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下一页
声闻缘觉
声闻畏苦障
声闻无数愿
声闻乘十地
应化声闻
声闻慧
三道──声闻三道
四果──声闻四果
第一会,度九十六俱胝声闻众
第二会,度九十四俱胝声闻众
第三会,度九十二俱胝声闻众
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
声闻众
声闻观苦谛为初门
佛类词典(续上)
声闻菩提声闻缘觉
声闻畏苦障
声闻无数愿
声闻乘十地
应化声闻
声闻慧
三道──声闻三道
四果──声闻四果
第一会,度九十六俱胝声闻众
第二会,度九十四俱胝声闻众
第三会,度九十二俱胝声闻众
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
声闻众
声闻观苦谛为初门
声闻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菩提之一。(参见:菩提)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菩提之一。(参见:三种菩提)
【三藏法数】
谓声闻之人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在于声闻行中,虽已自发菩提之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故,独得解脱,是名声闻菩提。
(术语)三种菩提之一。(参见:菩提)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菩提之一。(参见:三种菩提)
【三藏法数】
谓声闻之人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在于声闻行中,虽已自发菩提之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不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故,独得解脱,是名声闻菩提。
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术语)Bodhi,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即诸佛所得清净究竟之理也。以其无灭无生,不变不迁,是为常住果。
声闻缘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声闻与缘觉之二乘也。
【佛学常见辞汇】
声闻乘和缘觉乘。
(术语)声闻与缘觉之二乘也。
【佛学常见辞汇】
声闻乘和缘觉乘。
声闻畏苦障
【佛学大辞典】
(杂语)声闻之人,怖世间生死之苦,愿求真空之涅槃,为證佛果之障也。
【佛学常见辞汇】
声闻乘行人因怖畏生死的痛苦,于是人人急著追求真空的涅槃,因而成为證悟无上佛果的障碍。
【三藏法数】
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声闻之人,怖畏世间生死之苦,乐著真空,是名声闻畏苦障。
(杂语)声闻之人,怖世间生死之苦,愿求真空之涅槃,为證佛果之障也。
【佛学常见辞汇】
声闻乘行人因怖畏生死的痛苦,于是人人急著追求真空的涅槃,因而成为證悟无上佛果的障碍。
【三藏法数】
闻佛声教,故曰声闻。谓声闻之人,怖畏世间生死之苦,乐著真空,是名声闻畏苦障。
声闻无数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四愿。
(术语)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四愿。
声闻乘十地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十地)附录四乘十地项。
(名数)(参见:十地)附录四乘十地项。
十地
【佛学大辞典】
(名数)或曰十住。种种不一。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声闻乘十地,即受三皈地、信地、信法地、内凡夫地、学信戒地、八人地、须陀洹地、斯陀含地、阿那含地、阿罗汉地。2。指缘觉乘十地,即苦行具足地、自觉甚深十二因缘地、觉了四圣谛地、甚深利智地、九圣道地、观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證寂灭地、六通地、彻和密地、习想渐薄地。3。指菩萨乘十地,即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个十位,在此十地,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4。指佛乘十地,即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清净自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大轮威藏明德地、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广胜法界藏明界地、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毗卢舍那智海藏地。
【佛学次第统编】
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有本有无垢之十地、修生显得之十地。
一、本有无垢之十地 即一切众生,本有净菩提心,所具足之无量功德,开而为十也。
二、修生显得之十地 真言行者,断三妄执而后,依三密之妙行,而修显自心本有之十地功德也。
「十地十心」初地为种子,二地为芽,三地为疱,四地为叶,五地为花,六地为果,七地为受用种子,八地为无畏依,所谓果中之果也,九地为有,进求佛慧,坐是最胜心也,十地为决定心。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十地者,谓菩萨所證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得法喜者,谓于證得之法而生喜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离垢地〕,谓由尽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经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明开发。经云:净极明生,名发光地。(情见者,谓依情分别之见也。)
〔四、焰慧地〕,谓慧明既极,则佛觉圆满;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烁,破一切情见。经云: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五、难胜地〕,谓由前焰慧烁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经云: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六、现前地〕,谓由前同异之相既不可得,则真如净性明显现前。经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谓真如之境,广无边际。虽真如现前,分證则局,若尽其际,方为极到。经云:尽真如际,名远行地。(分證者,谓菩萨于真如之理,分次第而證也。)
〔八、不动地〕,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谓既得真如之体,即发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经云: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之海者,以其深广,无法而不容也。)
(名数)或曰十住。种种不一。
【佛学常见辞汇】
1。指声闻乘十地,即受三皈地、信地、信法地、内凡夫地、学信戒地、八人地、须陀洹地、斯陀含地、阿那含地、阿罗汉地。2。指缘觉乘十地,即苦行具足地、自觉甚深十二因缘地、觉了四圣谛地、甚深利智地、九圣道地、观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證寂灭地、六通地、彻和密地、习想渐薄地。3。指菩萨乘十地,即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个十位,在此十地,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4。指佛乘十地,即甚深难知广明智慧地、清净自分威严不思议明德地、善明日幢实相海藏地、精妙金光功诸神通智德地、大轮威藏明德地、虚空内清净无垢炎光开相地、广胜法界藏明界地、普觉智藏能净无垢边无碍智通地、无边德庄严回向能照明地、毗卢舍那智海藏地。
