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6
词典
3
分类词汇
13
分类词汇
浩荡
浩然
雄伟
雄远
浩瀁
雄阔
彪休
渊渊浑浑
渊渊灏灏
气凌霄汉
步武堂皇
浩浩荡荡
山长水远
《國語辭典》:
浩荡(浩蕩)
拼音:
hào dàng
1.广博浩大的样子。《楚辞。屈原。九歌。河伯》:「登昆崙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晋。
潘岳
〈
河阳县作
〉诗二首之一:「洪流何浩荡,修芒郁岧峣。」
2.无常不定、心无所主的样子。南朝梁。
何逊
〈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
〉诗:「年事以蹉跎,生平任浩荡。」
分類:
浩荡
广大
无常
壮阔
荒唐
不定
旷远
《國語辭典》:
浩然
拼音:
hào rán
1.广阔盛大的样子。《晋书。卷四一。刘寔传》:「悬车告老,二十馀年,浩然之志,老而弥笃。」唐。
李白
〈
日出行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也作「皓然」。
2.不可阻遏,没有留恋的样子。《孟子。公孙丑下》:「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唐。
温庭筠
送人东游
诗:「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3.浩然之气的省称。宋。
文天祥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分類:
浩然
不可
广大
水盛
正
水盛大貌
盛大
大壮
大豪
壮阔
豪迈
阻遏
留恋
《國語辭典》:
浩然之气(浩然之氣)
拼音:
hào rán zhī qì
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为正气,正大刚直的精神。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出:「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
分類:
正气
正
大刚
刚直
《國語辭典》:
雄伟(雄偉)
拼音:
xióng wěi
雄壮高大。《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年未弱冠,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雄伟。」《北史。卷四一。杨敷传》:「素坐平乘大船,容貌雄伟。」
分類:
雄伟
高大
宏大
杰出
大壮
大雄
壮阔
雄壮
不平凡
《漢語大詞典》:
雄远(雄遠)
(1).宏伟远大。
《
周书·窦炽于翼传论
》
:“ 竇炽 仪表魁梧,器识雄远。”
《
隋书·李密传
》
:“ 密 多筹算,才兼文武,志气雄远。”
《
新唐书·李石传
》
:“ 石 器雄远,当轴秉权亡所挠。”
(2).壮阔貌。 清
方东树
《〈刘悌堂诗集〉序》
:“其山脉起伏,蟠鬱千餘里,舒广雄远,自古以来,多产贤豪英杰异士。”
分類:
壮阔
宏伟
远大
《漢語大詞典》:
浩瀁
(1).水流壮阔貌。 三国 魏
阮籍
《东平赋》
:“纷晻曖以乱错兮,漫浩瀁而未静。” 晋
葛洪
《
抱朴子·交际
》
:“ 玄圃 极天,盖由众石之积;南溟浩瀁,实须羣流之赴。” 晋
庾阐
《扬都赋》
:“于是乎源泽浩瀁,林阜隐薈。”
(2).形容无涯际。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
:“兹感激以达神,岂浩瀁而弗营?” 晋
葛洪
《
抱朴子·辞义
》
:“虽并属文,参差万品,或浩瀁而不渊潭,或得事情而辞钝。”
分類:
水流
壮阔
无涯
涯际
《漢語大詞典》:
雄阔(雄闊)
宏伟壮阔。 清
魏源
《
圣武记
》
卷五:“﹝ 札什伦布寺 ﹞距 布达拉寺 七百餘里,倚山面江,气势雄阔。” 清
薛福成
《后乐园记》
:“气势雄阔,豁襟抱而涤尘垢。”
分類:
宏伟
伟壮
壮阔
《漢語大詞典》:
彪休
水势壮阔貌。
《文选·嵇康〈琴赋〉》
:“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触巖觝隈,鬱怒彪休。” 李周翰 注:“并水急也。”
分類:
水势
壮阔
《漢語大詞典》:
渊渊浑浑(淵淵渾渾)
水奔流貌。比喻文章风格的雄浑壮阔。
《古诗源·梁武帝〈逸民〉诗》
清 沈德潜 评:“渊渊浑浑,不类 齐 梁 风格。”
分類:
奔流
文章
风格
雄浑
壮阔
《漢語大詞典》:
渊渊灏灏(淵淵灝灝)
水深广貌。比喻文章气势深沉壮阔。 清
钱陆灿
《周亮工墓志铭》
:“故其为文章渊渊灝灝,学有本原。”
分類:
水深
水深广貌
深广
文章
气势
深沉
壮阔
《国语辞典》:
气凌霄汉(气凌霄汉)
拼音:
qì líng xiāo hàn
霄汉,云霄和银河。气凌霄汉形容气势壮阔,直冲云天。南朝宋。傅亮〈策加宋公九锡文〉:「公精贯朝日,气凌霄汉,奋其灵武,大歼群慝。」也作「气踰霄汉」。
分类:
霄汉
云霄
气势
壮阔
天河
《国语辞典》:
步武堂皇
拼音:
bù wǔ táng huáng
步伐整齐,气势壮阔。如:「仪队步武堂皇,吸引了众人目光。」
分类:
步伐
整齐
气势
壮阔
《國語辭典》:
浩浩荡荡(浩浩蕩蕩)
拼音:
hào hào dàng dàng
1.水势盛大壮阔的样子。《七侠五义》第八四回:「但见一片白茫茫,沸腾澎湃,由赤堤湾浩浩荡荡,漫至赤堤墩,顺流而下。」也作「浩浩汤汤」。
2.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大。《三国演义》第五八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红楼梦》第一四回:「只见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
分類:
水势
壮阔
气势
雄壮
规模
巨大
《國語辭典》:
山长水远(山長水遠)
拼音:
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形容路途艰辛遥远。宋。
晏殊
〈
踏莎行。碧海无波
〉词:「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元。关汉卿《谢天香。楔子》:「最苦偏高离恨天,双泪落尊前,山长水远,愁见理行轩。」也作「山遥水远」。
分類:
山水
山川
阻隔
壮阔
道路
遥远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