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故墓
祖先的墓地。庄子·则阳:“夫 灵公 也死,卜葬於故墓不吉;卜葬於 沙丘 而吉。”
分類:祖先墓地
《漢語大詞典》:式墓
车至墓前,人立车中,俯身按着车轼,以表敬意。 北周 庾信 《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 魏 受其终, 周 新其命,式墓封坟,追旌盛德。”参见“ 式閭 ”。
《漢語大詞典》:式闾(式閭)
(1).车过里门,人立车中,俯凭车轼,表示敬意。式,通“ 軾 ”。书·武成:“释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 孔颖达 疏:“式者,车上之横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则俯而凭式。”后以“式闆”为敬贤之词。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是以式閭者怀古,升堂如景行。”
(2).引申指登门拜谒。梁书·何胤传:“太守 衡阳王 元简 深加礼敬,月中常命驾式閭,谈论终日。”
《漢語大詞典》:墓亭
墓地上的碑亭。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场:“我因为在天幕里感觉气闷,便留在墓亭上弹琴,也唱出了一两拍《胡笳诗》。”
《國語辭典》:墓穴  拼音:mù xuè
埋葬棺木的洞穴。如:「考古队在墓穴中发现不少陪葬的古物。」
《國語辭典》:垄墓(壟墓)  拼音:lǒng mù
坟墓。《史记。卷八二。田单传》:「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分類:坟墓
《國語辭典》:墓园(墓園)  拼音:mù yuán
墓穴所在地。如:「那一片墓园,种植著松柏,围著白色的厚墙,显得非常静谧。」
《漢語大詞典》:五人墓
明 代 苏州 反 魏忠贤 斗争殉难五义士之墓。 天启 七年(1627年)宦官 魏忠贤 派禁卫吏役至 苏州 逮捕 东林党 人 周顺昌 ,群众愤而抗争。市民首领 颜佩韦 、 马杰 、 沈扬 、 杨念如 、 周文元 被捕,英勇就义。当地人士感其义,合葬于 虎丘山 旁,题曰“五人之墓”。见 明 张溥 《五人墓碑记》。 清 招广涛 《粤东近事新乐府·义勇》:“昔闻五人墓,怀古尝心写。”参阅明史·周顺昌传
《漢語大詞典》:茔墓(塋墓)
墓地;坟墓。新唐书·唐休璟传:“以赋绢数千散賙其族,又出财数十万大为塋墓,尽葬其五服亲。”《前汉书平话》卷下:“廕子孙之荣华,光祖宗之塋墓也。” 清 方苞 《台拱冈墓碣》:“吾祖宗塋墓有主,而不肖子得视窀穸。”
分類:墓地坟墓
《漢語大詞典》:墓陵
陵墓。 臧克家 《别长安》诗:“ 黄帝 的墓陵该有参天的松柏,我没有去参拜,留一个神秘的影子在心中。”
分類:陵墓
《漢語大詞典》:墓堂
墓前的祭堂。 清 黄遵宪 《哭张心谷》诗之二:“半盂麦饭一炉香,终有人来拜墓堂。”
《高级汉语词典》:掘墓  拼音:jué mù
从坟墓中掘出
《韵府拾遗 遇韵》:辞墓(辞墓)
宋书胡藩传表求东道还京辞墓
《漢語大詞典》:墓邻(墓鄰)
指相邻墓地的墓主。 明 宋濂 《录客语》:“昔 波斯 人来 闽 相古墓,有宝气,乃謁墓邻,以钱数万市之,墓邻讳不与, 波斯 曰:‘汝无庸尔也,此墓已无主五百年矣。’墓邻始受钱。”
分類:相邻墓地
《国语辞典》:墓记(墓记)  拼音:mù jì
将死者生平刻在方形石块上,埋于圹中。也作「埋铭」。
《漢語大詞典》:埽墓
(1).汉书·酷吏传·严延年:“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汝东归,埽除墓地耳。” 颜师古 注:“言待其丧至也。”后以“埽墓”为等待祸发之典。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 南齐 徐文景 方贵盛,其父深忧之曰:‘我正当埽墓待丧耳。’”
(2).于坟上培土,清除荒草,并进行祭奠。 清 葆光子 《物妖志·介类·蟒》:“ 乾道 间, 歷阳 芮不疑 ,从父埽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