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7,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下一页
常境
阴境
净土境观要门
唯境无识
唯识无境
唯识无境界论
带质境
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闲尘境
闲机境
智境
智境冥一
堪忍之境
佛类词典(续上)
庄严入一切佛境界经常境
阴境
净土境观要门
唯境无识
唯识无境
唯识无境界论
带质境
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闲尘境
闲机境
智境
智境冥一
堪忍之境
庄严入一切佛境界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之略名。
(经名)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之略名。
常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常智所照之境,离一切生灭之相,故云常境。经云世间相常住即是也。四教仪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
(术语)常智所照之境,离一切生灭之相,故云常境。经云世间相常住即是也。四教仪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
阴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境之一。
【三藏法数】
阴,覆盖之义。即色受想行识五阴也,亦名五蕴,蕴即积聚之义。若言覆盖一切善法,此就因得名;若言积聚无量生死,此就果得名。十境以阴居初者,有二义:一现前,二依经。现前者,谓人受一期果报之身,即是五阴,五阴重担,常自现前,是故初观。依经者,大品般若云:声闻依四念处行道,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又经中凡列法门,无不以五阴为首,是故初观,此且就五阴通总而言。若专论所观之境,必须于五阴中,除却前四,的取第五识阴,为所观之境也。(一期者,谓人从生至死也。重担者,生死重沓名重,人所荷负名担。四念处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故云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除却前四者,谓除色受想行也。)
(术语)十境之一。
【三藏法数】
阴,覆盖之义。即色受想行识五阴也,亦名五蕴,蕴即积聚之义。若言覆盖一切善法,此就因得名;若言积聚无量生死,此就果得名。十境以阴居初者,有二义:一现前,二依经。现前者,谓人受一期果报之身,即是五阴,五阴重担,常自现前,是故初观。依经者,大品般若云:声闻依四念处行道,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又经中凡列法门,无不以五阴为首,是故初观,此且就五阴通总而言。若专论所观之境,必须于五阴中,除却前四,的取第五识阴,为所观之境也。(一期者,谓人从生至死也。重担者,生死重沓名重,人所荷负名担。四念处者,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故云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除却前四者,谓除色受想行也。)
净土境观要门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卷,元怀则述。明约心观佛境观不二之法门。
(书名)一卷,元怀则述。明约心观佛境观不二之法门。
唯境无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顺世外道计地水火风之四大,极微常实,立唯境无识(今所谓唯物论)之义,清辩论师于真谛中立心境共为真空,于俗谛中立唯境无识之义,以与护法论师之唯识无境对立。盖内识有境有心,心必托境而起故也。义林章一末曰:「或顺世外道及清辩等。成立境唯。为简于彼言识之唯。」
【佛学常见辞汇】
谓唯有一切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之外无心识的作用,即今所谓之唯物论。
(术语)顺世外道计地水火风之四大,极微常实,立唯境无识(今所谓唯物论)之义,清辩论师于真谛中立心境共为真空,于俗谛中立唯境无识之义,以与护法论师之唯识无境对立。盖内识有境有心,心必托境而起故也。义林章一末曰:「或顺世外道及清辩等。成立境唯。为简于彼言识之唯。」
【佛学常见辞汇】
谓唯有一切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之外无心识的作用,即今所谓之唯物论。
唯识无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唯有内心,心外无境也。楞伽经唯识论曰:「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秘藏宝钥上曰:「幻影观心,唯识遮境。」
【佛学常见辞汇】
谓唯有心识,心识之外无一切物质现象,即今所谓之唯心论。
(术语)言唯有内心,心外无境也。楞伽经唯识论曰:「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秘藏宝钥上曰:「幻影观心,唯识遮境。」
【佛学常见辞汇】
谓唯有心识,心识之外无一切物质现象,即今所谓之唯心论。
唯识无境界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般若流支译,楞伽经唯识论之异名。
(书名)般若流支译,楞伽经唯识论之异名。
带质境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类境之一。如第六识缘五根五境,第七识缘第八识,自心所现之相分带本质之实体,犹如镜中所现之影像带持镜外之实物者。
【三藏法数】
带即兼带,质即体质。谓以心缘心也。如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境时,其相分无别种生,一半与本质同种生,一半与能缘见分同种生,是名带质境。
(术语)三类境之一。如第六识缘五根五境,第七识缘第八识,自心所现之相分带本质之实体,犹如镜中所现之影像带持镜外之实物者。
【三藏法数】
带即兼带,质即体质。谓以心缘心也。如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境时,其相分无别种生,一半与本质同种生,一半与能缘见分同种生,是名带质境。
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萨遮尼乾子经之异名。
(经名)大萨遮尼乾子经之异名。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与大萨遮尼乾授记经同本。但缺王论品。
(经名)三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与大萨遮尼乾授记经同本。但缺王论品。
闲尘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无要之文字,不用之言语也。文字属于色尘之境,言语属于声尘之境。临济录曰:「上他闲尘境,都不辨邪正。」
(术语)谓无要之文字,不用之言语也。文字属于色尘之境,言语属于声尘之境。临济录曰:「上他闲尘境,都不辨邪正。」
闲机境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不用之机缘作略。临济录曰:「皆是上他古人闲机境。」
(术语)不用之机缘作略。临济录曰:「皆是上他古人闲机境。」
智境
【佛学大辞典】
(术语)智者能观之心,境者所对之法。境有真妄二者,妄为智之所断,真为智之所證。
【佛学常见辞汇】
智与境。智是能观的心;境是所对的法。
(术语)智者能观之心,境者所对之法。境有真妄二者,妄为智之所断,真为智之所證。
【佛学常见辞汇】
智与境。智是能观的心;境是所对的法。
智境冥一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能观之真智与所观之真理,冥合一致也。止观五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以无缘智,缘无相境。无相之境,相无缘之智。智境冥一而言境智。」
【佛学常见辞汇】
谓能观的真智与所观的真理,冥合一致。
(术语)谓能观之真智与所观之真理,冥合一致也。止观五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以无缘智,缘无相境。无相之境,相无缘之智。智境冥一而言境智。」
【佛学常见辞汇】
谓能观的真智与所观的真理,冥合一致。
堪忍之境
【佛学大辞典】
(界名)同堪忍世界。即娑婆世界也。
(界名)同堪忍世界。即娑婆世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