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利雅德  拼音:lì yǎ dé
Riyadh
城市名。沙乌地阿拉伯的首都。位于国境东部,工业以水泥、炼油等为主。为全国商业、交通中心。也译作「利雅得」。
《国语辞典》:里斯本  拼音:lǐ sī běn
Lisbon
城市名。葡萄牙首都,位于伊比利半岛,太加斯河口。有化学、造船、纺织、食品等工业。为全国第一大港、最大城市及观光中心。
《国语辞典》:辽源市(辽源市)  拼音:liáo yuán shì
城市名。位居新辽河与西辽河、四洮铁路与大通铁路交会点,为汉、蒙贸易繁盛之地。
《国语辞典》:拉巴特  拼音:lā bā tè
Rabat
城市名。摩洛哥的首都,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大西洋沿岸。为纺织业的重心,以出产地毯、毛毡以及皮革工艺品闻名。市内有十二世纪的建筑遗迹,如清真寺、哈桑塔等。
《国语辞典》:昆明市  拼音:kūn míng shì
城市名。云南省省会。位于滇池北岸,滇越铁路的终点,是全省最大的经济、交通、文化、工业中心。
《国语辞典》:拉合尔(拉合尔)  拼音:lā hé ěr
Lahore
城市名。巴基斯坦第二大城。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拉维河畔,为工商业中心、交通、军事要地。多古迹,以莫卧儿王朝的沙礼玛尔庭园、加汗吉尔皇陵等最著名。
《国语辞典》:来比锡(来比锡)  拼音:lái bǐ xí
Leipzig
城市名。位于德国东部,易北河北岸。以金属加工、建筑机械等工业著称,环境、空气污染相当严重。西元一四○九年创设来比锡大学,原是欧洲重要学术文化中心。一九八九年的大规模示威运动,促进东德政权崩溃。
《国语辞典》:兰州市(兰州市)  拼音:lán zhōu shì
城市名。旧称为「金城」。位于大陆地区甘肃省陇中、皋兰山北麓,黄河南岸。自古为陇西出入的河港,也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大陆地区中央位置,扼内地与西域交通要冲,为西陲重镇,农业发达,烟草著名。为陇中第一大都市。
《国语辞典》:西宁市(西宁市)  拼音:xī níng shì
城市名。位于湟水南岸,为青海省省会,康藏公路的起点,是全省政治、交通和农业的中心,又为黄河流域进入青康藏高原的门户。西南的塔尔寺,是喇嘛教的圣地之一。
《国语辞典》:西雅图(西雅图)  拼音:xī yǎ tú
Seattle
城市名。位于美国埃利奥特湾和华盛顿湖之间的狭长地带,是华盛顿州主要城市、西北部太平洋岸的最大城市、通往亚洲和阿拉斯加的门户港口。西元一八九三年成为大北方铁路重要终端,今已发展为世界最大海港之一。经济繁荣而多样化,工业以航空、机械、木材为主,生物医学、海洋科学和电子工业日趋重要。
《国语辞典》:梧州市  拼音:wú zhōu shì
城市名。位于广西东部,西江与桂江的会流处,控制两广交通门户。商业发达、军事、交通地位重要,苍梧为其旧府治。
《国语辞典》:西安市  拼音:xī ān shì
城市名。位于大陆地区渭河平原中央。为一古都,是渭河南岸最富庶的地方。中国汉、隋、唐各朝均在西安建都。附近农业发达,纺织、面粉等工业均盛,有陇海铁路经此,为西北各省交通、文化中心。
《国语辞典》:襄樊市  拼音:xiāng fán shì
城市名。襄阳、樊城的合称。北岸樊城为商业城,南岸襄阳为军政中心,二地隔汉水相望,是双子城。水陆交通线在此汇集,是江汉平原北方的门户,也是湖南、湖北、陕西三省的交通、商业及军事重地。
《国语辞典》:突尼斯  拼音:tú ní sī
Tunis
城市名。为非洲北部突尼西亚共和国的首都。位于该国的东北海岸,有窄小的运河通地中海。面积约一千三百三十三平方公里。是全国交通中心,贸易颇盛,经济以纺织业、种植业为主。而迦太基古城的遗迹就在城郊。
《国语辞典》:温尼伯(温尼伯)  拼音:wēn ní bó
Winnipeg
城市名。位于加拿大南部,温尼伯湖南,为马尼托巴省省会。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和加拿大国家铁路在此交会,为加拿大最大的谷类集散地,也是世界最大的小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