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声息(聲息)  拼音:shēng xí
1.消息。如:「互通声息」。
2.声音、动静。《西游记》第三○回:「却说那小龙潜于水底,半个时辰听不见声息,方才咬著牙,忍著腿疼跳将起去。」《文明小史》第四回:「走到一家门口,把马拴在树上,听了声息俱无,想是已经睡了,不去惊动。」
《国语辞典》:屏声息气(屏声息气)  拼音:bǐng shēng xí qì
止住声息,不发出任何声音。即小心翼翼。《红楼梦》第六七回:「只见两三个小丫头子,都在那里屏声息气齐齐的伺候著。」
《国语辞典》:渺无声息(渺无声息)  拼音:miǎo wú shēng xí
没有任何的声音。如:「这里荒凉得很,尤其夜深以后,除了偶而几声犬吠,一切都渺无声息。」
分类:声音
《国语辞典》:毫无声息(毫无声息)  拼音:háo wú shēng xí
一点声音气息也没有。如:「她像猫儿般毫无声息地走到我的身后,吓了我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