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5,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窒塞
婆塞
修塞
塞前
险塞
险塞
下塞
拥塞
阙塞
鹿塞
守塞
扼塞
哽塞
榛塞
塞色
《國語辭典》:窒塞  拼音:zhì sè
阻塞不通。如:「民众随意丢弃垃圾,导致下水道窒塞不通。」
分類:窒塞闭塞
《高级汉语词典》:婆塞
和尚
《漢語大詞典》:修塞
谓修缮堤防,堵塞决口。 宋 欧阳修 《论修河第一状》:“只如往年 河 决 商胡 ,是时执政之臣不慎计虑,遽谋修塞。”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国家河防,无一岁不决溢,上軫宵旰之虑。殫邦财,竭人力,随溃修塞,仅媮一日之安。”
《韵府拾遗 先韵》:塞前
左传邾人城翼还将自离姑武城人塞其前断其后之木而弗殊邾师过之乃推而蹶之遂取邾师
《國語辭典》:险塞(險塞)  拼音:xiǎn sè
地形险要易守之处。《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
分類:崎岖阻塞
《漢語大詞典》:险塞(險塞)
犹要塞。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夷 吴 蜀 之垒垣,通二方之险塞。”六韬·必出:“斥堠常戒,险塞尽守。” 刘揆一 《黄花岗之役》:“一面分兵扼守 临淮关 ,以握南北险塞。”
分類:要塞
《骈字类编》:下塞
卢谌赠刘琨诗见上弘下下李洞冬日送凉州刺史诗移军驼驮角 塞掾河冰
《國語辭典》:拥塞(擁塞)  拼音:yǒng sè
阻塞。《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忠臣拥塞,谏言不出。」《儒林外史》第一四回:「只见左边一条小径,莽榛蔓草,两边拥塞。」也作「壅塞」。
《骈字类编》:阙塞(阙塞)
明一统志阙塞山在河南府城西南三十里左传晋赵鞅纳王使女宽守阙塞即此
《漢語大詞典》:鹿塞
边塞。 隋炀帝 《云中受突厥主朝宴席赋》诗:“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輦回。” 隋 薛道衡 《出塞》诗:“连旗下鹿塞,叠鼓向龙庭。”
分類:边塞
《漢語大詞典》:守塞
防守边塞。《汉书·晁错传》:“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后汉书·马援传:“守塞诸 羌 八千餘人诣 援 降。” 南朝 宋 谢灵运 《上书劝伐河北》:“若游骑长驱,则沙漠风靡。若严兵守塞,则 冀 方山固。”
《漢語大詞典》:扼塞
要塞。明史·孙承宗传:“﹝ 孙承宗 ﹞喜从材官老兵究问险要扼塞,用是晓畅边事。” 清 刘大櫆 《颍川府通判吕君墓表》:“其山川都邑,形胜扼塞,与户口之繁简,风俗之淳漓,能一一指陈,使闻之者皆如目见。”
阻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胸中冤气扼塞,距踊声屈,觉九幽十八狱,无此黑黯也。” 清 包世臣 《致祁枢密书》:“是军官中亦未尝无人也,患在封圻节鉞,不知既不求,知者復不用,甚且扼塞其志意,沮遏其忠愤,以馁吾士气而张贼威耳。”
分類:阻塞要塞
《漢語大詞典》:哽塞
因悲痛而气塞不能言。北史·魏任城王云传:“ 顺 即哽塞,涕泗交流,久而不能言。” 宋 文天祥 《跋辛龙泉行状》:“君季子以君状示予,捧卷三读,为之哽塞。” 清 周亮工 《祭程公仲玉文》:“旦夕每一念公,輒哽塞不能成语。”
《漢語大詞典》:榛塞
犹阻塞。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有旧沟引 渒水 入陂,不治积久,树木榛塞。” 明 宋濂 《吴公墓碣铭》:“且谓圣人之经一,而诸家异传,大道榛塞,职此之由,乃著三书。” 清 邓显鹤 《〈船山遗书〉目录序》:“ 魏 晋 以后,崇尚虚无,流为佛老,学术纷歧,世运榛塞,圣人之道唏矣。”
分類:阻塞
《漢語大詞典》:塞色
指塞外的景象。 前蜀 贯休 《出塞曲》:“塞色干戈束,军容喜气屯。” 前蜀 贯休 《杞梁妻》诗:“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 杞梁 骨出土。”
分類:塞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