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邪执(邪執)
佛教语。谓坚持邪见而不能摆脱。大乘起信论:“为欲令众生,除疑去邪执。”《陈书·傅縡传》:“ 龙树 创其源,除内学之偏见; 提婆 扬其旨,荡外道之邪执。”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士有败行而无邪执,官有两可而少顽嚚。方略不足以济其奸,威信不足以和其众,此亦恶之退化也。”
《漢語大詞典》:确苦(確苦)
谓竭力坚持。新唐书·裴度传:“于时,讨 蔡 数不利,羣臣争请罢兵, 钱徽 、 萧俛 尤确苦。”
分類:竭力坚持
《漢語大詞典》:守价(守價)
谓卖货者坚持原价不改变。 晋 皇甫谧 高士传·韩康:“常游名山,采药卖於 长安 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餘年。时有女子买药於 康 ,怒 康 守价,乃曰:‘公是 韩伯休 邪?乃不二价乎?’” 伯休 , 韩康 字。
《國語辭典》:松口(鬆口)  拼音:sōng kǒu
1.不再坚守原有的意见或秘密:「这件事情极机密,说话时千万不能松口泄漏。」
2.将咬住的东西放开。如:「老虎一松口,小鹿就跑了。」也作「松嘴」。
《漢語大詞典》:松嘴(鬆嘴)
犹松口。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他两个算把‘儿女英雄’四个字攥住不撒手,叼住不鬆嘴了!”参见“ 鬆口 ”。
《漢語大詞典》:逞顽(逞頑)
坚持顽固立场。 清 林则徐 《覆陈保山汉回情形片》:“此次臣调兵较多,固为哨匪恃众逞顽而设,亦因 迤西 久为盗藪,非重办无以扫清。”
《漢語大詞典》:秉意
(1).执意,坚持自己的意向。后汉书·郑太传:“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 明 李贽 《杨修》:“盖 临淄 本以才捷爱幸,秉意投 修 ,故 修 亦以 植 为知己。”
(2).引申为不屈从,陵驾。文选·枚乘〈七发〉:“秉意乎 南山 ,通望乎 东海 。” 李善 注引尔雅:“秉,执也。” 刘良 注:“言涛之秉意将陵於 南山 而与 东海 相望也。”
《国语辞典》:拿定  拼音:ná dìng
坚持不变。如:「虽然世事难料,只要拿定主意奋勇直前,还是可以获致成功的。」
分类:拿定坚持
《漢語大詞典》:守恶(守惡)
坚持邪恶。后汉书·苏竟传:“君处 阴 中,土多贤士,若以须臾之閒,研考异同,揆之图书,测之人事,则得失利害,可陈於目,何自负畔乱之困,不移守恶之名乎?”
分類:坚持邪恶
《漢語大詞典》:惶挠(惶撓)
(1).慌乱。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裴城客:“忽见猛虎负一物至,众皆惶挠,则共闞喝之,仍大击板屋并物。”
(2).惧怕不能坚持。 唐 萧仿 《与浙江郑商绰大夫雪门生薛扶状》:“某裁断自己,实无愧怀,敦朝廷厚风,去士林时态,此志惶挠,岂惮悔尤!”
《漢語大詞典》:守习(守習)
谓坚持研习而不旁骛。汉书·礼乐志:“今 曅 等守习孤学,大指归於兴助教化。”
《漢語大詞典》:守求
坚持索求。汉武帝内传:“夫真形宝文,灵宫所贵,此子守求不已,誓以必得,故亏科禁,特以与之。”
分類:坚持索求
《漢語大詞典》:譬执(譬執)
谓阐明并坚持意见。《宋书·礼志二》:“案 晋 泰始 三年, 武帝 以朞除之月,欲反重服拜陵,频詔勤勤,思申棘心。于时朝议譬执,亦遂不果。”
《国语辞典》:硬要  拼音:yìng yào
执意坚持想要做某事。《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傅知府道:『谅他几个生童,有多大的本领,敢毁本府的祠宇?』说著,硬要亲自出去,呵叱他们。」
《漢語大詞典》:怙过(怙過)
坚持错误。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乾称下:“始亦有意於善,而过则终成乎恶矣…… 王介甫 之所以怙过而取之於天下也。” 清 方苞 《记百川先生遗言》:“人不可以好名相疑,己不可怙过而谓民言不当。”
分類:坚持错误
《國語辭典》:择善固执(擇善固執)  拼音:zé shàn gù zhí
语本《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指选择好的、正确的事去做,且坚持不变。如:「他为人刚正,择善固执。」
《漢語大詞典》:择执(擇執)
选择善事而执着行之。语出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清 陈确 《答性教问》:“是故择执之中必有从容,从容之中不废择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