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7,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页
增益边
增息
增悲
增进佛道乐
增道损生
增慧经
增慧陀罗尼经
锋刃增
炉煨增
护念增上缘
不增不灭
增不增业
四事──五根有四事增上
十不增长业
佛类词典(续上)
增益法增益边
增息
增悲
增进佛道乐
增道损生
增慧经
增慧陀罗尼经
锋刃增
炉煨增
护念增上缘
不增不灭
增不增业
四事──五根有四事增上
十不增长业
增益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参见:增益)。
(修法)(参见:增益)。
增益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坛法之一。为增益福德,祈念南方宝部诸尊之修法也。大日经疏十一曰:「增益亦名圆满,谓能满一切所愿也。」秘藏记末曰:「增益用宝部尊。」同本曰:「增益法,以白月日出起首,行者面向东方,半跏坐若结跏趺坐。其修福德者即观我身遍法界,成黄金方坛。又观身成降三世尊极善怡相也,我口即炉口。又想身作如意宝珠,雨七宝及杂财物,满自界院内及法界。若为他觅官位封禄,观国王大臣爱念某甲授与官禄。若为他求庆者,观诸佛菩萨加被国王大臣爱念与庆。若修智慧者,观从我心智慧日轮光明出现照曜法界。」
【三藏法数】
谓其水人若饮时,即能长养善根,增益四大,是为增益功德。(四大者,即人身中地、水、火、风也。)
(术语)四种坛法之一。为增益福德,祈念南方宝部诸尊之修法也。大日经疏十一曰:「增益亦名圆满,谓能满一切所愿也。」秘藏记末曰:「增益用宝部尊。」同本曰:「增益法,以白月日出起首,行者面向东方,半跏坐若结跏趺坐。其修福德者即观我身遍法界,成黄金方坛。又观身成降三世尊极善怡相也,我口即炉口。又想身作如意宝珠,雨七宝及杂财物,满自界院内及法界。若为他觅官位封禄,观国王大臣爱念某甲授与官禄。若为他求庆者,观诸佛菩萨加被国王大臣爱念与庆。若修智慧者,观从我心智慧日轮光明出现照曜法界。」
【三藏法数】
谓其水人若饮时,即能长养善根,增益四大,是为增益功德。(四大者,即人身中地、水、火、风也。)
增益边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二边)
【三藏法数】
谓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推求,本无自性,众生不了,执之为有,是名增益边。(因缘所生法者,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根尘相对,中间一念心起,即是所生法也。)
(术语)(参见:二边)
【三藏法数】
谓因缘所生之法,若分别推求,本无自性,众生不了,执之为有,是名增益边。(因缘所生法者,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根尘相对,中间一念心起,即是所生法也。)
增息
【佛学大辞典】
(术语)增益息灾也。以名加持祈祷之功能。
(术语)增益息灾也。以名加持祈祷之功能。
增悲
【佛学大辞典】
(术语)菩萨之种性有悲增智增之二种。速断烦恼而證佛果,谓之智增。不断烦恼,而永利益众生,谓之悲增。又名之为增悲增智。稽古略三曰:「明州普贤忏院幼璋禅师,收瘗台温明三郡饿殍遗骸数千,时人呼师曰增悲菩萨。」祖庭事苑曰:「增悲犹悲增也,菩萨人不取涅槃而利生,曰悲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在菩萨的种性中,有悲增和智增的二种,速断烦恼而證佛果,叫做智增,不断烦恼而永利众生,叫做悲增。悲增智增又名增悲增智。
(术语)菩萨之种性有悲增智增之二种。速断烦恼而證佛果,谓之智增。不断烦恼,而永利益众生,谓之悲增。又名之为增悲增智。稽古略三曰:「明州普贤忏院幼璋禅师,收瘗台温明三郡饿殍遗骸数千,时人呼师曰增悲菩萨。」祖庭事苑曰:「增悲犹悲增也,菩萨人不取涅槃而利生,曰悲增也。」
【佛学常见辞汇】
