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坠子(墜子)  拼音:zhuì zi
1.挂在器物末端,做为装饰的小东西。如:「耳坠子」、「扇坠子」。《红楼梦》第五八回:「昨儿是他摆弄了那坠子半日,就坏了。」也称为「坠脚」。
2.耳坠子。《红楼梦》第三一回:「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额子也勒上,猛一瞧,倒像是宝兄弟,就是多两个坠子。」
3.源于河南的一种曲艺。参见「坠子戏」条。
《国语辞典》:坠子戏(坠子戏)  拼音:zhuì zi xì
源于河南的一种曲艺。多由女子演唱,演唱时一手拍板为节,一手形容所唱曲中情节。其旁一人弹二弦琴,并以足牵踏小鼓相伴奏。后传至山东,渐及于各地。简称为「坠子」。
《国语辞典》:耳坠子(耳坠子)  拼音:ěr zhuì zi
耳朵上的饰物。也作「耳环」。
分类:耳朵饰物
《國語辭典》:河南坠子(河南墜子)  拼音:hé nán zhuì zi
河南地方戏曲。起源于河南和皖北的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流行于河南及邻近各省。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也有二人对唱,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钹或书鼓。伴奏者拉坠琴,并用脚踏的梆子打节拍。唱词基本为七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