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汹涌澎湃(洶涌澎湃)  拼音:xiōng yǒng pēng pài
1.大水奔腾上涌,浪涛猛烈冲击。如:「台风来时,狂风骤起,海涛汹涌澎湃,渔船纷纷入港躲避。」也作「汹涌澎湃」。
2.形容声势极其壮阔,不可阻挡。如:「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如此汹涌澎湃,政府当在行政上大刀阔斧革新,予以呼应。」也作「汹涌澎湃」。
《國語辭典》:汹涌澎湃(洶湧澎湃)  拼音:xiōng yǒng pēng pài
1.大水奔腾上涌,浪涛猛烈冲击。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仰望瀑布,作三级倾泻于两山之间,飞琼溅雪,汹涌澎湃,浩浩然声若奔雷。」也作「汹涌澎湃」。
2.形容声势极其壮阔,不可阻挡。如:「她对绘画的热情是如此汹涌澎湃,任何人也无法勉强她放弃绘画,改学法律。」也作「汹涌澎湃」。
《漢語大詞典》:汹涌彭湃(洶涌彭湃)
波浪翻腾,互相撞击。亦比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彭湃。” 颜师古 注:“汹涌,跳起也。彭湃,相戾也。”
《国语辞典》:怒涛排壑(怒涛排壑)  拼音:nù táo pái huò
波涛汹涌,奔腾激荡于坑谷之间。形容声势浩大,一发不可收拾。如:「人民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止。」
《国语辞典》:排山倒峡(排山倒峡)  拼音:pái shān dǎo xiá
形容声势浩大,无法抵拒。《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但见城外水声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峡之势,再加四、五尺,便冒过城头了。」
《国语辞典》:前呼后应(前呼后应)  拼音:qián hū hòu yìng
形容尊贵者出行时,随从众多,声势浩大的排场。如:「古时大官出巡,出动大批人马,前呼后应的,好不威风。」
《国语辞典》:海沸山裂  拼音:hǎi fèi shān liè
大海涌腾,高山崩裂。比喻声势浩大。明。张凤翼《红拂记》第二一出:「坐谈间早辨龙蛇,把袖里乾坤做梦里蝴蝶,狠的人海沸山裂,不禁支发,空跌双靴。」也作「海沸山摇」。
《国语辞典》:海沸山摇(海沸山摇)  拼音:hǎi fèi shān yáo
大海涌腾,高山动摇。比喻声势浩大。明。无名氏《那吒三变》第二折:「小圣啸起大风,刮的来天昏地暗,海沸山摇。」也作「海沸山裂」。
《国语辞典》:撼天震地  拼音:hàn tiān zhèn dì
形容力量或声势浩大,足以震撼天地。《孽海花》第二三回:「一语未了,不提防西边树林里,陡起了一阵撼天震地的狂风。」
《国语辞典》:疾风骤雨(疾风骤雨)  拼音:jí fēng zòu yǔ
1.急速猛烈的暴风雨。如:「渔船装备不足,在海面遇到疾风骤雨往往无法应付,致生船难。」也作「急风暴雨」、「疾风暴雨」。
2.形容声势浩大或来势快速凶猛。《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即便唤起二十多人,十来个妇人,一个个粗脚大手,祼臂揎拳,如疾风骤雨而来。」也作「急风暴雨」、「疾风暴雨」。
《国语辞典》:万马千军(万马千军)  拼音:wàn mǎ qiān jūn
兵马众多。比喻战争激烈或声势浩大。《孤本元明杂剧。千里独行。第四折》:「他恰才万马千军摆下战场,则见他忙把门旗放,显出那弃印封金有智量。」也作「千兵万马」、「千军万马」。
《国语辞典》:奔驰如雷(奔驰如雷)  拼音:bēn chí rú léi
形容声势浩大。如:「钱塘潮所以有名,正是它来时如千军万马,奔驰如雷。」
分类:声势浩大
《国语辞典》:拔地摇山(拔地摇山)  拼音:bá dì yáo shān
形容声势浩大。《英烈传》第四九回:「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空教拔地摇山。」
分类:声势浩大
《国语辞典》:拔树撼山(拔树撼山)  拼音:bá shù hàn shān
拔起大树,摇动大山。形容声势浩大。《孤本元明杂剧。那吒三变。第四折》:「唤雨的注雨如倾,呼风的狂风乱吼,天摧地塌,拔树撼山。」
《国语辞典》:白浪掀天  拼音:bái làng xiān tiān
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五四回:「二人共览之次,江风浩荡,洪波滚雪,白浪掀天。」
《国语辞典》:地裂山崩  拼音:dì liè shān bēng
大地裂开,山岳崩塌。形容变动激烈或声势浩大。如:「地震时,只闻一声巨响,地裂山崩,好不骇人。」《西游记》第一四回:「三藏又行了许远,下了山,只闻得一声响亮,真个是地裂山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