【佛学次第统编】
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有本有无垢之十地、修生显得之十地。
一、本有无垢之十地 即一切众生,本有净菩提心,所具足之无量功德,开而为十也。
二、修生显得之十地 真言行者,断三妄执而后,依三密之妙行,而修显自心本有之十地功德也。
「十地十心」初地为种子,二地为芽,三地为疱,四地为叶,五地为花,六地为果,七地为受用种子,八地为无畏依,所谓果中之果也,九地为有,进求佛慧,坐是最胜心也,十地为决定心。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十地者,谓菩萨所證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发生也。然地位有浅深,故始自欢喜,终于法云,分为十也。
〔一、欢喜地〕,谓菩萨智同佛智,理齐佛理,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登于初地。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得法喜者,谓于證得之法而生喜乐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离垢地〕,谓由尽佛境界,明了诸法异性而入于同,若见有同,即非离垢;同性亦灭,斯为离垢。经云: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谓同异情见之垢既净,则本觉之慧光明开发。经云:净极明生,名发光地。(情见者,谓依情分别之见也。)
〔四、焰慧地〕,谓慧明既极,则佛觉圆满;觉满则慧光发焰,如大火聚烁,破一切情见。经云: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五、难胜地〕,谓由前焰慧烁破一切情见,其同异之相,皆不可得,即是诸佛境界,无有能胜。经云: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六、现前地〕,谓由前同异之相既不可得,则真如净性明显现前。经云: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七、远行地〕,谓真如之境,广无边际。虽真如现前,分證则局,若尽其际,方为极到。经云:尽真如际,名远行地。(分證者,谓菩萨于真如之理,分次第而證也。)
〔八、不动地〕,谓真如之理既尽其际,全得其体,则真常凝静,无能动摇。经云: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九、善慧地〕,谓既得真如之体,即发妙用,凡所照了,悉是真如。经云: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十、法云地〕,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经云: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之海者,以其深广,无法而不容也。)
应化声闻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声闻之一。本体虽为佛菩萨,而为导他姑现声闻之身者。舍利弗,目连之类。见法华文句四上,三藏法数十六。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种声闻)
【三藏法数】
应谓应现,化即变化。谓此声闻,本是诸佛、菩萨,内秘真实之行,外现声闻之身,而能引接前之二种声闻,归于大乘,及广化众生,令入佛道,是名应化声闻。
【三藏法数】
谓诸佛、菩萨为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见声闻之形,引诱小乘,令入大乘,是名应化声闻。
(术语)四种声闻之一。本体虽为佛菩萨,而为导他姑现声闻之身者。舍利弗,目连之类。见法华文句四上,三藏法数十六。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四种声闻)
【三藏法数】
应谓应现,化即变化。谓此声闻,本是诸佛、菩萨,内秘真实之行,外现声闻之身,而能引接前之二种声闻,归于大乘,及广化众生,令入佛道,是名应化声闻。
【三藏法数】
谓诸佛、菩萨为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见声闻之形,引诱小乘,令入大乘,是名应化声闻。
声闻慧
【佛学次第统编】
闻佛说法,知生死苦,欲断其因。慕寂灭乐,勤修其道,是名发声闻心。生死苦者,略说三界二十五有,无非是苦,更无真实乐处也。生死因者,由见思惑所发善恶不动诸有漏业,皆是三界受生因也。寂灭乐者,三界惑业因尽,则三界果报亦亡,色心俱灭,大患永尽,其定湛寂,不受转回苦也。出苦道者戒能永断恶业,定能出离散善。慧能确除虚妄我我所执,永断见思烦恼也。由知苦故,方肯断集。由慕灭故,方肯修道。但求自度,不顾他人,故名为小乘也。
闻佛说法,知生死苦,欲断其因。慕寂灭乐,勤修其道,是名发声闻心。生死苦者,略说三界二十五有,无非是苦,更无真实乐处也。生死因者,由见思惑所发善恶不动诸有漏业,皆是三界受生因也。寂灭乐者,三界惑业因尽,则三界果报亦亡,色心俱灭,大患永尽,其定湛寂,不受转回苦也。出苦道者戒能永断恶业,定能出离散善。慧能确除虚妄我我所执,永断见思烦恼也。由知苦故,方肯断集。由慕灭故,方肯修道。但求自度,不顾他人,故名为小乘也。
三道──声闻三道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见道〕,谓声闻因断三界见惑,见真谛理,故名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预入圣道法流也。)
〔二、修道〕,谓声闻得初果已,复缘真谛之理,断欲界九品思惑,名为修道。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也。(思惑者,五根对五尘,起贪染心口思。九品者,于上中下三品,每一品中又分三品,名为九品。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谓来欲界一番受生也。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不来欲界受生也。)
〔三、无学道〕,谓声闻断三界见、思惑尽,真谛之理究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即第四果阿罗汉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见道〕,谓声闻因断三界见惑,见真谛理,故名见道。即初果,须陀洹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预入圣道法流也。)
〔二、修道〕,谓声闻得初果已,复缘真谛之理,断欲界九品思惑,名为修道。即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也。(思惑者,五根对五尘,起贪染心口思。九品者,于上中下三品,每一品中又分三品,名为九品。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谓来欲界一番受生也。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不来欲界受生也。)
〔三、无学道〕,谓声闻断三界见、思惑尽,真谛之理究竟,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即第四果阿罗汉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四果──声闻四果
【三藏法数】
