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0,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道境
开境
机境
尽境
境域
境象
汉境
上境
生境
陵境
扫境
境殊
斥境
避境
险境
《漢語大詞典》:道境
指人各方面的修养所达到的境地。 清 陈确 《与吴仲木书》:“弟谓兄於诗文不必更求工妙,他日道境渊醇,则于诗文必有不求工而自工者。”
《漢語大詞典》:开境(開境)
开拓疆界。后汉书·南蛮传:“ 安帝 永初 元年, 九真 徼外 夜郎 蛮夷 举土内属,开境千八百四十里。”
分類:开拓疆界
《韵府拾遗 梗韵》:机境(机境)
指月录佛果禅师曰触境遇缘自知落著便乃守住患不能出得遂作窠臼向机境上
《漢語大詞典》:尽境(盡境)
止境。 郭沫若 《沸羹集·今日新文字运动所应取的路向》:“学习本来是没有尽境的,何况新文字是还在发展途上的东西,值得研究的地方一定很多。”
分類:止境
《國語辭典》:境域  拼音:jìng yù
疆界以内的地区。《后汉书。卷五八。虞诩传》:「若弃其境域,徙其人庶,安土重迁,必生异志。」
《漢語大詞典》:境象
景象;情境。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居处深僻,俯近龟蒙,水石云霞,境象殊胜。” 明 李东阳 《南行稿序》:“连山大江,境象开豁;廓然若小宇宙而游混茫者,信天下之大观也。” 赵朴初 《临江仙·飞行中作》词:“穿过层阴千百尺,喜看万里晴空。上方境象览无穷。”
分類:景象情境
《骈字类编》:汉境(汉境)
宋史曹翰传诏督役开南河自雄达莫以通漕运议筑大堤以捍之翰遣徒数万伐巨木于汉境遣骑五授五色旗为斥候前遇丘陵水泽寇贼烟火则各举其旗以为应 刘长卿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诗见海边下
《骈字类编》:上境
云笈七签修学之人始入仙阶登无累境故初境名洞神神宝其次智渐精胜既进中境故中教名洞元灵宝既登上境智用无滞故上教名洞真天宝夜又三清上境妙化难思九色宝光不假日月无有昼亦无去来
《高级汉语词典》:生境  拼音:shēng jìng
动植物所处的自然环境
《韵府拾遗 梗韵》:陵境
韩氏诗江南无谢安塞北有王猛所以戎马来飞渡以陵境
《漢語大詞典》:扫境(掃境)
倾其境内全力。新唐书·杨行密传:“ 儒 扫境以来,利速战,宜坚壁老其师,则我无敌矣。” 宋 苏洵 《几策·审敌》:“孺子继立,大臣外叛, 匈奴 扫境来寇,兵不血刃而京师不守,天下被其祸。”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何温顺公:“其前妻闻其尚主,怒,扫境而出,欲与之战。”
分類:境内全力
《分类字锦》:境殊
韦应物 自浦塘驿回驾经历山水诗 性惬形岂劳,境殊路遗缅。
分类:游览
《漢語大詞典》:斥境
开拓国境。汉书·地理志上:“至 武帝 攘却 胡 越 ,开地斥境。”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卫公 既灭 突厥 ,斥境至于大漠。”
分類:开拓国境
《漢語大詞典》:避境
避离某地,不入其境。新唐书·吕元膺传:“自是羣盗感愧,悉避境去。” 唐 陈子昂 《故宣议郎骑都尉行曹州离狐县丞高府君墓志铭》:“神明之威,虫蝗避境。” 元 袁桷 《赠吴江宋尉》诗:“飞蝗避境虎渡河, 吴 船虽多柰我何。”
分類:不入
《国语辞典》:险境(险境)  拼音:xiǎn jìng
危险的境地。如:「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他终于脱离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