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杜诗集详注》卷九〈西郊〉
时出碧鸡坊,西郊向草堂。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傍架齐书帙,看题减药囊。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清·仇兆鳌注引《梁益记》:「成都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碧鸡坊。」
典故
教坊色长


《新唐书》卷二十二〈礼乐志十二〉~474~
盖唐自太宗、高宗作三大舞,杂用于燕乐,其他诸曲出于一时之作,虽非纯雅,尚不至于淫放。武后之祸,继以中宗昏乱,固无足言者。玄宗为平王,有散乐一部,定韦后之难,颇有预谋者。及即位,命宁王主藩邸乐,以亢太常,分两朋以角优劣。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居新声、散乐、倡优之伎,有谐谑而赐金帛朱紫者,酸枣县尉袁楚客上疏极谏。
《东京梦华录注》卷五〈京瓦伎艺·散乐〉~46~
耐得翁都城纪胜。散乐传学教坊十三部。唯以杂剧为正色。旧教坊有筚篥部。大鼓部。杖鼓部。拍板色。笛色。琵琶色。筝色。方响色。笙色。舞旋色。歌板色。杂剧色。参军色。色有色长。部有部头。上有教坊使副钤辖都管。掌仪范者皆是杂流命官。其诸部分紫绯绿三等宽衫。两下各垂黄义襕。杂剧部又戴诨裹。其馀只是帽子?头。以次又有小儿队。并女童采莲队。又别有钧容班。今四孟随在驾后。乘马动乐者是其故事也。
典故
驺哄溢街坊


《新唐书》卷一百九〈崔义玄列传·(孙)崔琳〉~4097~
神庆子琳,明政事,开元中,与高仲舒同为中书舍人。侍中宋璟亲礼之,每所访逮,尝曰:「古事问仲舒,今事问琳,尚何疑?」累迁太子少保。天宝二年卒,秘书监潘肃闻之,泫然曰:「古遗爱也!」琳长子俨,谏议大夫。其群从数十人,自兴宁里谒大明宫,冠盖驺哄相望。每岁时宴于家,以一榻置笏,犹重积其上。琳与弟太子詹事圭、光禄卿瑶俱列棨戟,世号「三戟崔家」。开元、天宝间,中外宗属无缌麻丧。初,玄宗每命相,皆先书其名,一日书琳等名,覆以金瓯,会太子入,帝谓曰:「此宰相名,若自意之,谁乎?即中,且赐酒。」太子曰:「非崔琳、卢从愿乎?」帝曰:「然。」赐太子酒。时两人有宰相望,帝欲相之数矣,以族大,恐附离者众,卒不用。
《漢語大詞典》:碧鸡坊(碧雞坊,碧鷄坊)
亦作“ 碧鷄坊 ”。街巷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 唐 诗妓 薛涛 曾住此。其地所种海棠特富艳。 唐 杜甫 《西郊》诗:“时出 碧鸡坊 ,西郊向 草堂 。” 仇兆鳌 注引《梁益记》:“ 成都 之坊,百有二十,第四曰 碧鸡坊 。” 宋 陆游 《病中久止酒有怀成都海棠之盛》诗:“ 碧鸡坊 里海棠时,弥月兼旬醉不知。”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巴 蜀 ﹞海棠富艳, 江 浙 则无之。 成都 燕王宫 、 碧鷄坊 尤名奇特。” 吴梅 《读朱素臣〈秦楼月乐府〉》诗:“记取 玉簫 来世约, 虎山 山下 碧鸡坊 。”