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块 → 磈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卧苫枕块(卧苫枕塊)
古代礼教,子从父母之丧起至入葬,不住寝室,卧于草席,以土块为枕,谓之“卧苫枕块”。宋史·徐积传:“母亡,水浆不入口者七日,悲慟呕血。庐墓三年,卧苫枕块。”参见“ 寝苫枕块 ”。
《國語辭典》:寝苫枕块(寢苫枕塊)  拼音:qǐn shān zhèn kuài
睡在草垫上,以土块为枕。古时居父母丧的礼节。《仪礼。既夕礼》:「居倚庐,寝苫枕块。」唐。刘禹锡〈史公神道碑〉:「迎柩于路,仰天长号,因葬于洛阳之北邙山,冀国夫人祔焉,寝苫枕块,以所仇同天为大酷。」也作「寝苫枕草」。
《漢語大詞典》:铁板一块(鐵板一塊)
比喻牢不可破的整体。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七章一:“ 朱元璋 和这个集团的首脑人物,尽管在过去同生死,共患难,但并不是铁板一块。”
《漢語大詞典》:讨债块(討債塊)
方言。即讨债鬼。 清 王有光 吴下谚联·无冤不成夫妇无债不成父子:“父负子,人谓其子讨债块;子负父,人谓其子还债货。”参见“ 讨债鬼 ”。
分類:方言
《國語辭典》:讨债鬼(討債鬼)  拼音:tǎo zhài guǐ
1.穷追不舍的债主。如:「那讨债鬼又来了,赶快躲一躲。」
2.花用极大,拖累不堪的亲人。如:「想不到嫁了个讨债鬼,不但身体不好且又嗜赌,几年下来,嫁妆早就赔光了。」
《國語辭典》:血块(血塊)  拼音:xiě kuài
凝成块状的血。如:「脑神经外科医生正在动手术清除病患脑中的血块。」
分類:血块婴儿
《高级汉语词典》:悬块  拼音:xuán kuài
用琼脂代替液体介质制备的类似悬滴的标本
《高级汉语词典》:压块  拼音:yā kuài
在压力下使粉末原料(如金属粉)结成团块的过程
《漢語大詞典》:一块石头落地(一塊石頭落地)
比喻心事放下,不再顾念。《金瓶梅词话》第十九回:“ 月娘 众人一块石头纔落地,好好安抚他睡下,各归房歇息。”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 张姑娘 听了这话,心里先一块石头落了地了。” 冰心 《冬儿姑娘》:“这次总算停当了,我也是一块石头落了地。”
《漢語大詞典》:一块堆(一塊堆)
方言。一起。 周立波 《<暴风骤雨>创作经过》:“天天跟农民和工农出身的干部在一块堆生活和工作,我学到了各种各样的活的知识和活的语言。”
分類:方言一起
《高级汉语词典》:象眼块
菱形
《漢語大詞典》:席薪枕块(席薪枕塊)
旧时居丧者以薪草为席,以土块为枕,以示哀苦之意。荀子·礼论:“属茨倚庐,席薪枕块,是吉凶忧愉之情,达於居处者也。”荀子·礼论:“齐衰苴杖,居庐食粥,席薪枕块,是君子之所以愅诡其所哀痛之文也。”
分類:居丧土块
《漢語大詞典》:晞块(晞塊)
干土。文子·上德:“蚯蚓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上食晞块,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徐灵府 注:“块,一本作堁。”大戴礼记·劝学说苑·杂言作“晞土”。参见“ 晞土 ”、“ 晞堁 ”。
分類:干土
《国语辞典》:魔术方块(魔术方块)  拼音:mó shù fāng kuài
一种立体益智玩具。是一个五点七公分左右的立方体,每面由九个骰子状的方格组成,三个一行,列为三段。透过内部精巧的装置,无论纵横或其他方向,都可任意转动。原始的设计由红、橙、黄、绿、蓝、白等六种颜色组合而成,具有马赛克风格的立体方块,操作者只要将混乱的骰子面恢复原状就算大功告成。发明人是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雕刻家兼建筑设计家艾诺鲁必克。西元一九七九年大量生产,以英国为始,流行于世界各国。
《国语辞典》:四方块儿(四方块儿)  拼音:sì fāng kuài ér
1.形容呈方形的物体。如:「四方块儿的豆腐」、「四方块儿的糖」。
2.戏称矮而胖的人。
分类:戏称方形
《国语辞典》:砌块建筑(砌块建筑)  拼音:qì kuài jiàn zhú
一种建筑方式。以砂石、火山灰、煤碳等为材料,再以水泥搅拌模压成型。造价较便宜,多筑成上下二层楼。
《国语辞典》:韩卢逐块(韩卢逐块)  拼音:hán lú zhú kuài
韩卢,战国时代善驰的猎犬。韩卢逐块指令韩卢去追逐土块。比喻白花精神力气。「卢」文献异文作「獹」。《五灯会元。卷九。常侍王敬初居士》:「供养主才坐,问曰:『昨日米和尚有什么言句,便不相见?』公曰:『师子咬人,韩獹逐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