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步兵学校(步兵学校)  拼音:bù bīng xué xiào
我国培育陆军步兵基层干部的学校。民国二十一年二月十二日在南京汤山成立。政府播迁来台后,于四十一年一月十六日在高雄凤山复校,五十八年十二月十六日与陆训部合并,改称「陆军步兵训练指挥部」。六十八年七月一日后直隶陆军总部。
《國語辭典》:工区(工區)  拼音:gōng qū
工矿企业部门中制造、生产物品的地区。
《國語辭典》:工段  拼音:gōng duàn
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事务或工厂,因工程进行的实际需要划分成不同的小单位,以利工作的进行。这种施工生产的小单位组织,就称为「工段」。如:「熔化工段」。
《漢語大詞典》:蹲点(蹲點)
到基层单位参加实际工作,进行调查研究。 马烽 《结婚现场会》:“这事发生以后,她就带了几个人去 西岭 蹲点,发动群众批判买卖婚姻的罪恶。”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现在我就到你们队来蹲点,要来个全党大办粮食,扎扎实实解决粮食问题。”
《漢語大詞典》:馆子门条(館子門條)
太平天囯 基层单位的招牌。 清 潘钟瑞 苏台麋鹿记:“馆子门条不拘大小,纸则或黄或白,字则或硃或墨,笔跡潦草,常有谬譌。”
《漢語大詞典》:巴嘎
蒙语,“队”的意思。 清 代旗以下的基层单位,一称“什户”。解放后, 内蒙古自治区 在牧区仍采用这一习惯上的称谓,作为乡一级政权机关。1954年后,“巴嘎”相当于自然村。
《漢語大詞典》:保健站
设在城乡基层单位的医疗卫生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开展本单位的爱国卫生运动、医疗救护和卫生宣传等工作。
《國語辭典》:派出所  拼音:pài chū suǒ
警察分局于辖内重要地区或警察勤务区适中处所,所设置的勤务执行机构。供服勤人员联合服勤与膳宿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能上能下
谓干部不计较职位高低,不论处于领导岗位或在基层从事实际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干。实行能上能下,是对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如:这里的干部,都是采取能上能下的对外招聘、对内选聘的制度。
《國語辭典》:警员(警員)  拼音:jǐng yuán
警察职称之一,是行政警察最低的基层人员。除专责担任警察勤务区的勤务外,经常驻在警察派出所轮服共同勤务,承长官命令,依法令维持公共安宁、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人民福利,为民服务。
《漢語大詞典》:两面政权(兩面政權)
指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敌占区或国民党统治区之间的一些对敌我双方都取应付态度的基层政权。 周立波 《金戒指》:“靠近我们这边的八十里地是两面政权。接近 汾河 的那一段就很危险,敌人的碉堡象油鞋钉子一样,特务比狗还多。要加点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