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天堑(天塹)  拼音:tiān qiàn
天然的河海险要地。《隋书。卷二三。五行志下》:「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南北,今日北军岂能飞渡耶?」宋。柳永 望海潮。东南形胜词:「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國語辭典》:壕堑(壕塹)  拼音:háo qiàn
1.护城河。《三国演义》第五八回:「长安乃西汉建都之处,城郭坚固,壕堑险深,急切攻打不下。」
2.战壕、壕沟。《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晋王命李嗣昭、周德威分兵做二道,填却壕堑,焚烧营寨,鼓噪而入。」
《漢語大詞典》:城堑(城塹)
亦作“ 城壍 ”。
(1).护城河。 三国 魏 曹植 《与司马仲达书》:“故其俗盖以洲渚为营壁, 江 淮 为城壍而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陂水两分,一水自陂北,遶 慎阳城 四周城堑。”宋书·谢惠连传:“ 义康 治东府城,城堑中得古冢。”
(2).城池。 宋 王安石 《送程公辟之豫章》诗:“下视城堑真金汤,雄楼杰屋郁相望。” 明 何景明 《点兵行》:“边头城堑谁营屯,遂使犬羊窥北门。”
《國語辭典》:坑堑(坑塹)  拼音:kēng qiàn
坑沟。《三国演义》第五○回:「前面山僻路小,因早晨下雨,坑堑内积水不流,泥陷马蹄,不能前进。」
《漢語大詞典》:深堑(深塹)
(1).深沟。《通典·兵十二》:“左险右易,上陵仰阪,车之逆地;深堑黏土,车之劳地。”
(2).深挖壕沟。史记·高祖本纪:“ 楚 击 汉 军,大破之。 汉王 復入壁,深堑而守之。”
《骈字类编》:堑山(堑山)
史记秦始皇纪三十五年除道之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
《國語辭典》:沟堑(溝塹)  拼音:gōu qiàn
绕城的濠沟。《后汉书。卷一九。耿弇传》:「乃出兵大战,自旦及昏,复大破之,杀伤无数,城中沟堑皆满。」
分類:壕沟
《漢語大詞典》:濠堑(濠塹)
犹濠沟。《水浒传》第六八回:“ 吴用 止住,便教军马就此下寨,四面掘了濠堑,下了铁蒺藜。”明史·颜继祖传:“三年巡视京城十六门濠堑。”参见“ 濠沟 ”。
分類:濠沟
《國語辭典》:濠沟(濠溝)  拼音:háo gōu
用来防护战地、掩护作战的深沟。如:「这阵地前的濠沟要挖深些。」
《漢語大詞典》:堑垒(塹壘)
亦作“壍垒”。
(1).深壕高垒的防御工事。汉书·赵充国传:“今留步士万人屯田,地势平易,多高山远望之便,部曲相保,为堑垒木樵,校联不絶,便兵弩,飭鬭具。”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壍垒不设,干戈不用。”
(2).犹城府。 唐 杜牧 《上宣州崔大夫书》:“独閤下不自矜高,不设壍垒,曲垂情意,以尽待士之礼。”参见“ 城府 ”。
《國語辭典》:城府  拼音:chéng fǔ
1.城邑和衙署。《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庞公传》:「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避乱荆州,闭户閒居,未尝入城府。」
2.比喻人的心机。《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性深阻有如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宋史。卷三四一。傅尧俞传》:「尧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漢語大詞典》:长堑(長壍)
长的壕沟。壍,同“ 堑 ”。后汉书·袁绍传:“ 绍 为地道欲袭 操 , 操 輒於内为长壍以拒之。”
分類:壕沟
《骈字类编》:堑水(堑水)
唐 贯休 偶作因怀大同道友 堑水平芳草,山花落净巾。
唐 贯休 春寄西山陈陶 堑水成文去,庭柯擎翠低。
《骈字类编》:一堑(一堑)
元 刘秉忠 过天井关 其一 九州占绝中原地,一堑拦回左界山。
《漢語大詞典》:崖堑(崖塹)
(1).陡崖深壑;山谷。 宋 陆游 《姚平仲小传》:“时年八十餘,紫髯鬱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 明 程敏政 《夜度两关记》:“良久乃起。循岭以行,諦视崖堑,深不可测。”
(2).喻高傲。 宋 陆游 《别后寄季长》诗:“我非作崖堑,汝自不可亲。”
《韵府拾遗 艳韵》:越堑(越堑)
宋书卜天与传诏曰卜天生投轮越堑率果先腾骁壮之气嘉叹无已可且赐布千匹以雁众校
《骈字类编》:堑断(堑断)
周书晋荡公护传护本令堑断河阳之路遏其救兵然后同攻洛阳使其内外隔绝诸将以为齐兵必不敢出唯斥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