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墓刻
指墓碑上的刻文。 宋 陆游 《跋诸晁书帖》:“而墓刻则 景遇先生 ( 晁説之 )所作。”
分類:墓碑刻文
《漢語大詞典》:拱墓
指老悖将死。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东要抚:“元戎逼胁於垂堂,老将因循於拱墓,於是 粤 东要抚之势成,而边陲割地之议起矣。”参见“ 拱木 ”。
《國語辭典》:拱木  拼音:gǒng mù
1.粗细约当两手合抱的树木。《文选。左思。魏都赋》:「萧相僝拱木于林衡,授全模于梓。」
2.墓旁的树木。语本《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文选。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后比喻死亡。唐。白居易六十六〉诗:「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
《漢語大詞典》:墓茔(墓塋)
墓地,茔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 夫子 墓塋方一里,在 鲁城 北六里 泗水 上。” 艾青 《太阳》诗:“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
分類:墓地茔地
《國語辭典》:墓志铭(墓誌銘)  拼音:mù zhì míng
古时埋葬死人,为防陵墓变迁,放在墓中以备稽考的石刻文字。内容分墓志与墓铭两种,墓志是散文,记死者姓名、生平;墓铭是韵文,是对死者的称颂、安慰或悼念。
《漢語大詞典》:故墓
祖先的墓地。庄子·则阳:“夫 灵公 也死,卜葬於故墓不吉;卜葬於 沙丘 而吉。”
分類:祖先墓地
《漢語大詞典》:式墓
车至墓前,人立车中,俯身按着车轼,以表敬意。 北周 庾信 《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 魏 受其终, 周 新其命,式墓封坟,追旌盛德。”参见“ 式閭 ”。
《漢語大詞典》:式闾(式閭)
(1).车过里门,人立车中,俯凭车轼,表示敬意。式,通“ 軾 ”。书·武成:“释 箕子 囚,封 比干 墓,式 商容 閭。” 孔颖达 疏:“式者,车上之横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则俯而凭式。”后以“式闆”为敬贤之词。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是以式閭者怀古,升堂如景行。”
(2).引申指登门拜谒。梁书·何胤传:“太守 衡阳王 元简 深加礼敬,月中常命驾式閭,谈论终日。”
《漢語大詞典》:墓亭
墓地上的碑亭。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场:“我因为在天幕里感觉气闷,便留在墓亭上弹琴,也唱出了一两拍《胡笳诗》。”
《國語辭典》:墓穴  拼音:mù xuè
埋葬棺木的洞穴。如:「考古队在墓穴中发现不少陪葬的古物。」
《國語辭典》:垄墓(壟墓)  拼音:lǒng mù
坟墓。《史记。卷八二。田单传》:「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分類:坟墓
《國語辭典》:墓园(墓園)  拼音:mù yuán
墓穴所在地。如:「那一片墓园,种植著松柏,围著白色的厚墙,显得非常静谧。」
《漢語大詞典》:五人墓
明 代 苏州 反 魏忠贤 斗争殉难五义士之墓。 天启 七年(1627年)宦官 魏忠贤 派禁卫吏役至 苏州 逮捕 东林党 人 周顺昌 ,群众愤而抗争。市民首领 颜佩韦 、 马杰 、 沈扬 、 杨念如 、 周文元 被捕,英勇就义。当地人士感其义,合葬于 虎丘山 旁,题曰“五人之墓”。见 明 张溥 《五人墓碑记》。 清 招广涛 《粤东近事新乐府·义勇》:“昔闻五人墓,怀古尝心写。”参阅明史·周顺昌传
《漢語大詞典》:茔墓(塋墓)
墓地;坟墓。新唐书·唐休璟传:“以赋绢数千散賙其族,又出财数十万大为塋墓,尽葬其五服亲。”《前汉书平话》卷下:“廕子孙之荣华,光祖宗之塋墓也。” 清 方苞 《台拱冈墓碣》:“吾祖宗塋墓有主,而不肖子得视窀穸。”
分類:墓地坟墓
《漢語大詞典》:墓陵
陵墓。 臧克家 《别长安》诗:“ 黄帝 的墓陵该有参天的松柏,我没有去参拜,留一个神秘的影子在心中。”
分類:陵墓
《漢語大詞典》:墓堂
墓前的祭堂。 清 黄遵宪 《哭张心谷》诗之二:“半盂麦饭一炉香,终有人来拜墓堂。”
《高级汉语词典》:掘墓  拼音:jué mù
从坟墓中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