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7,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下一页
摄境唯心体
因陀罗网境界门
境妙
烦恼境
病患境
业相境
诸见境
二乘境
菩萨境
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
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佛智所入境界无尽
境界念处
行慈境界
佛类词典(续上)
境缘摄境唯心体
因陀罗网境界门
境妙
烦恼境
病患境
业相境
诸见境
二乘境
菩萨境
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
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佛智所入境界无尽
境界念处
行慈境界
境缘
【三藏法数】
境者,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也。谓眼等五根,虽具见闻嗅尝觉等五识,若无色等五种尘境作对,则五识无由能发,故境为五识之缘也。(五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
境者,色声香味触五尘之境也。谓眼等五根,虽具见闻嗅尝觉等五识,若无色等五种尘境作对,则五识无由能发,故境为五识之缘也。(五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
摄境唯心体
【三藏法数】
谓以前五种,一切诸法,唯心所现,故摄为教体也。起信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是也。
谓以前五种,一切诸法,唯心所现,故摄为教体也。起信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是也。
因陀罗网境界门
【三藏法数】
梵语因陀罗,华言天珠。天即帝释天也。珠即珠网。盖帝释殿珠网覆上,于一明珠内万像俱现,众珠尽然,互相现影,影复现影,递互交光,重重无尽。今此法门,亦复如是。一一法中,一一位中,一一世界,互相交参,重重无尽。经云:诸佛知一切世界,如因陀罗网世界。是也。
梵语因陀罗,华言天珠。天即帝释天也。珠即珠网。盖帝释殿珠网覆上,于一明珠内万像俱现,众珠尽然,互相现影,影复现影,递互交光,重重无尽。今此法门,亦复如是。一一法中,一一位中,一一世界,互相交参,重重无尽。经云:诸佛知一切世界,如因陀罗网世界。是也。
境妙
【三藏法数】
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十如是者,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也。)
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十如是者,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也。)
烦恼境
【三藏法数】
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又贪瞋等法,与心作烦,令心得恼,故云烦恼。谓无始以来,积集重惑,今因用观观察阴境,烦恼即发。譬如流水,寻常不觉其急,若槩之以木,流即奔迸,莫能止遏。是时应舍阴境而观烦恼境也。
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又贪瞋等法,与心作烦,令心得恼,故云烦恼。谓无始以来,积集重惑,今因用观观察阴境,烦恼即发。譬如流水,寻常不觉其急,若槩之以木,流即奔迸,莫能止遏。是时应舍阴境而观烦恼境也。
病患境
【三藏法数】
病起之因虽多,不出四大增损,致有患生。又由观阴、惑,激动四大,致有患生。身若染病,废修圣道。若能观察,弥益用心;复须识其病之原由,宜以何法治之。或内观力,或术或医。其病若愈,圣道可修。为是须观病患境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谓人揽外四大,而成内身四大。皮肉筋骨等属地,涕唾涎沫等属水,煖气属火,转动及出入息属风。言增损者,水增则火损,火增则水损;风增则地损,地增则风损。四大不调,病即生也。阴惑者,阴即阴境,惑即烦恼境也。)
病起之因虽多,不出四大增损,致有患生。又由观阴、惑,激动四大,致有患生。身若染病,废修圣道。若能观察,弥益用心;复须识其病之原由,宜以何法治之。或内观力,或术或医。其病若愈,圣道可修。为是须观病患境也。(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谓人揽外四大,而成内身四大。皮肉筋骨等属地,涕唾涎沫等属水,煖气属火,转动及出入息属风。言增损者,水增则火损,火增则水损;风增则地损,地增则风损。四大不调,病即生也。阴惑者,阴即阴境,惑即烦恼境也。)
业相境
【三藏法数】