在菩萨的种性中,有悲增和智增的二种,速断烦恼而證佛果,叫做智增,不断烦恼而永利众生,叫做悲增。悲增智增又名增悲增智。
增进佛道乐
【佛学大辞典】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十。往生极乐,则有自然增进佛道之乐事。见往生要集上本。
(术语)往生要集所说十乐之第十。往生极乐,则有自然增进佛道之乐事。见往生要集上本。
增道损生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华本门之利益也。谓初住已上至于佛果四十二位之间,渐增悟智,渐减生死之类也。迹门之法华,声闻之人,受成佛之记,既为菩萨,则本门之法华,得菩萨增道损生之益也。观音义疏下曰:「声闻疑除受记作佛,菩萨迷去增道损生。」法华文句九曰:「本门增道损生,皆约圆位解释。」
(术语)法华本门之利益也。谓初住已上至于佛果四十二位之间,渐增悟智,渐减生死之类也。迹门之法华,声闻之人,受成佛之记,既为菩萨,则本门之法华,得菩萨增道损生之益也。观音义疏下曰:「声闻疑除受记作佛,菩萨迷去增道损生。」法华文句九曰:「本门增道损生,皆约圆位解释。」
增慧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增慧陀罗尼经之略名。
(经名)增慧陀罗尼经之略名。
增慧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大慧菩萨住于须弥山顶,由童子相菩萨之请,说此咒。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大慧菩萨住于须弥山顶,由童子相菩萨之请,说此咒。
锋刃增
【佛学大辞典】
(界名)(参见:游增地狱)
(界名)(参见:游增地狱)
炉煨增
【佛学大辞典】
(界名)(参见:游增地狱)
(界名)(参见:游增地狱)
护念增上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善导观念法门明念佛之行者,得五种增上缘,其中第二为护念得长命增上缘。谓现生为佛护念,得长寿之强力因缘也。
(术语)善导观念法门明念佛之行者,得五种增上缘,其中第二为护念得长命增上缘。谓现生为佛护念,得长寿之强力因缘也。
不增不灭
【佛学常见辞汇】
1。就实相之空理而言,如般若经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意思是说诸法就是真空,真空即无增减。2。就法之无尽而言,众生无尽,佛亦无尽,而说二界无增减。
1。就实相之空理而言,如般若经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意思是说诸法就是真空,真空即无增减。2。就法之无尽而言,众生无尽,佛亦无尽,而说二界无增减。
增不增业
【佛学次第统编】
增不增业者:
一、增长业 起造诸业,而令习气增益,谓之增长业。
二、不增长业 设有故思,不起身语等,及虽起身语,而不令种增长,谓之不增长业。
瑜伽云:增长业者,谓除十种:
一、梦所作 二、无知所作 三、无故思所作 四、不利不数所作
五、狂乱所作 六、失念所作 七、非乐欲所作 八、自性无记
九、悔所损 十、对治所损
除此十种,名增长业。不增长业,谓此十种。又云诸作不增长业,若无追悔,不修对治,尚可受果,名增长业。若追悔等,名不增长业。或先增长业,由追悔等,名不增长业。如未生怨未追悔前,名增长业;追悔已后,名不增长业矣。
增不增业者:
一、增长业 起造诸业,而令习气增益,谓之增长业。
二、不增长业 设有故思,不起身语等,及虽起身语,而不令种增长,谓之不增长业。
瑜伽云:增长业者,谓除十种:
一、梦所作 二、无知所作 三、无故思所作 四、不利不数所作
五、狂乱所作 六、失念所作 七、非乐欲所作 八、自性无记
九、悔所损 十、对治所损
除此十种,名增长业。不增长业,谓此十种。又云诸作不增长业,若无追悔,不修对治,尚可受果,名增长业。若追悔等,名不增长业。或先增长业,由追悔等,名不增长业。如未生怨未追悔前,名增长业;追悔已后,名不增长业矣。
四事──五根有四事增上
