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酚醛塑料
用苯酚和甲醛合成的一种塑料,质地坚硬,表面光滑。主要用作电气绝缘材料。俗称电木。
《漢語大詞典》:剂钢(劑鋼)
一种质地坚硬的铁。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榦,不尔则多断折。剑之钢者,刃多毁缺,巨闕是也,故不可纯用剂钢。”
《漢語大詞典》:核起
谓患处像坚硬的果核一样隆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藏虱:“痒处核起,肿数日,死焉。”
《漢語大詞典》:涸坚(涸堅)
凝结坚硬。涸,通“ 沍 ”。汉书·五行志上:“盖工冶铸金铁,金铁冰滞涸坚,不成者众,及为变怪,是为金不从革。” 颜师古 注:“涸读与沍同。沍,凝也,音下故反。《春秋左氏传》曰‘固阴沍寒’。”
分類:凝结坚硬
《漢語大詞典》:汉白玉石(漢白玉石)
颜色洁白的细粒大理岩,质坚硬,是上等的建筑和雕刻材料。 浩然 《石山柏》:“两堵石块组成的石墩,上面铺着石板,石板上又抹着石灰,洁白,光亮,冷眼看去,像是用 房山 的汉白玉石琢成的。” 碧野 《芦沟桥情思》:“不仅石狮子是出自慧心的艺术创作,而且长桥的石栏也都是一色的汉白玉石巧手砌成的。”《诗刊》1977年第8期:“汉白玉的碑石,映着晨晖,巍然矗立在 隆化 西北。”
《漢語大詞典》:测量标石
一种测量标志。用混凝土或花岗石、青石等坚硬石料制成。埋设在地下或部分露出地面。用于标定地面控制点位置。
《漢語大詞典》:梆梆硬
形容很坚硬。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段:“ 秦敏 浑身带着股霜雪气味,眼睫毛挂着白霜,口罩冻的梆梆硬。”
分類:坚硬
《漢語大詞典》:梆硬
(1).形容很坚硬。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二章:“那些伤员都是在前方绑扎所临时急救后就抬下来的,血衣也没有换,冻得梆硬。”
(2).形容态度生硬。 克非 《春潮急》九:“去呼叫的三个小青年态度梆硬,他料到情势不妙,心头很觉惊惶。”
《漢語大詞典》:地穿甲
雪落在地面,立即凝结,光滑坚硬如铁甲,俗谓之地穿甲。
《國語辭典》:错节盘根(錯節盤根)  拼音:cuò jié pán gēn
树木的根干枝节盘屈交错。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理解。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九出:「错节盘根须利器,看冰山终怕旸光莹。」也作「槃根错节」、「盘根错节」。
《漢語大詞典》:硗崅(磽崅)
土地坚硬瘠薄。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三分去二为城郭市井,官府道路,山林川泽,与夫磽崅不毛之地。”
《漢語大詞典》:硗脊(磽脊)
土地坚硬瘠薄。《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那 青城县 本在穷山深谷之中,田地磽脊,歷年岁歉民穷,盗贼生发。”
《國語辭典》:强韧(強韌)  拼音:qiáng rèn
性质柔软而坚固。如:「这轮胎非常强韧耐磨。」也作「彊韧」。
《漢語大詞典》:石赤不夺(石赤不奪)
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汉 扬雄 《太玄·度》:“石赤不夺,节士之必。测曰:石赤不夺,可与有要也。” 范望 注:“石不可夺坚,犹丹不可夺赤也。守志如是,若节士之必专也。”
《國語辭典》:软壳鸡蛋(軟殼雞蛋)  拼音:ruǎn ké jī dàn
形容脆弱不坚强的人。《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做小娘的,不是个软壳鸡蛋,怎的这般嫩得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