与量移。量移后方纔牵復,牵復后方始收叙。”
《國語辭典》:复书(復書)  拼音:fù shū
答函、回信。也作「覆书」。
《國語辭典》:复思(復思)  拼音:fù sī
1.再思。《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遣使坏渭陵、延陵园门罘罳,曰:『毋使民复思也。』」
2.屏风。也作「罘思」、「浮思」、「桴思」、「覆思」。
《高级汉语词典》:寻复
相继
《漢語大詞典》:复岭(複嶺)
重迭的山岭。 唐 胡曾 《咏史诗·番禺》:“重冈复岭势崔巍,一卒当关万卒回。” 宋 洪迈 《夷坚志补·天元邓将军》:“王梦中与此郎同乘宝车,登复岭,入朱门,华屋苑囿,皆名花节物,长如熙春。”宋史·蛮夷传一·西南溪峒诸蛮上:“西南诸蛮夷,重山复岭,杂厕 荆 、 楚 、 巴 、 黔 、 巫 中,四面皆王土。”
分類:重迭山岭
《國語辭典》:复辟(復辟)  拼音:fù bì
语本《书经。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德。」失位的君主,重新恢复君位。唐。元稹〈迁庙议〉:「中宗复辟中兴,当为百代不迁之庙。」《大宋宣和遗事。利集》:「蔡脩亦以复辟之谤伏诛。」
《國語辭典》:复醒(復醒)  拼音:fù xǐng
重新清醒。如:「民心复醒」。
分類:苏醒
《漢語大詞典》:复陈(複陳)
复杂的战阵。三国志·魏志·任峻传:“ 官渡 之战, 太祖 使 峻 典军器粮运,贼数寇钞絶粮道,乃使千乘为一部,十道方行,为复陈以营卫之,贼不敢近。”
分類:复杂战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