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分类词汇(续上)
震筵
一席之地
席盖
拔刀断席
夺席谈经
黔突暖席
《漢語大詞典》:震筵
帝王的坐席。借指朝廷。 明 夏完淳 《大哀赋》:“震筵分枯菀之形,泰阶起蜩螗之异。”
《國語辭典》:一席之地  拼音:yī xí zhī dì
一张坐席的地方。比喻极小的地方或具有某种程度的地位或位置。《旧唐书。卷五一。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传》:「妇人智识不远,有忤圣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于外哉!」《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不妨,我只须一席之地,将就过一夜,车子叫他在门外罢了。」也作「一席地」。
《漢語大詞典》:席盖(席蓋)
坐席与障雨用的盖。礼记·曲礼下:“龟筴、几杖、席盖、重素、袗絺綌,不入公门。” 孙希旦 集解:“席,坐席也。朝内卿大夫视事之室,盖有君所常设之席,故不可持席以入,嫌其自表异也。盖以御雨,亦以表尊,朝位在庭,雨则废持盖,嫌其表尊也。”一说谓丧车盖。参阅礼记·曲礼下 郑玄 注。
《国语辞典》:拔刀断席(拔刀断席)  拼音:bá dāo duàn xí
斩断坐席,表示不屑与看不起的人坐一起。《太平御览。卷七○九。服用部一一。荐席》引《后汉书》:「许敬,字鸿卿。其乡吏有诬君者,会于县令坐,敬拔刀断席曰:『敬不忍与恶人同席。』」
《国语辞典》:夺席谈经(夺席谈经)  拼音:duó xí tán jīng
本指群臣间能说经者,互相辩难,辩胜者夺取他人的坐席。典出《后汉书。卷七九。戴凭传》。后指在公开辩论中压倒众人,获得胜利。
《国语辞典》:黔突暖席  拼音:qián tú nuǎn xí
孔子和墨子热心世事,四下奔走,往往坐席未坐暖,烟囱未熏黑,即匆匆而去的事迹。参见「孔席不暖」条。后比喻人汲汲于行道。汉。班固〈答宾戏〉:「夫德不得后身而特盛,功不得背时而独彰。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