业即身口所作之业。谓修行之人,无量劫来,所作善恶诸业,或已受报,不复更发。或未受报,于静心中,忽然俱发。盖善业将受报,故发;恶业来责报,故发。于此善恶业相现时,勿喜勿怖,弥须用观,令业谢行,成一心取道。为是须观业相境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业即身口所作之业。谓修行之人,无量劫来,所作善恶诸业,或已受报,不复更发。或未受报,于静心中,忽然俱发。盖善业将受报,故发;恶业来责报,故发。于此善恶业相现时,勿喜勿怖,弥须用观,令业谢行,成一心取道。为是须观业相境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诸见境
【三藏法数】
非一曰诸,邪解曰见。谓推理不当,而偏见分明,作决定解,名为见也。此之诸见,或因禅发,或因闻发。因禅发者,谓初因心静,后观转明,见解通彻,有如妙悟。因闻发者,谓听本不多,广能晓悟,见解分明,问答聪辩。虽因禅因闻而发,既推理不当,皆属邪见,实非辩悟。此等见发,即须用观观之,令达正道,不为所障。为是须用观诸见境也。
非一曰诸,邪解曰见。谓推理不当,而偏见分明,作决定解,名为见也。此之诸见,或因禅发,或因闻发。因禅发者,谓初因心静,后观转明,见解通彻,有如妙悟。因闻发者,谓听本不多,广能晓悟,见解分明,问答聪辩。虽因禅因闻而发,既推理不当,皆属邪见,实非辩悟。此等见发,即须用观观之,令达正道,不为所障。为是须用观诸见境也。
二乘境
【三藏法数】
谓声闻、缘觉,以四谛之法而修,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名之为乘。谓见慢之心,既因修观而息;则先世所习小志,因静而生。盖小志溺于空寂,不能至于大乘究竟之地,所谓宁起疥癞野干心,勿学声闻、缘觉行。故二乘境界若发,亦须用观观察,毋令生著。为是须观二乘境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野干似狐而小,形色青黄,如狗群行,夜鸣如狼。)
谓声闻、缘觉,以四谛之法而修,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名之为乘。谓见慢之心,既因修观而息;则先世所习小志,因静而生。盖小志溺于空寂,不能至于大乘究竟之地,所谓宁起疥癞野干心,勿学声闻、缘觉行。故二乘境界若发,亦须用观观察,毋令生著。为是须观二乘境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野干似狐而小,形色青黄,如狗群行,夜鸣如狼。)
菩萨境
【三藏法数】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天台大师解云:用诸佛道,成就众生。谓由上见慢之心既息,或发先世所习,若忆本愿,则不堕二乘之境,而发三教菩萨境界之心。今修观者,既依大乘圆顿妙教,开解立行,故藏等三教菩萨境界若发,亦须观察,毋令生著。为是须观菩萨境也。(三教者,藏教、通教、别教也。)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天台大师解云:用诸佛道,成就众生。谓由上见慢之心既息,或发先世所习,若忆本愿,则不堕二乘之境,而发三教菩萨境界之心。今修观者,既依大乘圆顿妙教,开解立行,故藏等三教菩萨境界若发,亦须观察,毋令生著。为是须观菩萨境也。(三教者,藏教、通教、别教也。)
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世间一切境界,清净寂灭,无诸杂染,是名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世间一切境界,清净寂灭,无诸杂染,是名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
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三藏法数】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于一切想念受用境界,悉能舍离,是名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于一切想念受用境界,悉能舍离,是名舍离想受境界智明。
佛智所入境界无尽
【三藏法数】
谓佛之智,即是真性,了了常知,能入无尽境界,是名佛智所入境界无尽。
谓佛之智,即是真性,了了常知,能入无尽境界,是名佛智所入境界无尽。
境界念处
【三藏法数】
谓菩萨于诸可意及不可意色声香味触诸境界中,观察思惟,皆是虚假,不生贪恚;又作是念,我今不应于此空法之中,而起贪恚。作是观时,不为境坏,不著所得,自能行已,复教他人亦如是而修也。
谓菩萨于诸可意及不可意色声香味触诸境界中,观察思惟,皆是虚假,不生贪恚;又作是念,我今不应于此空法之中,而起贪恚。作是观时,不为境坏,不著所得,自能行已,复教他人亦如是而修也。
行慈境界
【三藏法数】
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慈境界。
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慈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