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达智(達智)
(1).到达聪明智慧的境地。文子·道德:“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成行也,将以致功名也。”
(2).悟性;通晓事理的智力。吕氏春秋·下贤:“ 尧 ,天子也; 善綣 ,布衣也。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 善綣 ,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 尧 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
《漢語大詞典》:现境(現境)
佛教语。现实的境地。 南朝 梁武帝 《立神明成佛义记》:“生灭迁变,酬於往因;善恶交谢,生乎现境。”
《漢語大詞典》:汤炭(湯炭)
滚水与炭火。比喻极端痛苦的处境或非常危险的境地。《魏书·田益宗传》:“臣闻机之所在,圣贤弗之疑;兼弱攻昧,前王莫之捨。皆拯羣生於汤炭,盛武功於方来。”陈书·傅縡传:“此文明著,甚於日月,犹有忘爱躯,冒峻制,蹈汤炭,甘虀粉,必行不顾也。”
《国语辞典》:窘乡(窘乡)  拼音:jiǒng xiāng
处于困窘的境地。《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正是酒酣耳热的时候,仲翔又在窘乡,便发出无限牢骚,无非是骂官场的话。」
分类:困窘境地
《漢語大詞典》:候驿(候驛)
候坞和驿站。候坞,边境地区伺望敌情的土堡。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使謁者 郭璜 督促徙者,各归旧县,缮城郭,置候驛。”
《國語辭典》:泥沼  拼音:ní zhǎo
1.烂泥沼泽地。如:「猪只喜欢在泥沼里打滚。」
2.比喻麻烦、困境。如:「他明知故犯,使自己陷入泥沼中,真是咎由自取。」
《漢語大詞典》:坐腊(坐臘)
(1).亦作“ 坐蜡 ”。遇到为难的事;陷入尴尬的境地。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我说今儿个又得坐蜡不是?” 梁斌 《红旗谱》五九:“咱是朋友嘛,我能叫你坐腊?我有了灾难,你能抄着手儿看着?”
(2).坐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印度 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
《漢語大詞典》:边职(邊職)
边境地区的官职。梁书·止足传·陶季直:“ 季直 不能阿意, 明帝 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 北海 太守。边职上佐,素士罕为之者。”
《漢語大詞典》:贫境(貧境)
贫困的境地。 清 厉鹗 《去年十月舍弟子山举一男未几而殒追感赋此诗》:“落落衰门慳雀贺,迢迢贫境想熊祥。”
分類:贫困境地
《漢語大詞典》:履穷(履窮)
身处穷困的境地。 元 戴表元 《少年行赠袁养直》:“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
分類:穷困境地
《漢語大詞典》:离垢地(離垢地)
佛教语。指解脱烦恼之佛国境地。唯识论卷九:“离垢地,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 明 破悭道人 《一文钱》第六出:“自煖地以至欢喜地、离垢地、焰慧地、法云地,地地相乘。”
《漢語大詞典》:试死(試死)
谓踏入死亡境地。 宋 王令 《赠李定资深》诗:“湍激日蹙蹙,风稜势漫漫。奈何舟上人,试死才一间。”
分類:境地
《漢語大詞典》:边竖(邊豎)
边境地区的为非作歹分子。《魏书·广阳王深传》:“边竖构逆,以成纷梗,其所由来,非一朝也。”
《漢語大詞典》:沈陷
亦作“沉陷”。
(1).沦陷。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熹皇 初御, 辽左 沉陷,弯弓跃马,仇讐是寻。”
(2).地面或建筑物的基础陷落下去。如:正桥基础没有位移的沉陷。
(3).沉沦,陷入不好的境地或不愉快的情绪之中。《花城》1981年第5期:“一位老迈的、心力交瘁的他正沉陷于回忆、反省、矛盾之中。”
《国语辞典》:惨境(惨境)  拼音:cǎn jìng
悲惨的境地。如:「父亲经商失败,家中顿时陷入惨境。」
分类:悲惨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