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5,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隘塞
穿塞
孤塞
堤塞
辽塞
鼻塞
遏塞
桃塞
盈塞
塞隔
滞塞
窥塞
泉塞
伊蒲塞
庸塞
《漢語大詞典》:隘塞
狭窄险要的关塞。六韬·励军:“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陈忌问垒》:“用此者,所以应猝窘处隘塞死地之中也。”隋书·天文志中:“东北二星曰阳门,主守隘塞也。”
《漢語大詞典》:穿塞
穿过边塞。史记·韩长孺列传:“於是单于穿塞将十餘万骑,入 武州塞 。” 北周 庾信 《尔绵永神道碑》:“高壁负关,长亭穿塞。” 明 张居正 《朱恭靖神道碑》:“九月,虏穿塞,直薄近郊。”
分類:穿过边塞
《漢語大詞典》:孤塞
谓独自专断,拒绝他人的意见。后汉书·申屠刚传:“专己者孤,拒諫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
《漢語大詞典》:堤塞(隄塞)
筑堤阻塞(水流)。《汉书·沟洫志》:“雨多水暴至,则溢决。而国家数隄塞之,稍益高於平地,犹筑垣而居水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薪烬焰熄,隄塞水止。”
《漢語大詞典》:辽塞(遼塞)
指遥远的边塞。 后蜀 顾夐 《遐方怨》词:“凤箫歇,镜尘生,辽塞音书絶,梦魂长暗惊。”
《漢語大詞典》:鼻塞
鼻腔由于黏膜肿胀或鼻中隔弯曲等而堵塞,影响呼吸通畅。 汉 张仲景 伤寒论·辨痉湿暍脉证:“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红楼梦第五二回:“ 晴雯 服了药,至晚间又服了二和,夜间虽有些汗,还未见效,仍是发烧头疼鼻塞声重。”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次日便觉得有些鼻塞声重,胸闷头晕。”
《漢語大詞典》:遏塞
阻塞;堵塞。晋书·刘颂传:“遏塞流水,转为浸害, 颂 表罢之,百姓获其便利。” 王芸生 《日本对辛亥革命之操纵与干涉》:“而 日本 则谓不过涔蹄之水流,易於遏塞也。”
分類:阻塞堵塞
《漢語大詞典》:桃塞
即 桃林 。 前蜀 韦庄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诗:“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 桃塞 接 蒲城 。” 明 顾绛 《华山》诗:“未归 桃塞 马,终负 鲁阳 戈。”参见“ 桃林 ”。
分類:桃林
《漢語大詞典》:桃林
古地区名。在今 河南 灵宝 以西, 陕西 潼关 以东地区。为 周武王 放牛处。书·武成:“偃武修文,归马于 华山 之阳,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 孔 传:“山南曰阳, 桃林 在 华山 东,皆非常养牛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復乘用。”史记·留侯世家:“放牛 桃林 之阴,以示不復输积。” 唐 刘禹锡 《述旧贺迁寄陕虢孙常侍》诗:“关头古塞 桃林 静,城下长河竹箭迴。” 清 薛福成 《晋执政诸卿考》:“ 晋 用 先軫 诸臣,遏 楚 方张之言,而戢其问鼎之心,扼据 殽 函 之险要,横塞 秦 衝,俾不得越 桃林 一步。”
《漢語大詞典》:盈塞
充满堵塞。 汉 扬雄 《剧秦美新》:“震声日景,炎光飞响,盈塞天渊之间,必有不可辞让云尔。”汉书·叙传上:“ 颜 耽乐於簟瓢, 孔 终篇於西狩,声盈塞於天渊,真吾徒之师表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 王旻 ﹞途中遇大雨,憇一屋下,路人盈塞。”
分類:充满堵塞
《漢語大詞典》:塞隔
犹阻塞。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二年:“地气不和而塠阜出。今陛下以女主处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塞隔而山变为灾。”
分類:阻塞
《漢語大詞典》:滞塞(滯塞)
阻塞不通。《诗·小雅·四月》“滔滔 江 汉 ” 唐 孔颖达 疏:“纪理众川,使不壅滞者,谓众川有所注入, 江 汉 能统引之,不使其水壅遏滞塞,常时通流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余尝考古官制,检搜羣书,不过两月之久,偶作一诗,觉神思滞塞,亦欲于故纸堆中求之。” 郭沫若 《高渐离》附录《剧本写作的经过》:“今晨起开始写新第二幕,进行颇速,思绪层出,写到后来生了滞塞。”
《漢語大詞典》:窥塞(窺塞)
窥伺边境。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当此之时,疆境泰然,无北顾之忧,间有窥塞之谋,虏骑六万, 太祖 命 田钦祚 以三千人破之。”
分類:窥伺边境
《骈字类编》:泉塞
权德舆昭文馆大学士壁记粹清庄重山立泉塞 颜真卿象魏赋泽如春流义如泉塞
《漢語大詞典》:伊蒲塞
梵语优婆塞Upāsaka的异译。指在家受五戒的男性佛教徒。又称邬波索迦。 宋 赵叔向 《肯綮录·伊蒲塞非素馔》:“《东汉楚王英传》:‘詔还縑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饌……’当时用梵语已可笑,后人引见直以为素饌,尤非也。今讲僧以伊蒲塞为近住男也。”
《漢語大詞典》:庸塞
庸鄙不通。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 刘义綦 ﹞凡鄙无识知,每为 始兴王 濬 兄弟所戏弄。 濬 尝谓 义綦 曰:‘ 陆士衡 诗云:营道无烈心。其何意苦阿父如此?’ 义綦 曰:‘下官初不识,何忽见苦。’其庸塞可笑类若此。”
分類:庸鄙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