(出金刚经疏)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心起贪爱,迷惑不了也。九品者,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果〕,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即第四果也。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證涅槃,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四智者,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出金刚经疏)
〔一、须陀洹果〕,梵语须陀洹,华言入流,又名预流,即初果也。谓此人断三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二、斯陀含果〕,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即第二果也。谓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中断前六品尽,后三品犹在,须更来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心起贪爱,迷惑不了也。九品者,于上中下三品中,又各分三品也。)
〔三、阿那含果〕,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即第三果也。谓此人断欲界后三品思惑尽,更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
〔四、阿罗汉果〕,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即第四果也。谓此人断色界、无色界思惑尽,四智已圆,已出三界,已證涅槃,无法可学,故名无学。(四智者,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第一会,度九十六俱胝声闻众
【三藏法数】
梵语俱胝,华言百亿。记云:若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男女一切施主,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作佛事,自种善根,或教他种,以七宝金银鍮石铜铁木石泥土,或以缯缕,或以䌽画,作佛形像;及窣堵波,若大若小,乃至最小如指节大,或以香花、诸妙供具而为供养,由如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善得人身,于第一会中,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梵语窣堵波,华言高显,即塔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梵语俱胝,华言百亿。记云:若诸国王、大臣、长者、居士、男女一切施主,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作佛事,自种善根,或教他种,以七宝金银鍮石铜铁木石泥土,或以缯缕,或以䌽画,作佛形像;及窣堵波,若大若小,乃至最小如指节大,或以香花、诸妙供具而为供养,由如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善得人身,于第一会中,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梵语窣堵波,华言高显,即塔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第二会,度九十四俱胝声闻众
【三藏法数】
记云:若国王等及以臣庶,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为法事。谓于诸大乘经典,或律、或论,若读若诵,或恭敬供养,或于经卷以诸杂䌽而严饰之,由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善得人身,于第二会中,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
记云:若国王等及以臣庶,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为法事。谓于诸大乘经典,或律、或论,若读若诵,或恭敬供养,或于经卷以诸杂䌽而严饰之,由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善得人身,于第二会中,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
第三会,度九十二俱胝声闻众
【三藏法数】
记云:若诸国王及臣庶等,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为僧事。自种善根,或教他种,于每月初一日,或初八日、十五日,设斋供养比丘、比丘尼,或供养修禅定者,或供养诸说法者,或施坐卧等具供养僧众。由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于第三会中,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
记云:若诸国王及臣庶等,于今释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为僧事。自种善根,或教他种,于每月初一日,或初八日、十五日,设斋供养比丘、比丘尼,或供养修禅定者,或供养诸说法者,或施坐卧等具供养僧众。由是善根力故,至弥勒如来成正觉时,于第三会中,剃发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
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
【三藏法数】
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声闻之人,用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證真空之理,是名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体空者,体达诸法性本空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因缘生者,即无明缘行、行缘识等是也。因缘灭者,即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是也。)
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声闻之人,用体空之智,初观十二因缘生,次观十二因缘灭。观此生灭,即悟非生非灭,破见、思之惑,證真空之理,是名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体空者,体达诸法性本空也。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因缘生者,即无明缘行、行缘识等是也。因缘灭者,即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是也。)
声闻众
【三藏法数】
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曰声闻。谓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故以此四谛为乘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曰声闻。谓其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故以此四谛为乘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声闻观苦谛为初门
【三藏法数】
苦即三界生死之苦也,谛即审实之义。谓声闻之人,知果苦而断集,因慕寂灭而修道品,谛观五阴生死之身,即是众苦之本,故观苦谛为初门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苦即三界生死之苦也,谛即审实之义。谓声闻之人,知果苦而断集,因慕寂灭而修道品,谛观五阴生死之身,即是众苦之本,故观苦谛为初门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