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城阻
城池险要之地。
《漢語大詞典》:略城
攻占城池。东观汉记·朱勃传:“车驾讨 隗嚣 ,豪强略城,酋长杀吏,惟独 狄道 为国坚守。”
《国语辞典》:城工  拼音:chéng gōng
建筑城池的工程。《儒林外史》第四○回:「萧采承办青枫城城工一案,该抚题销本内:砖、灰、工匠共开销银一万九千三百六十两一钱二分一釐五毫。」
《漢語大詞典》:圆城(圓城)
(1).都城,城邑。 唐 朱敬则 《隋高祖论》:“圣人圆城之中,天子生成之物,岂足表太平之日,显休明之辰。”
(2).指儿童游戏中牵绳围成的圈。因假想为城池,故称。 明 沈榜 《宛署杂记·民风一》:“摸瞎鱼:羣儿牵绳为圆城,空其中方丈。城中轮着二儿,各有帕,厚蒙其目,如瞎状。一儿手执木鱼,时敲一声,而旋易其地以误之。一儿候声往摸,以巧遇夺鱼为胜,则拳击执鱼儿,出之城外,而代之执鱼,轮入一儿摸之。”
《漢語大詞典》:六食
(1).六谷所作的食物。周礼·天官·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官上:“稌、黍、稷、粱、麦、苽,所谓六食也。”
(2).古代军事家为长期坚守城池所提出的一种节约粮食的措施:一斗粮食分为六份,每天吃两份,为一人三天的限量。墨子·杂守:“六食,终岁十二石。斗食食五升,参食食参升小半,四食食二升半,五食食二升,六食食一升大半,日再食。” 孙诒让 间诂:“ 俞 ( 俞樾 )云:‘六食者,六分斗而食其二也,故岁终十二石也。’ 苏 ( 苏时学 )云:‘下言六食一升大半,是每日食三升有奇,以终岁计之,当得十二石也。’”
《漢語大詞典》:隍陴
城壕与女墙。借指城池。 唐 陆龟蒙 《江湖散人歌》:“不共诸侯分邑里,不与天子专隍陴。”
《漢語大詞典》:假城
借来的城池。荀子·强国:“ 齐 必断而为四三,国若假城然耳。”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言 齐 之国若假人之城,不久当归之也。”
分類:城池俞樾
《國語辭典》:汤池铁城(湯池鐵城)  拼音:tāng chí tiě chéng
汤池,比喻险固的护城河。铁城,铜墙铁壁的城墙。汤池铁城比喻坚固不可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忽言及四本,便苦汤池铁城,无可攻之势。」
《國語辭典》:天理难容(天理難容)  拼音:tiān lǐ nán róng
天理无法原谅。指作恶多端,必遭惩罚。《西游记》第七○回:「那时我等占了他的城池,大王称帝,我等称臣,──虽然也有个大小官爵,只是天理难容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自道神鬼莫测,岂知天理难容?」也作「天理不容」。
《國語辭典》:天理不容  拼音:tiān lǐ bù róng
天意不能原諒。指壞事做盡,必遭天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天理不容,自然敗露。」《東周列國志》第四二回:「如此冤情,若不誅衛鄭,天理不容,人心不服。」也作「天理難容」。
《国语辞典》:掠地攻城  拼音:lüè dì gōng chéng
夺取地盘,攻占城池。明。姚茂良《精忠记》第四折:「勤王报国应无惮,掠地攻城岂畏难。」
《国语辞典》:略地攻城  拼音:lüè dì gōng chéng
夺取土地,攻占城池。明。陈汝元《金莲记》第二七出:「十万伍雄兵飞将,皆能略地攻城;三千员猛士谋臣,岂但如云似雨。」也作「攻城略地」。
《国语辞典》:略地侵城  拼音:lüè dì qīn chéng
夺取土地,攻占城池。唐。牛僧孺〈守在四夷论〉:「夫四夷不守境,不过于略地侵城,是有败无亡也。」也作「攻城略地」。
《国语辞典》:攻城野战(攻城野战)  拼音:gōng chéng yě zhàn
攻打城池,在野外作战。形容四处作战。《墨子。节用上》:「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元史。卷一二四。忙哥撒儿传》:「济大川,造方舟,代山通道,攻城野战,功多于诸将。」
《漢語大詞典》:冯垣(馮垣)
古代城池女墙外面的防御工事。墨子·旗帜:“到冯垣,鼓六,举四帜。”墨子·号令:“女郭冯垣一人守之。”
《國語辭典》:攻城略地  拼音:gōng chéng lüè dì
攻占城池、夺取土地。《淮南子。兵略》:「攻城略地,莫不降下,天下人为之麋沸蚁动。」《晋书。卷八六。张轨传》:「我用兵于五都之间,攻城略地,往无不捷。」也作「略地攻城」、「略地侵城」、「攻城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