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巢幕
筑巢于帷幕之上。喻处境危险。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 孙文子 )之在此也,犹燕之巢於幕上。” 杨伯峻 注:“幕即帐幕,随时可撤。燕巢於其上,至为危险。” 晋 潘岳 《西征赋》:“危素卵之累殻,甚玄鷰之巢幕。” 唐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乘轩寧见宠,巢幕更逢危。”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不作巢幕燕,肯从触藩羝?” 清 赵翼 《哭舍弟汝明》诗:“迴忆孤露时,飘摇燕巢幕。”
《漢語大詞典》:幕燕
(1).筑巢于幕上的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於幕上。”后因以“幕燕”比喻处境危险之极。 唐 杜甫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唐 钱起 《巨鱼纵大壑》诗:“倾危嗟幕燕,隐晦誚泥龟。”
(2).漠燕。幕,通“ 漠 ”。指朔北之燕。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幕燕北返,沙雁南征。”
《漢語大詞典》:穷鸟(窮鳥)
(1).无处可栖的鸟。比喻处境困穷的人。 汉 赵壹 《穷鸟赋》:“有一穷鸟,戢翼原野。” 明 汤显祖 《紫钗记·狂朋试喜》:“三人中你到有了凤凰巢,俺二人居然穷鸟。”
(2).笼中之鸟。参见“ 穷鸟触笼 ”。
《漢語大詞典》:穷鸟触笼(窮鳥觸籠)
比喻处困境而挣扎不脱。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絶,百计奔衝,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漢語大詞典》:雨晦
语本《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后用“雨晦”指乱世或艰难的处境。 隋 岑德润 《鸡鸣篇》:“雨晦思君子,关开脱 孟尝 。” 唐 白居易 《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雨晦识鷄鸣之信,风高见隼击之威。” 唐 杜牧 《醉后题僧院》诗:“离心忽忽復悽悽,雨晦倾瓶取醉泥。”
《國語辭典》:自危  拼音:zì wéi
自觉危险、不安。如:「经济不景气,公司要裁员的消息传出之后,顿时议论纷纷,人人自危。」
《漢語大詞典》:鹢退(鷁退)
左传·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飞,过 宋 都。”后因以“鷁退”表示要求前进而被迫后退的处境。 宋 苏轼 《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未遭甘鷁退,并进耻鱼贯。”
《漢語大詞典》:琐尾(瑣尾)
亦作“璅尾”。
(1).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朱熹 集传:“琐,细;尾,末也。流离,漂散也……言 黎 之君臣,流离琐尾,若此其可怜也。”后以“琐尾”谓颠沛流离,处境艰难。 康有为 《复山东孔道会书》:“曾于戊戌进呈各书……不幸 尧 台幽囚, 秦 焚遂至。餘生琐尾,絶域流亡。”
(2).指颠沛困顿中的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看琐尾啼饥众纷扰,惟改柱张絃,抡才访道。”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可怜仳离琐尾,大都内地残黎。” 清 孙枝蔚 《忆十三弟穉发时方议诸商助饷闻已入城》诗:“无才安琐尾,有命等泥沙。”
(3).琐碎,零碎。 宋 洪迈 容斋续笔·龙筋凤髓判:“《僉载》纪事,皆琐尾擿裂,且多媟语。”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毛诗‘琐尾’二字, 郑 笺:‘美好也。’今亦为琐碎之词。”
(4).犹猥琐。 明 唐顺之 《答江五坡提学》:“今学官璅尾自卑,嗜利无比,人人相师,靡然一风。”
《漢語大詞典》:胶舟(膠舟)
用胶黏合之舟。《旧唐书·李密传》:“主上南巡,泛胶舟而忘返; 匈奴 北炽,将被髮於 伊川 。”按,此喻处境危殆。参见“ 胶船 ”。
《漢語大詞典》:胶船(膠船)
用胶黏合的船。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周:“ 昭王 在位五十一年,以德衰南征,及济于 汉 , 楚 人恶之,乃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后用为比喻无济于事或无所作为之典。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乘渍水以胶船,驭奔驹以朽索。” 宋 黄庭坚 《定风波》词:“自断此生休问天,白头波上泛胶船。” 金 元好问 《甲午除夜》诗:“已恨太官餘麯饼,争教 汉水 入胶船。”
《漢語大詞典》:郭履
史记·滑稽列传:“ 东郭先生 久待詔公车,贫困飢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后因以“郭履”形容处境窘迫。 清 唐孙华 《和友人郊字雪诗三十韵》:“敝剩 苏 裘在,穿从 郭 履嘲。”
分類:处境窘迫
《漢語大詞典》:履坦
行于坦途。喻处境顺利。语本《易·履》:“履道坦坦。”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行藏任命,穷达由天,愿勿过忧,行当履坦。”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愁来沽酒须防醉,虽履坦,也防危。”
《國語辭典》:莺谷(鶯谷)  拼音:yīng gǔ
莺在幽谷。比喻人未显达。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峻曲岸于莺谷,时遗公叔之冠。」唐。王涯 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诗:「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
《國語辭典》:东郭履(東郭履)  拼音:dōng guō lǚ
东郭先生家贫困,鞋子有面无底,走在雪地上,只能用脚掌著地。典出《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卫青传》。后用此语形容人穷困潦倒。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自笑东郭履,侧惭狐白温。」唐。李商隐 崔处士诗:「雪中东郭履,堂上老莱衣。」
分類:处境窘迫
《漢語大詞典》:焦烂(焦爛)
(1).烧焦而糜烂。法苑珠林卷三四:“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於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清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 左公 ﹞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
(2).形容残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从此中原竟焦烂,坐见荆棘埋铜驼。”
(3).崩溃灭亡。南史·陈伯之传:“北虏僭号中原,多歷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焦烂。”一本作“燋烂。”
(4).犹言焦头烂额。喻处境窘迫、狼狈。法苑珠林卷九十:“迷徒障重,弃三车而弗御;漂沦苦海,任焦烂而不疲。”
《漢語大詞典》:图穷(圖窮)
比喻形迹败露,处境窘促。 陈毅 《为苏南摩擦答某君》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参见“ 图穷匕见 ”。
分類:处境
《國語辭典》:苦处(苦處)  拼音:kǔ chu
痛苦、为难的事。《文明小史》第三○回:「当下父子相见,申大头一路跟著走,诉说自己苦处,要申福替他在主人面前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