【三藏法数】
(出五事毗婆沙论)
五根者,眼耳鼻舌身也。增上,犹增胜也。
〔一、庄严身〕,庄严,端庄严饰也。谓眼耳鼻舌庄严于身,然后完美,于此诸根,若阙一者,便成残陋。若不缺者,全美增胜,是为庄严身也。
〔二、导养身〕,导养者,导引资养也。谓眼能见安危之色,耳能闻美恶之声,鼻能嗅香臭之气,舌能尝甜苦之味,如是等诸识,于色声气味,若好若恶,皆能分别导引于身,就好避恶,令身增胜,是为导养身也。
〔三、生识〕,识即分别之义,谓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而能生于分别之识,及相应法,俱得增胜,是为生识也。
〔四、不共事〕,谓眼惟见色,耳惟闻声,鼻惟嗅香,舌惟尝味,身惟觉触,如是诸根,各有所用,不相杂乱,于本根相应之法,自能增胜,是为不共事也。
(出五事毗婆沙论)
五根者,眼耳鼻舌身也。增上,犹增胜也。
〔一、庄严身〕,庄严,端庄严饰也。谓眼耳鼻舌庄严于身,然后完美,于此诸根,若阙一者,便成残陋。若不缺者,全美增胜,是为庄严身也。
〔二、导养身〕,导养者,导引资养也。谓眼能见安危之色,耳能闻美恶之声,鼻能嗅香臭之气,舌能尝甜苦之味,如是等诸识,于色声气味,若好若恶,皆能分别导引于身,就好避恶,令身增胜,是为导养身也。
〔三、生识〕,识即分别之义,谓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而能生于分别之识,及相应法,俱得增胜,是为生识也。
〔四、不共事〕,谓眼惟见色,耳惟闻声,鼻惟嗅香,舌惟尝味,身惟觉触,如是诸根,各有所用,不相杂乱,于本根相应之法,自能增胜,是为不共事也。
十不增长业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梦所作业〕,梦所作者,谓梦中所为,非意思所起,亦非身口所作,是为不增长业也。
〔二、无知所作业〕,无知所作者,谓无所知觉之人所作之业,皆非意思所起,是为不增长业也。
〔三、无故思所作业〕,无故思所作者,谓身口所作之业,非故意所思而起,是为不增长业也。
〔四、不利不数所作业〕,不利不数所作者,谓不以利养而作,亦不数数而作,是为不增长业也。
〔五、狂乱所作业〕,狂乱所作者,谓痴狂昏乱之人,于身口所作,本非故意,亦非知觉,是为不增长业也。
〔六、失念所作业〕,失念所作者,谓人既失正念,即同迷痴,凡所作业,不由意地而起,是为不增长业也。
〔七、非乐欲所作业〕,非乐欲所作者,谓凡所作业,必从乐欲心起;若其所作,既非乐欲,是为不增长业也。
〔八、自性无记业〕,自性无记者,谓无记性所作,非善因缘,亦非不善因缘,是为不增长业也。(无记性者,谓不善不恶之性也。)
〔九、悔所损业〕,悔所损者,谓先所作业,既生惭愧,悔过迁善,其业即损,是为不增长业也。
〔十、对治所损业〕,对治所损者,谓所作业,方便对治。如瞋心起时,即以慈悲治之,其业损减,是为不增长业也。
(出瑜伽师地论)
〔一、梦所作业〕,梦所作者,谓梦中所为,非意思所起,亦非身口所作,是为不增长业也。
〔二、无知所作业〕,无知所作者,谓无所知觉之人所作之业,皆非意思所起,是为不增长业也。
〔三、无故思所作业〕,无故思所作者,谓身口所作之业,非故意所思而起,是为不增长业也。
〔四、不利不数所作业〕,不利不数所作者,谓不以利养而作,亦不数数而作,是为不增长业也。
〔五、狂乱所作业〕,狂乱所作者,谓痴狂昏乱之人,于身口所作,本非故意,亦非知觉,是为不增长业也。
〔六、失念所作业〕,失念所作者,谓人既失正念,即同迷痴,凡所作业,不由意地而起,是为不增长业也。
〔七、非乐欲所作业〕,非乐欲所作者,谓凡所作业,必从乐欲心起;若其所作,既非乐欲,是为不增长业也。
〔八、自性无记业〕,自性无记者,谓无记性所作,非善因缘,亦非不善因缘,是为不增长业也。(无记性者,谓不善不恶之性也。)
〔九、悔所损业〕,悔所损者,谓先所作业,既生惭愧,悔过迁善,其业即损,是为不增长业也。
〔十、对治所损业〕,对治所损者,谓所作业,方便对治。如瞋心起时,即以慈悲治之,其业损减,是为不增长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