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地道战(地道戰)
依托地道坚持对敌斗争的一种战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华北平原 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敌人残酷“扫荡”的情况下,挖掘地道同敌人进行斗争,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这种斗争形式,对坚持平原游击战争起了重大作用。《解放军报》1977.3.31:“地道战是克敌制胜的一种很好的传统战法。”
《国语辞典》:滴酒不沾  拼音:dī jiǔ bù zhān
一滴酒都不沾口,表示没有喝酒的习惯或坚持不饮酒。如:「只要开车,一定要滴酒不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座中濮固修酒量最浅,几乎滴酒不沾的,众人都请他吃。」
《國語辭典》:持之以恒(持之以恆)  拼音:chí zhī yǐ héng
有恒心的坚持到底。清。曾国藩〈谕纪泽〉:「尔之短处,在言语欠纯讷,举止欠端重,看书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工,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
《漢語大詞典》:南方八省红军三年游击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坚持斗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反对国民党军进攻的游击战争。1934年8月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陆续退出长江南北各个苏区进行长征。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在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项英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的统一领导下,紧密依靠群众,以公开与隐蔽、合法与非法相结合的斗争策略和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断取得反“围剿”、“清剿”的胜利,牵制大量国民党军,在战略上配合红军主力的行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投入抗日战争。
《漢語大詞典》:守耐
坚持忍耐。《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这是你两日因独自在家,勾搭上了人;又见家中好生不济,无心守耐;又见了十五贯钱,一时见财起意,杀死丈夫,劫了钱。”
分類:坚持忍耐
《漢語大詞典》:弱守
不能坚持主见。韩非子·亡徵:“怯慑而弱守,蚤见而心柔懦,知有谓可,断而弗敢行者,可亡也。” 陈奇猷 集释:“谓不能坚守其判断。”
分類:坚持主见
《漢語大詞典》:久坐必有一禅(久坐必有一禪)
喻长期坚持最后必有成效。 沙汀 《代理县长》:“你难道一锄头就想挖一个金娃娃么?哈哈……不要慌:久坐必有一禅!”
《国语辞典》:坚卧烟霞(坚卧烟霞)  拼音:jiān wò yān xiá
坚持不出仕而隐居乡野。《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坚卧烟霞,静听好音。」
《國語辭典》:乐善不倦(樂善不倦)  拼音:lè shàn bù juàn
乐行善事,不觉疲倦。清。顾炎武〈山旧王君墓志铭〉:「虽不学古而闇合于义,仁而爱人,乐善不倦,其天性然也。」
《漢語大詞典》:乐祸不悛(樂禍不悛)
好为祸患并坚持不改。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 清 唐甄 潜书·远谏:“其有暴君,终於不省,乐祸不悛,则有如前之所言者。”
《漢語大詞典》: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大事不糊塗)
宋史·吕端传:“时 吕蒙正 为相, 太宗 欲相 端 。或曰:‘ 端 为人糊涂。’ 太宗 曰:‘ 端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故后人有联语曰:“ 诸葛 一生唯谨慎, 吕端 大事不糊涂。”后用以形容人在重大问题上能明辨是非、坚持原则。
坚持不杂
【三藏法数】
谓为律师者,当怀惭愧,坚持法律,于毗尼藏所有文句义疏,悉皆通达;若有问者,次第而答,不相杂乱,所以称之为律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